首页 > 美文同人 > 大骊皇帝 > 第二十二章 四绝

第二十二章 四绝(2/2)

目录

才高八斗,学究天人。

年少时,曾入皇都为官,中年时,做了魏国司寇,离任后,投入沧海书院,成了书院之长。

至于沧海书院,更是不得了,培养出来的士子,在大骊为官者也有不少。

魏国虽在中央帝国之外,可因这沧海书院的存在,其人文鼎盛,比之大骊,也差不了多少。

不愧是大魏的世子,一场比试,就能请来罗肃同做裁判。

堂下共计五十三人,人本就不多,能四绝尽皆通达者,更是少之又少。

毛遂自荐这样的比赛规则,倒也适用。

“哪位公子,先上台来!”

罗肃同言道。

人群之中,有一人起身,走上高台。

“张氏张灵,见过先生!”

张氏。

大梁能称张氏者,只有一门,司马张回。

看这人的年岁,多像是张回之子。

“尚德君,张灵是张回嫡子,素有才学,多通剑道。”

公孙共意味深长。

似乎这剑道二字,还有别的意思。

“不知道此人比之公孙兄如何?”

“嘿嘿,才学比我自然不足,我之失矣,皆在剑术!”

他倒是一点都不谦虚。

等张灵坐于高台,接着又有一人上去。

“西州邓燕之,拜见先生!”

张灵生的高大,邓燕之则相对文弱一些。

“西州邓氏,我可听闻,这小子痴情于苏幕孺,眼巴巴的一路追来,所通者,对弈也。”

李铮第一次知道,才子公孙共,还是个八卦的人。

“韩兄,听闻你剑道卓越,如何不上去一试?”

这话,也是公孙共问的。

一旁的韩正,早就有跃跃欲试之意了。

“尚德君、公孙兄见笑了,可惜我不通诗词!”

四绝之试,四样都会,这将多少人挡在外面。

“唉,可惜了,我不懂剑,不然我帮韩兄约了苏幕孺。”

公孙共也有惋惜之意。

和韩正一样,他也只差一绝。

“哈哈,不如让我帮你拔了彩头如何?”

李铮出声道。

言语之间,很有自信。

“这……这事如何代劳?”

“哈哈,这有什么不可以,尚德君上去,赢下了所有人,然后泛舟的时候,换你去就行了,那苏幕孺也没说过,彩头不能相让,对不对?”

公孙共的反应很快。

“正是,正是。”

韩正一听,他还真是有点儿想。

“那我就多谢尚德君了。”

李铮点头应答。

四绝比试,第一,他要扬名,第二,他要联络大梁氏族,至于美人,暂时不作考虑。

“大梁蓝九黎,拜见先生!”

这时候,又有一人上去。

李铮对大梁才子,不是很熟悉,眼下的所有人中,他就只听过两个人。

一个蓝九黎,一个身旁的公孙共。

这些都是名声在外之人。

要说他对谁更欣赏,那一定是公孙共了,脱开剑术,公孙共的学识,还在蓝九黎之上。

张灵、邓燕之、蓝九黎。

出现的这三人,基本上就是当下拔尖了。

“三位公子,俱我大梁豪杰,还有何人,上来一较?”

罗肃同再一次说道。

敢上去的,都是对自己有信心的。

平日里,大家互相就相熟,几斤几两,也大致清楚,若无几分把握,谁会故意去丢脸呢。

“尚德君难道还不去吗?”

韩正有些着急了。

“哎,以尚德君之才,当最后上台,方为之重。”

韩正的问话,被公孙共回答了。

李铮想着,除了这三个人外,应该就没别人了吧。

“先生!”

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宛如空谷幽兰。

李铮看去,是那刚刚见过面的魏知鱼。

“不可,不可,非是老夫执男女之见,只是苏幕孺姑娘有了嘱咐,需得男子也,而且是未曾大婚之人!”

罗肃同在说笑。

“先生错怪了,我说之人,并非是我,而是台下尚德君!”

魏知鱼的眼光,向这边投来。

本该是毛遂自荐,不曾想成了她人推荐。

“先生,我正有此意!”

李铮已然起身。

罗肃同一见,也同样起身。

先行对着李铮行礼。

“沧海书院罗肃同,见过大骊尚德君!”

其余人,皆无大骊爵位在身,只有李铮,让罗肃同不得不起身行礼。

大骊前太子的传闻,这些人大抵都是听说过的。

李铮一起身,场中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注视着他。

“先生无需多礼,我之此来,当以学生论之!”

他目视前方,浑然不在意场中之人。

往台上行去。

也只有生于皇都,长于皇都,居于东宫,耕于尚书,监国天下的前太子,才能拥有这份气度。

“如此,老夫就大胆僭越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