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四合院:都穿越了谁受委屈啊 > 第90章 贾老师的风口来了,识字班推进器

第90章 贾老师的风口来了,识字班推进器(2/2)

目录

而且见效太慢,不如在工厂办扫盲班。

韩秋菊皱眉问道:“工厂的工人不是都识字吗?”

“你在工厂办扫盲班,也没人用扫盲啊。”

贾东升笑着打了个响指,“工厂里的工人百分之八十都识字。”

“我要扫的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只要把这百分之二十给解决了。”

“红星轧钢厂就是第一个没有文盲的工厂。”

韩秋菊和秦淮茹对视一眼,婆媳俩没明白贾东升这样做的意义。

如果此时杨厂长或者鲁主任在场,一定会拍手叫好。

并全力支持贾东升在轧钢厂开办扫盲班。

经常拿第一的兄弟姐妹都知道,很多人只能记住第一,也只在乎第一。

第一的好处数不胜数,第二第三几乎无人问津。

这就像买彩票一样,一等奖和二三等奖的奖金,不止相差一倍。

贾东升越琢磨越觉得这事儿可行。

扫盲兴许就是一次风口。

小爱同学曾经说过,只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说干就干。

贾东升回屋伏案书写,将开办扫盲班这件事形成文字,然后查漏补缺。

……

次日上午,到工厂直接去办公室找厂长杨金刚。

把扫盲计划告知杨金刚,二人一拍即合。

马上敲定开班时间。

杨金刚带贾东升去广播室,向全厂宣布开办扫盲班这则消息。

【特大喜讯,特大喜讯,本厂优秀工人贾东升同志。】

【为了响应公家扫除文盲的号召,向厂领导提议在本厂开设识字班!】

【经厂领导研究决定,本厂从今天开始,正式开设识字班。】

【希望想识字的同志踊跃参加,每天下午……】

广播连续播了三遍,全厂皆知。

杨金刚和贾东升离开广播室,前者返回厂长办公室。

马上拨通重工业部鲁主任办公室的电话,向鲁主任汇报此事。

鲁主任听闻此事非常高兴,再三强调,一定要把这个识字班办好。

要把红星轧钢厂识字班打造成识字班试点。

要让红星轧钢厂识字班,打造成重工业部贯彻落实扫盲工作的榜样。

鲁主任最后说道:“杨厂长!我对你和贾东升,办这个识字班只有一个要求。”

“那就是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让每一个来识字班的同志。”

“在结业的时候,都达到脱盲水平。”

杨金刚抱着话筒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鲁振工笑道:“好好干,过两天我带几个人去给你捧场!”

杨金刚有点儿虚:“随时欢迎,不过我就怕到时候给您脸上抹黑。”

鲁振工眼珠瞪的溜圆,“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

“你现在的胆子还不如贾东升那小子呢。”

“记住!不要怕犯错误,只要出发点是好的,犯点儿小错没什么。”

杨金刚放下话筒,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长呼出一口气,心说贾东升这小子是真能折腾。

一个普通工人,就因为在报纸上看到公家想扫除文盲。

就要在轧钢厂开办识字班,并且连他这个厂长都得配合他。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能让轧钢厂成为第一个没有文盲的工厂。

所能带来的好处绝对超乎杨金刚的想象。

在不影响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支持贾东升开办识字班有百利无一害。

就算鲁振工不支持,他也会偷偷支持。

……

另一边,

加工车间。

贾东升刚进车间,就被一群工友给围住了。

加工车间都是钳工类技术工人,技术工人都得会看图纸。

所以技术工人没有不识字的。

技术工人识字,不代表他们的家属识字。

贾东升野心很大,他不仅想让红星轧钢厂,成为第一个没有文盲的工厂。

还想让轧钢厂工人的家属们全部脱盲。

给红星轧钢厂全体工人家属扫盲,难度比给百分之二十的工人扫盲困难很多。

但是困难越大收获越大。

再说了,贾东升最崇拜的老师说过,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轧钢厂识字班势在必行,给全体工人和工人家属扫盲同样势在必行。

不过家属这个定义比较广泛,需要把家属这个定义局限一下。

以贾东升为例,这里的家属指的是父母和夫妻。

贾东升一家四口,只有母亲是文盲。

所以只要母亲脱盲,就算家属全部脱盲。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想要给工人家属带个好头,他的母亲必须去上识字班。

以贾东升对母亲的了解,她一定会支持自己的工作。

贾东升给对识字班感兴趣的工人们,解释他重新定义的工人家属范围。

以及扫盲班的上课时间。

每个工作日的下午三点到五点,是轧钢厂扫盲班上课的时间。

前期由贾东升一个人授课,后续视情况而定。

地点就在轧钢厂食堂。

上课期间,食堂负责提供热水。

打发走来询问情况的工友,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干活儿。

不知不觉该吃午饭了。

吃饭时,贾东升和车间主任以及师父聊起此事。

听完贾东升的想法,主任和师父非常支持他办识字班。

下午三点,轧钢厂第一届识字班准时开课。

这一堂课,总共来了二十多名工人。

三分之一来自贾东升待了三年的轧钢车间。

三分之一来自食堂后厨,另外三分之一来自其他车间。

今天来上课的人数,只占轧钢厂文盲人数的十分之一。

不过,万事开头难嘛,第一天能来二十多人,贾东升已经很知足了。

三点上课,四点休息十分,四点十分继续上课,五点十分准时下课。

下课时,每一位来上课的工人,都拿到了由贾东升手抄的识字本。

本子上有全版速成识字法,只要按照此法进行学习。

快则一两个月,慢则半年时间,每一个上课的工人都能达到脱盲水平。

轧钢厂是五点下班,识字班五点十分放学。

所以识字班下课的时候,其他工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贾东升最后一个离开临时教室,一出门就看见秦淮茹正站在食堂门口等他。

“贾老师!下课啦!”

秦淮茹笑着挽住贾东升的胳膊。

她现在可不像刚进城那会儿自卑和害羞了。

以前贾东升在公众场合牵她的手,把她吓个半死。

如今无论在哪儿,都习惯了挽住贾东升的胳膊。

不让挽胳膊还有点儿不习惯呢。

两人一起去车棚取车,然后去姥姥家吃晚饭。

席间,贾东升跟姥姥姥爷说起识字班。

“你这个识字班很有意义。”

“明天我和你妈还有你姥爷都去上课行不行?”姥姥牛玉琴问贾东升。

贾东升一怔,鼻子一酸有点儿想哭。

最爱他的姥姥这是在用实际行动支持他办识字班呢。

“行啊!那太行了!”

贾东升原本只想让妈妈去识字班,没想到姥姥要带姥爷一起去。

“舅妈明天和你姥姥姥爷一起去!”

贾东升的舅妈苏慧芝刚从厨房回到堂屋。

立马表示要去参加外甥办的识字班。

贾东升低头抹去眼角的泪珠,笑着给姥姥姥爷和妈妈舅妈倒酒。

酒过三巡,大姨和二姨突然来了。

不知道她俩从哪儿听说,贾东升在轧钢厂开办识字班。

天都黑了,特意跑来通知贾东升。

“我们俩明天也去参加识字班!”

“你不能不让我们去,你敢不让我们去,我们跟你急。”

贾东升眼含热泪,笑着给大姨和二姨一个拥抱。

能够拥有这么多无条件支持自己的家人,何愁不能出人头地啊。

先把识字班办好,再找个学校借读,努力备考参加八月份的全国统一高考。

他要让这些支持他,呵护他,关系他,在乎他的家人为他骄傲与自豪。

贾东升给大姨和二姨倒酒的时候,在心里暗暗发誓。

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干出名堂,一定要光宗耀祖。

一定要让所有关心他,宠爱他的家人们,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

酒足饭饱,先送大姨和二姨回家。

再回来接媳妇和妈妈回95号院。

离开前,姥姥拉着贾东升的手,说起他爷爷贾长先和大伯贾卫民。

“我已经劝过你妈了,她只给你爸送饭。”

“不会像以前那样,再去医院照顾你爷爷。”

“至于你大伯,尽人事听天命,能恢复最好,不能恢复就是命。”

“你抽空劝劝你爸,不要太往心里去。”

“贾家的事儿由他们去,你好好工作,先把识字班办好。”

“把借读学校的事情办好,好好备考,争取考个好大学。”

“老韩家能不能出个大学生就看你了!”

贾东升连连点头,“姥姥!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外面怪冷的,您回屋吧,我们走了。”

说着骑车带媳妇和妈妈离开板厂胡同。

车子驶出胡同,贾东升回头看了一眼,发现姥姥站在门口冲他挥手。

“姥姥!外面冷!快回去吧!”

贾东升冲姥姥使劲挥了挥手,一路向北。

回到帽儿胡同,天空飘起雪花,温度骤降好几度。

车子往前走了十几米,隐约看到95号院门口站着一个女孩。

金发及腰,脚踩高跟鞋,走路踉踉跄跄,一看就是喝醉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