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631章 司马都督

第631章 司马都督(1/2)

目录

这次初入关中的第一战,打得很顺利。

顺利得让士颂都觉得有些假了。

但是仔细一想,也是理所当然。

那就是曹魏在关中的部队,哪里有抵抗他楚国大军的实力。

毕竟,关中地区在经过多年战乱后,即便是曹操通过移民等一系列手段来恢复民生,依旧也只有河内郡以及河南尹这两个郡,恢复了些许元气。

就连名义上的曹魏司隶校尉钟繇,现在也只能集中部队,死守洛阳。

他手上的五万人,是他在曹洪南下前,就招募的三万人,另外便是李典从徐州带回来的一部分败军,还有兖州、豫州地区的曹魏败军,合起来差不多五万战兵。

只是钟繇为人谨慎,知道关中地区的战局,尤其是面对士颂这样久经沙场的统帅,需要一个更加有能力的人,来统御曹魏全局。

所以他能做的,便是派出炮灰部队,拖延时间。

自己集中主力部队,等到有能力的人南下,来统筹全局,指挥作战。

就在士颂攻克卢氏城后,曹魏那边的应对手段,也终于来了。

曹丕以贾逵为大都督,司马懿为副督都,王双为先锋大将,统帅河北新军五万,南下司隶,统筹全局。

令司隶校尉钟繇,破虏将军李典,指挥司隶各部人马,全面配合。

“贾逵?”士颂得到消息后,多少有些意外。

本以为曹丕称帝,自然会更加信任自己的心腹司马懿。

但这南下抵御自己的事情,曹丕居然还是用的老将贾逵,这多少让士颂有些意外。

很多对三国不熟悉的人,都把贾逵的后代,和贾诩的后代弄混淆了。

虽然他们两个都姓贾,都是曹操信任的谋士,但贾逵在曹魏集团地位和掌握的权力,俨然远超贾诩。

他不仅仅生前能得到曹操曹丕父子的信任,在朝廷内部担任高官。在朝廷外,他也是统御军队的大将,更是石亭之战的曹魏指挥统领之一。

对比贾诩在曹魏后期,成为了一个摆设吉祥物,吃白饭的供着,贾逵可是手握实权的人物。

估计曹魏这边养着贾诩,核心目的,是不想他这种人,跑去给别人谋划毒计,来对付他们曹魏。

在曹魏内部,贾逵的儿子贾充,就是帮助司马家当街弑君的谋主。

说起来,曹家还是因为信任贾逵,才让他儿子贾充继续掌握一定的权力,结果贾充这小子,转头就投靠了司马家。

而贾充的女儿,贾逵的孙女,便是大名鼎鼎的“妖后”贾南风。

“也对,贾逵其人,老成持重,行军稳健。司马懿多有奇谋,但毕竟年轻,放在贾逵身边,当个副督都,既可以掌握权力,也能提出谋略。”

士颂自言自语,并没有觉得曹丕的安排,有什么不妥。

徐庶在他身边,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洛阳有钟繇李典,带着关中最后的主力军团死守,司马懿应该不会直接去洛阳。我料贾逵司马懿,多半会来长安方向,东西呼应,夹击我军。”

士颂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徐庶的看法。

他留下泠苞、霍弋、邢资三将,带着一半的雄武军,守在卢氏城,护卫自己大军的右翼。同时也警戒洛阳方向的敌军,避免曹魏军队有所异动。

自己则带着剩余的部队,继续回到洛水西侧,一面扫荡地方,一面回到商城。

被困在城内的苏则,此刻也已经得到消息。

一是洛阳方面派来呼应自己的军队已经被击溃,另外一个消息,则是朝廷终于是派出了“援军”,虽然只有五万人马。

但是这五万人马,若都是实打实的战兵,而不是后勤兵,屯佃民夫一类的部队。

再配合曹魏在关中地区的部队,其实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父亲,如今朝廷派了贾逵大人来统筹关中,我们应当全力配合,把部队收缩集中,或者直接去和贾逵大人汇合,集中力量,方可和楚军对峙。”

苏则之子苏愉,虽然年少,但也熟读兵书,对战局有自己的看法。

苏则捋了下自己的胡须,有些意外地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心中颇有欣慰之感。

“赤壁之后,我大魏仓促之间,难以聚集新军。而士颂蓄力多年,一朝反击,兵精粮足。”

“如今楚军势大,我魏国只能据城而守,层层阻击,要么消耗楚国兵力,要么拖延其进军时间,为河北方面争取练兵的时间。”

“我本意,是以商城为第一道防线,蓝田为第二道防线,拖延时间,最后在退入长安城内死守。”

“但如今,朝廷援军既然如此迅速,我自当保留兵力,让贾逵大人来统筹全局。”

说到这里,苏则叹了口气。

“从前随魏武征战,面对士颂和袁绍时,也是敌众我寡,但最终都有奇谋得胜。这次,不知道贾逵和司马懿,有没有这等本事了。”

他们父子感慨一番后,也立刻做出了应对。

现在楚军主力都在南面,还偷偷地在挖地道,苏则一直让小儿子苏怡盯着这边。

既然准备后撤,自然不用再继续在意此处。

但他的异动,也被马良等留在这边的谋士,察觉到了异常。

本来这边攻击商城,就是围三缺一。

此刻,原来在盯着自己这边挖地道的敌人,却不见了。

马良等人,也能想到敌军是得到新的战况消息,在计划逃命了。

苏则让苏怡带头,组织长安城这边原本的一万战兵,先行后撤,而后自己再率领三万中军郡兵跟随。

最后,让大儿子苏愉,率领剩下的一万人,完成断后任务后,也快速撤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