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 > 第604章 形势万变,尘埃久久未定

第604章 形势万变,尘埃久久未定(2/2)

目录

“成了!”

“什么成了?”

人群中,有人看着战场,忽然发出惊诧的大叫。、

众人的注意力被他吸引过来,脱口而出的询问,不用他人回答,每个人的心中,都隐约有了一个觉得必然,又觉得不可思议的答案。

赵军开始的动作,打乱了秦军的计划,所有人都希望保持不败即可。

而此刻望去,战场上,两支分兵的秦军,竟然在快要完成汇合。

他们如同两柄嗜血的宝剑,残忍且决绝地撕开赵军的阵型,剑锋相对,从赵军的两侧斜着穿插进去,几乎要把赵军分割成三份。

“不,别着急,他们在赵军主力围过来之前,杀穿这支骑兵,合为一处,才算是有了逆转战局的机会。”

所有人热血上头的时候,总会有保持冷静的同伴,跳出来为他们泼一盆冷水,让他们冷静下来。

即使如此,也挡不住他们压制在心间,那一团随时都有可能喷涌而出的火焰。

他们虽然站在场外,却与战场上的同伴,曾经并肩作战过无数次的战友心跳同步,望着他们的背影,手中利刃每次挥舞,都会牵动他们这些观众的心,既期待看到敌军跌落马下,又担心同伴力有不逮,失误落马。

“命令!”

“战车推进,挡住赵军冲击,为骑兵击溃敌人争取时间。”

王贲无暇顾及身后的议论,他把所有的精力用在战场上,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唯恐庞煖抓住一个机会把秦军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尽管来之前,有了成蟜的承诺,输赢都不会追究他的责任,但军人的使命,就是获胜,不战斗到最后一刻,王贲不会有一丝的分神。

而且,从战斗一开始,他就发现,与庞煖指挥下的赵军正面交战是个可怕的事情,老蒋的敏锐和谨慎,让他的算盘数次落空。

与他在韩国时,交手的那些赵军完全不同。

还是骑着同样的战马,穿着相同的甲衣,却比先前那些赵军,行动更加精准,目标更加清晰,战斗意志更加坚定。

即便与李牧做对比,也挑不出太大的差距。

王贲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战胜庞煖的,也不知道李牧又是如何挽救赵国败局的。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己身与当世名将之间,还有一道巨大的的差距。

他只能一次次在绳索上行走,借助手中的利器,及早发现赵军的意图,提前下达命令,做好应对之策。

然而,当这一条命令传达下去,也意味着王贲夺取主动权的尝试落空。

赵军的战斗意志足够强,即便被撕开三片,损失近半,仍保持着一定的阵型不乱。

让齐军上前,也是一次夺取主动权的尝试。

他早其他人一步,发现赵军舍弃救援,直扑一部秦军杀来。

若是让庞煖的计划成功,本就人数不占优势的秦军,在尚未合兵之前,人数上的劣势更加明显,以及没有步兵作为依托,秦军对赵军的围杀,就会变成赵军的里应外合,中心开花,瞬间扭转战局。

齐军上前,黏住赵军,让他们无法完成目的,就成了唯一的解救方法。

“真特酿的难缠!”

......

“真特酿的难缠!”

隔着一座战场,秦赵两军阵营,似心有灵犀一般,发出了同样的低喝。

庞煖感觉有些疲累,他找不到问题所在,每次做出调整,对面的秦军就很快跟上,根本不给他成功的机会。

就好像秦军主将,就站在他身边,命令传达出去不久,秦军马上就能得到应对之策,做出对应的调整。

要说天上有神明,秦军有神助,庞煖是断然不信的。

对此,他只能把原因归结于王贲的嗅觉极其敏锐,战场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立刻引起他的关注。

一想到王贲那张脸,再与王翦做出对比,庞煖便有了说服自己的理由,这大概就是虎父无犬子。

虽无明确的线索可以证明对面是王翦的儿子,但这份敏锐的嗅觉,除非是从小在军营中熏陶磨砺,否则断无可能。

如同白起那样的天纵奇才,百年千年都不见得会遇见一个,哪那么容易让他随随便便遇到。

庞煖微微偏头,目光落在发号施令的令兵。

击鼓进军?

还是鸣金收兵?

击鼓进军,不一定会赢。

鸣金收兵,一定会败。

秦军骑兵,可不是齐国骑兵那种软弱无力的对手,庞煖敢鸣金收兵,把骑兵的后背暴露在秦军眼前,秦国骑兵就敢丢下齐国步兵,发了疯地冲上来,收割人头。

“擂鼓!”

庞煖举起左手,缓缓握成一个拳头。

多年来征战沙场的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必须前进,不能后退半分。

咚咚咚~

以牛皮战鼓为中心,传达出来的鼓声,携带着直入心脏深处的力量,所有你听到它的赵军将士,均感觉到体内有一股澎湃的力量,在快速膨胀,并占满四肢、头脑,以及五脏六腑,充沛的力量,似乎鼓声不断,它们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滋生出来,且鼓声越久,力量越强。

鼓声慢悠悠地传到对面秦军的阵地,声音已经给了末路。

然而,就是这并不嘹亮的鼓声,让秦军上下,每个人的心跳都为之一顿。

鼓手握紧鼓槌,眼神聚焦在远处的大纛下,只要王贲的命令传来,他们就能够让己方的战鼓爆发出震碎敌人肝胆的声波。

王贲不必回头,就知道无数双疑惑且急切的眼睛,正盯着自己。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在等着他下达命令。

而他并不着急,他还瞒着所有人留了一个后手。

他微微合上眼睛,将战场上激烈的场景一一隔绝在身体以外,厮杀的怒吼、企盼的心声、众人一心的凝视,他全都忘掉。

脑海中是两个对峙的人,一个是正面的庞煖,一个是他的父亲。

王贲把王翦代入到自己的场景下,站在王翦的视角,考虑他可能会做出的应对。

他会耗尽敌军的士气,再一鼓作气拿下敌人。

王贲越想越多,以王翦的视角,全盘复刻了一遍又一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