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傻柱第一次结婚没经验,接错新娘了?!(1/2)
贾东升走进中院,看到一群人围在贾卫民家门口。
贾张氏坐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正在跟院里人发牢骚。
有人看见贾东升回来了,马上跟贾张氏保持距离。
“咳咳~”
贾东升推着自行车下台阶,等大家都朝他这边看来。
就像什么都没听见,推着自行车径直朝后院走去。
贾张氏看到贾东升回来了,立马闭嘴。
不再像刚才那么嚣张跋扈,甚至还有点儿后悔不该乱说。
想起还要指望贾东升陪儿子去送饭,马上追去后院。
“东升!东升啊!我刚才不是那个意思。”
贾张氏不怕贾东升骂她,就怕贾东升无视她。
因为骂她还有缓和的余地,不骂才是真生气。
贾东升走到家门口,贾张氏刚好追到后院。
“有事儿?”贾东升问贾张氏。
贾张氏咧嘴一笑,“我刚才说那些话,不是对淮茹有意见。”
“咱们是一家人,淮茹能评上叁级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怎么会有意见呢。”
“我只是觉得厂里给东旭定级太低了。”
“淮茹进厂不到两个月,就被定为叁级工。”
“东旭进厂四年多,才被定为二级工。”
贾东升笑问道:“我进厂三年多,但我到加工车间才两个月。”
“就被定为五级工,东旭哥跟我一比,是不是觉得更不公平?”
贾张氏连连摆手,“那不能,你比较特殊。”
“你对轧钢厂有特殊贡献,这些我们都知道。”
“别说给你定五级,就算给你定六级,也不会有人有意见。”
刘海中双手插袖站在自家门口,听到这话冲贾张氏翻了个白眼儿。
还特么定六级?你咋不上天呢。
给贾东升定五级工,全厂就有一半人有意见。
其中就包括被定为五级工的刘海中。
他刘海中在轧钢厂工作十几年,才被定级为五级工。
贾东升满打满算进厂三年零两个月,也被定级为五级工。
刘海中不服!
不止是刘海中,轧钢厂很多工人都不服。
就算他爹是技术科副科长,他师父是钳工天花板。
他发明的三尖七刃钻,对轧钢厂有贡献。
搞特殊也不能搞的太明显吧。
贾东旭比贾东升早进厂一年,并且一直在加工车间。
这次定级,贾东旭被定为二级工。
而贾东升进厂三年零两个月,前三年一直在轧钢车间。
最近两个月才转到加工车间,跟于德水开始学钳工。
就算贾东升天赋异禀,就算贾东升对轧钢厂有特殊贡献。
定个叁级工就差不多了,就算想特殊照顾,给了四级工顶天儿了。
刘海中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全厂有一个算一个。
凡是四级以上的工人,没有低于三十五岁的。
贾东升才二十一岁,就特么给定为五级工。
不光刘海中不服,他那些跟了他几年的徒弟更不服。
贾东升见刘海中一直盯着自己,不用问也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轧钢厂把他定为五级工,必定有很多人不服气。
自己和刘海中同一等级,刘海中绝对不服。
不服就对了。
放眼整个重工业系统。
从来没有像他这么年轻的五级工。
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更不会有。
树大招风!不仅会有人不服,还会有人向领导反映情况。
贾东升早就做好了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心理准备。
鲁迅先生说过,不遭人嫉是庸才。
甭管枪打不打出头鸟,这个出头鸟,贾东升当定了。
记得小时候,姥姥经常跟他说一句话。
有人抬轿子,就得有人坐轿子。
无论到什么时候,抬轿子的人都会骂坐轿子的人。
他们骂坐轿子的人,有错的不一定是坐轿子的人。
多半是抬轿子的人自己没本事,羡慕嫉妒坐轿子的人。
那时候贾东升还小,根本不懂这些话蕴含的道理。
现在他懂了,你越优秀,越有人羡慕嫉妒,越优秀,羡慕嫉妒的人越多。
他们嫉妒就让他们随便嫉妒,又不会少一块儿肉。
打发走来给他道歉的贾张氏,回屋洗脚睡觉。
此次定级,让贾东升和秦淮茹的收入,成功迈入百元大关。
1952年,工人平均工资绝不超过二十五元。
而贾东升月薪66元,秦淮茹月薪42元,总计108元。
就算和没有正式工作的妈妈平均一下,人均收入也比平均收入高百分之五十。
按照当下收入计算,他们家已经提前三十年进入小康家庭了。
如果算上小富婆陈雪茹给他的股份,他们家已经提前四十年成为中产家庭了。
夫妻俩的定级,都比预想高了一级,工资自然也比预想高很多。
再加上陈雪茹送的股份和四合院,又一次三喜临门。
晚上加个班,一觉到天亮。
……
一转眼,来到正月初九。
四合院张灯结彩,为傻柱举行婚礼。
为了给傻柱当账房先生,贾东升特意给厂里请了一天假。
叁大爷专门找人调课,就为吃傻柱的这顿席。
傻柱结婚,亲爹严振声自然要来捧场。
亲儿子结婚,当亲爹的自然得出点儿血。
酒席的菜品由何大清买单,烟酒糖和小零食由严振声买单。
并且给傻柱雇了十几辆人力三轮车,拿人力三轮车组成迎亲车队。
上午九点,傻柱带着迎亲车队出发接亲。
贾东升和叁大爷守在前院通往中院的穿堂门,负责收份子。
何大清的亲戚不多,朋友不少,所以份子不少。
严振声的朋友不多,亲戚不少,来随份子的更多。
傻柱是他们俩的儿子,傻柱结婚,他俩的亲朋好友都得来随份子。
两个人的亲朋好友加在一起,少说也有百十号人。
拥有两个爸爸的傻柱,结一次婚,靠收份子就能发家致富。
叁大爷负责记账,贾东升负责收钱。
这份差事看似轻松,其实一点儿也不辛苦。
随着礼单逐渐被填满,迎亲的队伍准时归来。
十几辆三轮车停在95号院门口。
贾东升跑出去看热闹,看到傻柱身后那辆车的新娘直皱眉。
“这特么是刘岚么?”
贾东升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儿。
感觉这个新娘比刘岚胖很多。
赶忙把在招呼娘家人的何大清拉到一边。
“何师傅!傻柱娶的是刘岚吧?”
何大清一愣,“那当然了。”
贾东升一指正在被傻柱背着下车的新娘子,“你觉得她是刘岚吗?”
何大清朝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心里咯噔一下。
“等等!傻柱!先等等!”
何大清跑上前去,阻止傻柱把新娘子背下车。
把傻柱跟蔡全无拉到一边询问情况。
贾东升凑上前听他们说些什么。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
原来刚才车队在十字路口,跟另一支迎亲车队撞一块儿了。
无巧不成书,对方和他们一样,也是一支由三轮车组成的迎亲车队。
两支车队撞到一起,双方新娘乘坐的三轮车被撞翻了。
新娘子都盖着红盖头,并且穿的都差不多。
翻车之后,两位新郎一人扶着一个新娘子上车,然后各自拉回家。
“你特么就不看看是不是你媳妇吗?”何大清黑着脸骂傻柱。
傻柱尴尬的挠了挠头:“第一次结婚没经验。”
“我刚才还好奇呢,才几天不见,怎么重这么多呢。”
贾东升回头瞥了一眼坐在车上的新娘子,想笑又不能笑。
傻柱不愧是傻柱,这个新娘目测最少比刘岚胖五十斤。
他竟然没发现新娘子接错了。
真他娘是个人才。
“爸!咱们现在怎么办?”傻柱一脸愁容看着何大清。
何大清摇了摇头,“你问我,我问谁去。”
说完略一沉思,先让人把娘家人都领进去。
然后带着别人的新娘子,准备去把刘岚给换回来。
贾东升跟上去看热闹,幸好对方距离帽儿胡同不远。
大家都住在南锣鼓巷,又是同一天成亲,也算是缘分。
好在对方比傻柱聪明多了,对方没到家就发现接错新娘了。
就在两支迎亲车队出事儿的地方等着他们呢。
何大清和傻柱把新娘子还给对方,带着刘岚回到帽儿胡同。
这一来一回一折腾,原本给傻柱选好的吉时已过。
原本时间是来得及的。
刚才在出事地点,就因为谁该负责这个问题,何大清跟对方掰扯了很长时间。
当时所有人都没在意时间问题,回到家才发现完犊子了。
不仅错过选定的吉时,还特么过了中午十二点。
北方结婚有个习俗,婚礼仪式不能超过中午十二点。
超过十二点就算二婚,不吉利。
事到如今,傻柱和刘岚别无选择。
也不管过了十二点算不算二婚,该拜堂拜堂,该举行仪式举行仪式。
新娘子都接来了,酒席也准备好了,宾客也都到齐了。
你这个时候,总不能通知大家,要把婚礼延后吧?
延后是不可能延后的,只能照常举行!
傻柱背着刘岚走进四合院,贾东升回到叁大爷身旁。
份子已经收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按照礼单,誊抄一份张贴出去。
“傻柱不是早就把人接回来了吗?怎么现在才进家门?”
叁大爷参加过那么多婚礼,第一次见到过了中午十二点举行婚礼仪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