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神秘的地图(三)(1/2)
“我认为,下边的图,和上边的图,一定存在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否则,也不可能出现在同一张纸上,”李侍郎看着地图,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你这个理由我赞成,你继续说。”
“很可能,下边的图,是上边图某一区域的扩大部分。因为这部分地区很重要,所以才把它单独画了出来。”
“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就是官府要在这张图的某一个地方,用来搞一些基础建设。”
“对,比如修一个要塞,建设一个军事基地等。”
“可是它完全可以用另一张图纸的,干嘛非得挤在一张纸上?我在路上几次看地图,对这种现象都表示不可理解。看又看不懂,不看它,它又总出现在你面前。所以这次,特来向李兄讨教这一难题,原来你对这一现象了解的也不是太多。”
“可不,我比你还模糊。至少你还发现了这个现象,我却连看都没看到过。”
“但是你却完美地解答了我许多的疑问,丰富了我的知识,这点我要特别感谢你。”
“你太看得起我了,其实你知道,我乃一介武夫,打仗才是我的特长。我肚内才墨不多,所有知道的知识点,都卖弄给你了。你再让我说别的,我真说不出来了。”
“你知道的已经够多的了。关于这本图,还有很多疑点,比如,这本图绘制的年代,是永乐大帝时期吗?”
“这个应该没有问题,”李侍郎说,“虽然这上面没有年代符号,但这图的名字叫燕国山川地理略图,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这儿是燕王的属地。地图上的区域,很大一部分是燕王的封地,所以肯定是水乐大帝未登基前,做燕王时的作品。”
“在行走途中,我们发现了地图上有的地名,与现在不符,或现在不在了。同时可以确定,有些地方并不是绘图者亲身经历的,而是借签了前人的成果。”
“你观察的很细致。”
“是的,我还发现,在京城周边,它绘制的特别细致,几乎没有差错。越往西走,错的地方就越多,越不够详细。这说明,该图作者,对这一带区域,是进行了调查走访了的。”
“你的话再一次提醒了我,我认为,如果下边图的内容,来自上边图像的部分,那也应该在京城西北一带。”
“依据是什么?”
“图像中的部分,很适合京北一带的场景。”
他这么一说,张信忙把那份图打开,仔细地观看那幅小图。
“不错,”他说道,“这次去大西北,向西走了不远,便是黄尘漫道,十分荒凉的感觉,只有京北一带,才保持着这样的地貌特色。”
“这也印证了,下边图是上边图局部扩大的一部分的猜想,”李侍郎说道,“当时成祖皇帝的封地就在这儿,他活动的中心肯定也在周边。这张地图的西半部分,主要是晋王的土地。燕王没必要费精力,把别人的土地,画在自已图上。”
“所以他直接搞了个拼接,山西那部分图,许多都是古地名,有不少错误。它可能是前人的地图,燕王把它们拼接在了一起。不注意,看不出拼接的痕迹。但如果仔细看,还是有差别的。”
张信用手指着地图,继续说道,“从西华镇以西,好多地名,都使用了古文字,而且许多他方不存在了。而在北京一带,并没有犯这方面的错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