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惶惶不可终日的六甲卫(2/2)
这些事情,锦衣卫也没有能够打探到,叶白和戏志才也并不知晓,若是知晓了,叶白只会感觉到庆幸,戏志才的猜测果然是正确的。
六甲卫的处境虽然已经不妙,但到底没有落入绝境,否则六甲卫大将军就不是想着保存实力了,为了活命,估计就要主动投降了,没有足够准备的叶白,闹不好就要吃下这个亏,忍下这口气。
话题扯远了,六甲卫放弃了继续进攻,主动缩了回去,倒也合了叶白的心意,他听从了戏志才的建议,本就不想对六甲卫逼迫过甚,避免他们走上绝路。
驻守阳武县的尉迟恭不止一次主动请战,希望杀出城去,重创六甲卫,可惜都被叶白强硬地制止了,手下有一群好战分子,是好事,有些时候也是坏事。
现在好了,叶白也不用继续头疼了。
秦、蜀两军就这般在金林府僵持住了,谁都没有主动进攻,秦军一方是叶白不愿意出击,而蜀军一方是知道打不过,有心无力,整日里小心翼翼的,生怕秦军打上门来,秦军按兵不动,他们就已经是烧高香了,怎么可能主动送菜。
惶惶不可终日地过了几日以后,蜀国的探子、眼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得知了西城府秦军的情况,知道他们为了消灭青龙卫,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伤亡惨重,目前正在休整和养伤,短时间内是无力南下了。
这个结果,让六甲卫大将军松了口气,当即下令将这个消息通报全军。
辽平县沦陷和青龙卫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就已经在蜀军上下传得沸沸扬扬,根本就隐瞒不住,六甲卫军心、士气的低落,也正是源于这些消息的广泛传播。
六甲卫大将军不是一个笨蛋,知晓对于现在的六甲卫来说,其他一切都是虚的,唯有军心、士气才是最要紧的,若不然也不会想着用一场胜利来提升。
在战场上获取胜利是不可能了,只能是通过其他的办法,将秦军损失惨重,无力南下的消息通传下去,也可以让那些惴惴不安的士卒们,心中安稳几分,不说能够提升军心士气,好歹也要稳住现有局面,不能让情况继续恶化了。
对于这个消息,六甲卫大将军并没有去怀疑,一来他本身就不是滥竽充数之辈,也是一员军中宿将,对比过秦、蜀两军的实力,全歼整个青龙卫,秦军战力就算再强,也不可能不付出损失和代价。
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战争本就有固有的铁则,以他对青龙卫实力的了解,他能够得出一个结论,即使全军覆没,也不会让秦军好受。
再有,这个消息是蜀国的探子、暗线付出了极大代价获取的,秦军一方是拼命地封锁,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了这件事情上,甚至蜀国多年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都毁于一旦,连一些隐藏极深的势力都被连根拔起。
如果消息是假的,是秦军想要故布疑阵,根本就不需要费这么大的力气,甚至用不着去隐藏,反倒会主动提供机会,让蜀国的探子、暗线打探到这个消息。
越是如此,六甲卫大将军越是对这个消息深信不疑,原本心中的惶恐都消散了几分。
不过他也不敢疏忽大意,安全只是暂时的,这里毕竟是秦国的地盘,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就可以重新征召新兵,组建新军,补充损失。
等到秦军缓过劲来,六甲卫可就要有灭顶之灾了。
不敢怠慢,赶紧让人想尽一切办法返回国内,与自己在蜀国的人脉圈子进行联络,尽快行动起来,展开救援行动,哪怕大军回不去,他们这些高层的将领们,也要逃出生天。
六甲卫大将军为了活命,上蹿下跳,几乎将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都给用上了,每日都在祈祷,希望能够逃离这片“绝地”,可他却并不知道,真正的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毛骧,你不是在柏城县吗?怎么突然跑到金林府来了?”
看到毛骧的那一刻,叶白是有些懵逼的,甚至都没有留意到他浑身风尘仆仆的样子,一点都看不出锦衣卫指挥使的风范。
按照之前的计划,毛骧可是坐镇柏城县,用替身和诱饵进行钓鱼的,把有可能来的刺客、杀手们给引诱出来,顺便将他们的渠道、网络给一锅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