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美元资产(2/2)
本着对待优质客户的原则,旗银行也能给陈光良很多的帮助。
这一天,陈光良带着张树年、杰克来到华尔街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也就是巴菲特老师的公司。
在陈光良的记忆中,知道巴菲特老师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也则巴菲特一开始是进入他老师的企业,所以他在准备将资金投入股票后,决定分出一半的资金,投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
陈光良原本的计划是:存款、物业、股票,各三分之一(680万美金),但目前他决定具体一下分配一下:存款要占大头,即280万;物业和股票则各200万。
股票上,又自己购入股票和投资基金各一半。之所以这样做,陈光良也是担心他炒股赚了大钱,如果抗战期间被g政府知道,怕是会成为‘肥羊’。
至于他为什么笃定自己炒股能赚钱
很简单,陈光良就是确定自己能赚钱。
首先,要在1941年上半年套现股票,因为美国在下半年加入战争,必然会导致股票下跌;
其次,个股方面要投资军工、钢铁、汽车这样的股票,仅1939年那一波(欧洲战场开始),就会暴涨。
所以说,陈光良觉得炒股票赚钱没有问题,反而是怕赚钱惹上麻烦。
“你们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看着走进来的三个人,一脸茫然。
两个亚洲人,一个美国人,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
陈光良当即说道:“本杰明先生,我是听杰克介绍,知道你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合伙人,特意来拜访你,希望能合作。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华夏的一名商人陈,因为我的家乡常年战火,所以我有意投资一些资产来美国。”
其实是他想起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不过他安在了杰克身上,这样好通畅一些。
本杰明格雷厄姆闻言,竟然直接说道:“很抱歉,我们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并不缺资金,至少现在是如此。”
陈光良一愣,随即说道:“不会吧,经济大萧条让美国的基金公司破产的破产,亏损的亏损,或许你们躲过,但资金一定是缺的。我这里有100万美元的资金,都是我经商合法的收入。”
这下轮到本杰明格雷厄姆吃惊了,他尚未说话,另外一名合伙人杰罗姆纽曼连忙接过话题。
“你真愿意投资我们基金100万”
事实上,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很缺钱,在1932年差点破产,还是杰罗姆纽曼的岳父投入了75000元进来,随后在1933年公司才使‘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暂时避免了破产。
陈光良说道:“当然,我的钱就在旗银行,难道还有假”
闻言,杰罗姆纽曼连忙招待大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倒不再表示拒绝。
期间,陈光良忍不住询问本杰明格雷厄姆道:“本杰明先生,你是因为歧视我们华夏人,所以刚刚拒绝我的投资吗”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有这种倾向,他自然不会冷脸贴热屁股。
本杰明格雷厄姆当即说道:“并不,我只是认为我们并不熟悉。”
其实,他是没想到陈光良那么有钱,不过心里总归有些因为是亚洲人,而有些轻视。
陈光良也没有再较真,毕竟能投资一个潜力股,不能要求太高。
他就赌一把,看看后世股神的师父,会不会坑他的钱。
接下来,大家就谈的很顺利了,因为杰克以前也是混华尔街的,所以知道这种投资该如何走流程。
当然,一名律师自然少不了。
事后。
杰罗姆纽曼兴奋的说道:“本杰明,你现在有这么出名吗这可是一百万,是我们管理资产的两倍。不可思议!”
他丝毫没有责怪,合伙人差点把这100万推走,反而是称赞合伙人的知名度。
本杰明格雷厄姆疑惑的说道:“我也很奇怪,一个亚洲人突然找上门,我原本还以为是他们国家的贪污官员或军阀,觉得这个国家既然那么穷了,为什么还有如此富裕的人,钱的来路一定不干净。”
杰罗姆纽曼回道:“人家只是一个商人,再说华夏也有很多有钱的商人,所以你就放心吧。”
此时,杰罗姆纽曼管理公司为主,本杰明格雷厄姆更多的是分析股票和写书,两人分工比较明确。
此次美国之行,陈光良非常低调,连唐人街都没有去看,因为他不希望自己赴美的消息被人知道,因而暴露自己在转移财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陈光良终于将680万美金的财富,进行了分配,和预期稍微有些不同:
地产180万美金:曼哈顿多处公寓130万美金、长岛一幢别墅15万美金(占地52亩)、旧金山35万美金的公寓;
股票200万美金:投资格雷厄姆-纽曼基金公司100万、自行购入股票100万美金。
存款300万美金:定期
前后在美国待了一个多月时间,陈光良也准备回国了。
临行前,陈光良邀请杰克等人一起吃饭。
根据事先签署的合约,杰克成为陈光良在美国物业的管理人,除长岛别墅外,其余公寓收租和维护等事情都是由他管理,长岛别墅则需要他经常维护。
而杰克将获得这家物业管理公司的年利润10%,假设一年租金收益是18万美金,那么杰克将获得1.8万美金的收入。而在美国,一名造船厂工人一年收入才800美金左右。
至于股票的事情,自然和杰克无关,陈光良购入的股票都是有实物,直接存进了旗银行的保险库。
“杰克,长岛的别墅希望你替我维护好,后期我来纽约会住在那里,但不要安排佣人住里面。”
杰克跟了陈光良那么久,也知道陈光良是一个思想特别开放的东方人,这样的老板不容易被忽悠。
就拿这个物业管理公司来说,他确实是负责人,但陈光良还在律师那里进行委托,定期会有律师监督他的工作。
当然,他也很感激陈光良给他带来机遇,和珍惜这个老板,毕竟他已经扫了两年的马路。
“明白,我会定期检查那幢别墅的维护。”
随后,杰克忍不住问道:“老板,你为什么不定居美国,这个国家比你的祖国安全、发达得多。”
陈光良笑道:“我在美国做的一切,不过是秉承投资哲学——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事实上,我在沪市拥有者更庞大的产业。”
杰克恍然,原来老板不是准备举家移民,而是留一个后手而已。
陈光良接着对杰克说道:“杰克,我也送给你一个投资哲学——如果你再投资股票,一定要秉承价值投资、复利的理念注重复利效应,假设我每年股票收益达到20%,二十年后,你的财富要翻38倍.我记得华尔街有位‘投机天才’利弗莫尔,他总是能赚到钱,但他总是破产。而一旦他的家庭破灭,原本支持他的人离开,那么他将陷入万劫不复.与其如此,还不如价值投资、复利效应,财富将在日积夜累下,让我们一直富裕。”
杰克听得很认真,哪怕张树年也在一旁听得入神。
良久,杰克说道:“老板,我感觉你才是真正的投资之神,你若是美国人,一定可以成为亿万富翁的。”
陈光良笑道:“我成为美国人很简单,移民就是,但华尔街的钱可不好赚!”
扫了两年马路的杰克,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他也是因为股票而破产,经济大萧条而失业。
不过这一次,他推算过,自己的年收入将达到一万五美元左右,这也算重新崛起来。
“真是一个大方的老板”
陈光良在和杰克的相处中,总是有意无意的透露出自己的见识,无疑是想让杰克谨慎工作,他这个老板不是那么好忽悠。
虽然他相信杰克会是一个好属下,但该有的预防针,还是要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