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213章 润物细无声(2/2)
如今有这个机会,又知道师母是梨园泰斗的传人,怎么肯放过。
这么一说,董老眼睛都亮了,真真是对沈秋越看越爱,还暗暗后悔,早知道周吾下手这么快,他那个时候就不应该纠结。
直接把儿子介绍给她,多好啊。
要论亲,再也没有比一家人更亲了。
……
从董老师家出来,周吾就说:“还好我下手快,不然连董老都想给你做介绍。”
沈秋笑而不语,后来说闲话,董老提起自己的儿子是律师,她就知道话里的有悔意,但她不说。
只问:“董老师怎么也认识你?”
周吾便说:“这燕京说大也大,但要说小也挺小,你是忘了董老还穿着正装吗?”
熬到他这个岁数,级别可不算低了。
沈秋哦的拉个长音,心想也是,倒回去十年二十年,内娱可不叫内娱,那个时候的艺术家,都是和番号挂钩的,一到节假日,他们跟着领导跨省演出,都是常态。
她笑:“兜兜转转全是熟人。”
周吾揉她脑袋:“走吧,唐傲和王东已经在老莫了。”
沈秋知道,他嘴里的老莫,是七几年燕京的地标餐厅,位于西直门外135号,莫斯科西餐厅。
是周吾他们那一代人的情结,也是他们某个意义上的根据地。
如今已经是千禧年,但老莫门口的1954,还在提醒着所有客人,这里有悠久的历史。
……
进到小包厢,唐傲、张丽、王东,还有王东媳妇李瑛,都在里面等着了。
她和周吾一到,全都站了起来笑。
唐傲嘴最欠,直接说:“干嘛一定要来老莫,咋滴,还要忆苦思甜啊。”
王东说:“去你的吧,狗蛋的心思我知道,他呀,十有八九是被嫌弃老了。”
周吾大笑:“我也去你的,我再老,也没你这肚子老。”
张丽和李瑛笑着,一左一右把沈秋夹在中间。
“他们肯定要喝点,咱们就聊聊天,不理他们。”李瑛打量着沈秋,越打量就越觉得,她比舞台上还要好看。
张丽也说:“是的,听唐傲说,以前在大院,他们三个感情最好,我给你介绍一下,她是李瑛,在崇文门当老师,教的还是音乐,你俩呀,肯定有共同语言。”
李瑛掩着嘴笑:“别埋汰我,沈秋是以后的歌唱家,我教孩子们学音乐,又不是真有那个本事,再说了,现在的家长可不是以前了,现在的人都崇向起跑线。”
沈秋笑着接了句:“时代在进步嘛,也正常。”
李瑛听着沈秋的南方口音,只觉得软软糯糯十分悦耳,怪不得报纸上都说,她有一副金嗓子。
“想吃什么,它家的牛排、奶油蘑菇汤还有鹅肝都很不错,要不要都尝尝?”
沈秋说好啊,感觉李瑛和王东一样,都很好相处,也没有什么排外和小瞧她年龄的感觉。
但要论亲疏远近,她还是感觉和张丽会比较自在。
李瑛也知道,所以她不慌也不忙,虽不以嫂子自称,但也和嫂子一样包容。
只不过她没办法像王东那样,厚着脸皮喊小嫂子。
当然,张丽也不行。
……
吃饭的时候,唐傲还想着灌周吾酒,但周吾说,下午要诉职,两人立马就蔫吧了,嘴里埋怨。
“你说你,当年进什么番,直接考北大多好。”
王东翻了个白眼:“可拉倒吧,就以他这鸟性,进了北大还能和我们一样?十有九八进校团委,再去地方上锻炼喽。”
到那时,周吾走的,就是老周的路,而不是像现在,全凭他自己闯天涯。
李瑛看沈秋听着那边的动静,就围着周吾说。
“你家狗蛋十五、六岁的时候,在大院里茬架最狠,那个时候好多人都说,他算是废了,接不了他爸的班,可没想到高考一结束,他居然进了番。”
沈秋也好奇,便小声问:“不是说他进番,是为了躲小梅姐吗?”
李瑛偷着笑:“是有这么一说,你怎么叫她小梅姐啊。”
沈秋便闲话家长的说了一些前段时间的事,李瑛听了十分佩服,冲她竖了竖大拇指。
“你可真行,我们几个算是一块长大的,齐小梅这个人,我们打小就怵,尤其是她那双眼睛,盯久了会全身发寒,你居然还能和她搞好关系。”
李瑛想,就冲沈秋这份超过同龄人的觉悟,她以后嫁进大院,日子也会比别人要好过。
看人啊,还真不能看年龄,沈秋身上的沉稳,和周吾简直是一个模子出来的,怪不得她俩能看对眼。
沈秋便在心里算时间,若彩排顺利,她还有两个小时。
要不要给齐小梅打个电话,问个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