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极品帝王绿手镯,秦京茹失明了(2/2)
牛玉琴小心翼翼将镯子放在怀里,生怕磕着碰着。
“买的!”贾东升实话实说。
牛玉琴一愣,“花多少钱买的?”
贾东升抬起右手,比了个一和二。
“一千二?不可能!”
“这只镯子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并且传承有序,一千二怎么会卖呢。”
贾东升听姥姥这么说,到嘴边的一百二三个字给咽回去了。
姥姥明显很喜欢这只手镯,他怕自己说实话,姥姥情绪波动太大。
再有点儿好歹他就是千古罪人。
牛玉琴见外孙欲言又止,一下子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这孩子可是她一口一口喂大的,他的心思怎么能瞒得住她呢。
“看来是我报价报高了,莫非是一百二买的?”
贾东升欲言又止,犹豫片刻冲姥姥竖大拇哥。
牛玉琴哈哈大笑,把熟睡的韩万山给吵醒了。
抄起身旁的拐棍半蹲马步,把拐棍当老套筒,举枪警戒。
“敌人摸上来了!兄弟们!抄家伙!”
贾东升一脸错愕看着姥爷,震惊的嘴巴都变成了O型。
“姥爷!您是不是又做梦打仗呢?”
贾东升拿起放在脚边的水杯,拧开盖子,示意姥爷喝口茶压压惊。
“呼~”
韩万山发现自己刚才是在做梦,那场仗他们打赢了。
长长呼出一口气,把拐棍放到一旁,接过水杯抿了一口。
这茶是二女婿陪厂长去南方考察的时候,特意从南方给他带的。
韩万山的二女儿和女婿都在机械厂上班。
女儿是普通工人,女婿是机械厂厂长的司机。
二女婿曾经当过十年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没少吃苦。
给厂长开车这份工作,就是部队老领导给他安排的。
韩万山和二女婿的老领导很熟,否则也不会放心把女儿交给他。
茶香四溢,沁人心脾,韩万山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
看了一眼老伴儿手里的帝王绿手镯,“给你姥姥送这么好看的镯子。”
“就没有给姥爷准备礼物吗?”
“你姥姥住院这段时间,你姥爷我整天提心吊胆。”
“人都瘦了好几斤。”
贾东升一怔,看着红光满面,意气风发的姥爷。
心说我姥不在家这一个礼拜,没人约束您了。
您天天喝酒,拿女婿们送的猪肉头和酱牛肉当下酒菜。
昨天才上称称过,足足胖了三斤。
您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瘦了好几斤呢?
贾东升一时无语,姥姥牛玉琴冷哼一声。
把手里的镯子递给韩万山,“要不,我把镯子给你戴?”
韩万山咧嘴一笑:“玉琴姐,我跟孩子开玩笑呢。”
“这么好的镯子,给我戴算怎么回事儿。”
“极品帝王绿的镯子,就得戴在你手上,才能彰显它的价值。”
“这么好的东西,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见。”
“这小子能把这么好的镯子送给你这个姥姥。”
“说明你这个姥姥没白疼他。”
说着一拍贾东升的肩膀,“你这个镯子,算是送到你姥姥心坎里了。”
“你瞅着吧,你姥这几天一准,连睡觉都得戴着它。”
牛玉琴把镯子戴在手腕上,越看越喜欢。
“我戴它睡觉怎么啦?你有意见啊?”
说着冲贾东升招招手,“东升!你过来!到姥姥身边来。”
“离这个爱吃醋的糟老头子远一点儿。”
贾东升想去姥姥那边儿,姥爷拽着他的胳膊不松手。
姥姥拽着他另一条胳膊,跟拔河似的。
贾东升站在中间左右为难。
他正犹豫要如何破解进退两难的困局,院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秦淮茹神色慌张跑了进来,“东升哥!我妹出事儿了!”
“现在在咱家呢!”
两位老人豁然起身,异口同声:“怎么回事儿?”
贾东升给了媳妇一个眼神,意思是挑能说的说。
“我三叔家的老六,才四岁半,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我三叔带她来城里找我……”
秦淮茹语速很快,说完拉着贾东升就往外走。
从小到大,三叔对她和自家孩子一般无二。
只要是三叔家孩子有的东西,秦淮茹必然也有一份。
如今三叔有事儿,她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忙。
“姥姥!姥爷!你们不用担心,我过去看看!”
贾东升跟二老打声招呼,骑车载着秦淮茹回帽儿胡同。
在大门口看到秦三叔抱着小京茹。
四岁半的小京茹特别瘦小,看上去像城里三岁的小孩儿。
不!她还不如城里三岁的孩子呢。
此时的秦京茹,看上去和刘海中两岁的三儿子差不多大。
个头矮小,面黄肌瘦,小胳膊小腿儿,要多瘦有多瘦。
秦三叔见到贾东升就要给他磕头,被贾东升给制止了。
“姑爷!我知道你人脉广,你一定要救救我们家老六!”
“只要你救我们家老六,我愿意一辈子当牛做马报答你!”
秦三叔一个大老爷们,为救女儿也是豁出去了。
不仅当街下跪,更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贾东升抱起小京茹,放到自行车前面的大梁上。
让媳妇打辆车,带三叔一起去协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那里有熟人都好办事儿!
如果换成以前,贾东升肯定带小京茹去最近的第六医院。
因为第六医院距离帽儿胡同最近。
自从他认下伊兰娜这个干姐姐,有事儿直接去协和。
这叫啥?这叫有关系不用,过期作废。
他姐在协和外科主刀医生中,被誉为外科第一刀。
在协和,平均每天三场手术,最多一天做六台手术。
当过外科医生的都知道,像协和这种顶流医院。
你的技术越好,手术场次越多,技术越好,手术越多。
技术顶好!手术最多!
手术场次就是证明你技术的最佳方式!
他姥姥在协和住院期间,贾东升每天都会来协和。
每天的早上和晚上,准时来医院看姥姥。
每天两次,雷打不动。
而他的干姐姐伊兰娜,知道贾东升早晚都会来医院看姥姥。
刚好她白天忙于手术。
每天也只有早上和晚上能抽出一点儿时间。
于是她每天早晚都会陪贾东升去看姥姥,在姥姥的特护病房待上一会儿。
起初,二人的姐弟关系只有几个人知道。
后来伊兰娜和贾东升天天在一起,姐弟关系在协和广为流传。
上到院长,下到清洁工,都知道贾东升是外科第一刀——伊兰娜的弟弟。
所以,当贾东升抱着小京茹来到协和。
即使伊兰娜还在做手术,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院方依然会为贾东升开辟绿色通道。
谁让人家不仅是外科第一刀的干弟弟,还是鲁主任的亲戚呢。
尽管二人一个姓鲁,一个姓贾,好像八竿子打不着。
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凭贾东升姥姥转院的时候,鲁主任亲自到场。
不是亲戚也是亲戚!
贾东升抱着小京茹去眼科,然后又转到儿科门诊。
先给小京茹做检查,检查导致失明的原因。
然后召集专家会诊,最终给出最佳治疗方案。
伊兰娜刚结束一台手术,从助手口中得知弟弟带人来医院看病。
换下手术服就去找贾东升。
此时,贾东升正站在儿科门诊外的走廊里。
几名医生正在里面会诊,秦三叔和秦淮茹焦急的在走廊里走来走去。
贾东升见干姐姐伊兰娜来了,赶紧迎上去。
跟她说明情况。
“你们先等一下,我进去看看。”
伊兰娜走进办公室,在里面待了五六分钟。
出来对贾东升说:“你妹妹的问题不大,就是一个小手术。”
“只是这个手术难度比较高,所以他们在商量由谁主刀。”
秦淮茹一把握住伊兰娜的手,“姐!你主刀行吗?”
伊兰娜摇头,“不行!这个手术不是我擅长的领域。”
贾东升见媳妇还想说话,直接把人拉到一边儿,让伊兰娜去忙她的。
“淮茹!我知道你很着急,但是你先别急。”
“咱姐刚才已经说了,只是个小手术。”
“术业有专攻,就算咱姐是外科第一刀,她也不是万能的。”
“你放心,有咱姐把关,给京茹做手术的一定是这方面最好的医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贾东升他们不懂医术,不知道谁的医术最好。
伊兰娜是专业人士,她肯定会替他们把关。
其实不用伊兰娜开口,有她和贾东升这层关系,院方一定安排最好的医生。
过了十几分钟,会诊出结果了。
让家属签手术同意书,马上给小京茹做手术。
秦三叔签字的时候,手抖的跟得了帕金森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