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四合院:都穿越了谁受委屈啊 > 第83章 被富婆看上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第83章 被富婆看上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1/2)

目录

他大姑抱着膀子站在一旁,也不制止侯桂芬。

哪怕侯桂芬吃从垃圾桶里翻出来的东西,她也装没看见。

“东升哥!要不咱……”

“别多管闲事儿。”

秦淮茹实在看不下去了,想要阻止侯桂芬。

贾东升压根没减速,径直从二人身旁驶过,连看都没看侯桂芬一眼。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她不是一直把三个闺女当成宝,一心为三个闺女着想么?

想当初,侯桂芬曾亲口对韩秋菊说。

等她老了,不指望小儿子和小孙子给她养老。

她有三个闺女,有十几个外孙,他们一定会给她养老的。

想当初,侯桂芬不止一次说过这些话。

不仅韩秋菊知道,街坊邻居们也都知道。

当时大家听到她说这话,纷纷谴责侯桂芬偏心,把闺女和外孙当成宝。

把小儿媳妇和小孙子当根草。

当时还有人诅咒她老无所依,老无所养。

如今诅咒成为现实。

侯桂芬老年痴呆,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只管老头不管她。

三个闺女把她当累赘,十几个外孙连看都不带看她一眼的。

她当着大女儿的面,翻垃圾桶,吃从垃圾桶翻出来的东西。

大女儿就这样看着也不制止,这特么还是人么。

不看了,越看越气。

眼不见心不烦,贾东升就当什么也没看见。

小两口刚离开南锣鼓巷,就在路口撞见回娘家的大姐和二姐。

几个外甥看见舅舅和舅妈特别高兴。

秦淮茹给外甥们发红包,一个红包两块钱。

在五十年代,能发两块钱的压岁钱,绝对算大手笔。

贾东升把两个姐姐拉到一边,跟她们说起刚才看到那一幕。

“姐!我刚才出门的时候,已经提醒过咱妈了。”

“凡是跟咱爷和咱奶有关的事儿,都等我回来再说。”

“在我没回来之前,不管发生什么事儿,你们和咱妈都不要表态!”

两个姐姐齐齐点头称好,以前是她们俩护着弟弟。

如今弟弟长大了,懂事了,轮到他护着姐姐和妈妈了。

在路口与两个姐姐道别,骑车直奔昌平秦家村。

二人抵达秦家村的时候已经快十点了。

小两口来到自家门口,看到一个小丫头在门口玩耍。

正是春节前夕,秦三叔从京城接回村子的小京茹。

“姐夫!姐姐!”

小京茹一抬头,看到贾东升和秦淮茹。

屁颠屁颠扑进贾东升怀里。

说来也怪,别看这丫头和贾东升接触时间不长。

但她特别喜欢黏着贾东升。

一口一个姐夫叫的,把贾东升的心都叫化了。

秦家人知道贾东升和秦淮茹今天回来,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午饭。

二人走进秦家小院,看到二叔二婶和三叔三婶都在干活儿。

“姐夫!”

两个小舅子听到动静,从屋里跑了出来。

秦淮茹的两个弟弟是双胞胎,1937年出生,比秦淮茹小四岁。

秦淮文是哥哥,秦淮武是弟弟。

哥俩这两天没少听小京茹,讲她在四九城的经历。

热闹的前门大街,巍峨的城墙,雄伟的城门,金发碧眼的伊兰娜等等。

听的哥俩对四九城心驰神往。

“给姐夫拜个年,姐夫给你们红包。”

贾东升从兜里掏出几个红包,跟两个小舅子开个玩笑。

他的本意是让小舅子给他说两句吉祥话。

结果……卧槽!

“你俩跪下干啥?”

贾东升被哥俩的举动吓一跳。

刚把给他磕头的小舅子扶起来。

5岁的秦京茹一个头磕在地上,磕的蹦蹦响。

“哎哎哎~”

贾东升发现小京茹给自己磕头,想要制止为时已晚。

二人距离太远,等他走到小京茹面前,这丫头已经把头磕完了。

正伸出两只小手,眨巴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贾东升。

贾东升给小京茹一个一元红包。

小丫头拿到红包特别开心,在小院里又蹦又跳。

甚至跑出小院,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炫耀。

“你们见过这么大的红包吗?”

“一块钱!这可是一块钱的红包!”

“你们没见过吧?我以前也没见过。”

“这是我姐夫给我的!”

“哪个姐夫?当然是我城里的姐夫!”

“我跟你们说哈,我姐夫可有本事了,他认识金发碧眼的……”

贾东升隐约听到,小京茹在外面炫耀自己。

嘴角抽搐了两下,撸起袖子准备帮老丈人干活儿。

秦母一把抓住贾东升的胳膊,把人往屋里拽。

“你是新姑爷,不用你干活儿,上屋里歇着吧!”

贾东升跟丈母娘进屋,房子比他上次来的时候大不一样。

说明他让秦淮茹给岳父岳母的钱花到刀刃上了。

秦母拉着贾东升进屋,打开床头的大木箱子。

从里面拎出一个包袱,把包袱放到炕上,打开包袱的四个角。

一沓崭新的婴儿衣物出现在贾东升面前。

上衣,裤子,肚兜,帽子,围巾,袜子,手套,鞋子等等。

用料都是最常见的普通料子,做工也很一般。

“这是我给你和淮茹的孩子准备的东西。”

“家里条件有限,料子都是一般的料子。”

“我的手艺也就这样,粗糙是粗糙了点儿。”

“不过都能穿,希望你不要嫌弃。”

秦母之前去四九城的时候,见过韩秋菊做的衣服。

她知道自己的手艺跟韩秋菊没法比。

可她除了给孩子做几件衣物,又没有别的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贾东升对她闺女这么好,又是迁户口,又是安排工作。

还帮了三弟这么大的忙。

秦家人欠贾东升太多人情了,还不完,根本还不完。

秦母作为丈母娘,大过年的不表示表示,心里过意不去。

“妈!您太谦虚了。”

“这些料子挺好的。”

“我就喜欢这种料子。”

“您的手艺一点儿也不差,做的衣物都挺好看的。”

“我能摊上您这么心疼姑爷,又心灵手巧的丈母娘,是我的福气。”

贾东升翻看丈母娘做的婴儿衣物,没有半点儿嫌弃。

因为他知道,丈母娘已经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的。

她能为外孙准备这些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

贾东升不会奢求其他的。

秦母笑着将包袱系好,“你喜欢就行!”

“我先把东西放一边儿,等你们回城的时候,别忘了把东西带走。”

贾东升笑着点头,让媳妇在屋里陪丈母娘,他去帮老丈人干活。

新姑爷,婚后第一次来老丈人家走亲戚,必须有眼力劲儿。

干不干活儿不重要,重点是不能让街坊邻居觉得你懒。

贾东升撸袖子挽胳膊,准备帮老丈人劈柴。

身后传来秦母的声音,“东升!你和淮茹去给长辈拜年吧,顺便认认门!”

新姑爷第一次过年陪媳妇回娘家,有给长辈拜年的习俗。

贾东升刚才忘了,听丈母娘这么说,马上想起来了。

简单收拾一下,跟秦淮茹去村里给秦家的长辈拜年。

在秦家村转了一个多小时,空手出门,满载而归。

两个人的口袋装满了花生瓜子和糖果。

还有几个装着两毛钱的红包。

二人拜年归来,午饭刚好就绪。

新姑爷第一次来丈母娘家拜年,午饭特别丰盛。

老丈人加两个叔叔,一起陪贾东升喝两杯。

本以为三对一能完胜,结果被贾东升一挑三。

贾东升一个人,把他们三个都喝趴下了。

高端的敬酒方式,往往采用最简单的话术。

贾东升和秦家三兄弟喝酒,一不划拳,二不猜枚,三不用行酒令。

就是简简单单一句,我干了,您随意!

就把老丈人和两个叔叔给喝趴下了。

北方爱喝酒的兄弟都知道,我干了您随意,这六个字的杀伤力有多大。

秦二叔和秦三叔已经醉的不省人事了。

秦淮茹的父亲还行,喝醉了还能跟贾东升聊天。

搂着贾东升的脖子,一口一个兄弟。

秦母指使两个儿子把秦父送里屋睡觉去。

二婶和三婶把各自的男人弄回家,老丈人在里屋不老实。

一会儿唱京剧,一会儿说评书,一会儿学驴叫。

把秦母气的脸都绿了。

贾东升见丈母娘想去里屋收拾老丈人。

赶忙拦住丈母娘,“妈!我爸喝醉了,您甭跟他一般见识。”

秦母丢掉手里的半截竹竿,去给姑爷倒水。

屋外阳光正好,贾东升陪丈母娘在院里晒太阳。

不多时,二婶和三婶带着自家孩子来串门。

大人们在聊天,孩子们在院里玩耍。

等到院里再也无法享受阳光,贾东升和秦淮茹该返城了。

二人从秦家村骑车回京城,最少得两个半小时。

三点之前出发,天黑之前能够回到城里。

走之前,贾东升跟丈母娘说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