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2/2)
好像溺水的人终于得救,和娘用力吸了一口气,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片刻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开口时甚至仍带着几分颤抖,“我,我愿意。”
柳宗元注意到了那一点颤抖,心头不由酸涩起来,
“我来吧。”柳宗直轻声道。
柳宗元摇了摇头,吐出一口气,“我来说。”
和娘又紧张起来。
“和娘,你已经是大孩子了。”柳宗元慢慢地措辞,“跟着薛姑母——以后你得叫老师了,跟着老师要学的东西很多、很辛苦。”
“和娘不怕辛苦。”小女孩坚定地说,“我会用心学的。”
“好孩子。”柳宗元不敢看她,偏开视线,“因为要学很多东西,很辛苦,所以你、你得搬到老师家里去住,可以吗”
和娘看出了父亲的痛苦和愧疚,因为他表现得实在太明显了。
这让她忍不住猜测,难道是新妇不喜欢我,所以要把我送走吗
“我以后不能回家了吗”小女孩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用带着哭腔的声音问。
“当然可以!”柳宗直抢着道,他慌慌张张地走到和娘面前,摸摸她的头,在她面前蹲了下来——以前他跟和娘说话的时候不会这样,是最近跟天兵学会的,他看着和娘的眼睛道,“其实拜了师,跟随老师学习生活是很常见的。”
说着还举了几个例子,都是最近才结识的同僚。
对于那些寒门士子来说,出门游学、拜师,是很常见的事,毕竟自家没有那么多藏书,也没有长辈教导。
虽然……他们离家的年纪也不会这么小,但和娘走得也没他们那么远。
和娘小声说,“阿爷和十叔没有。”
“是啊。你阿爷是跟着你大父学习,我是跟着你阿爷学习,所以没有拜师。”
柳宗直说到这里,心下也有些感慨,这就是世家子弟的优势,哪怕河东柳氏已经很久没有出过高官,但代代都有人出仕,家传的学问就足以教导出一位进士了。
和娘没有问为什么不是阿爷和十叔教导自己这种话,她和他们当然是不一样的,她要拜的师父是女子,要学的东西也不一样。
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第二日从宫里回来,柳宗元就拎束脩,柳宗直拎行李,带着和娘去了薛涛的住处,在几位同僚的见证下,让和娘行了拜师礼。
他们这边依依不舍,百般滋味,但是这消息传出去,反倒是给不少家中有女儿的同僚提了醒。
是了,天兵如日中天,连朝政都能左右,就算他们不打算更进一步,以后的局势也跟从前大不相同了,女子自然也有机会做一番事业,对家中女儿的教导,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了。
柳宗元已经迈出了这一步,他们也不能落后。
只是好的先生难找,好的女先生更难找,能教经史子集的女先生,那更是找遍天下都没几个。
这么一想,同僚们顿时赞叹起柳宗元的眼光和决断来。
薛涛不仅学识出众,还极得雁帅看重,天下还有比她更合适的老师吗
虽然慢了一步,但竟也有不少人找到薛涛,明里暗里表示也想把孩子送到她那里求学。
大唐还没有书院和私塾,世家子弟都是跟着长辈学习,但如果有好老师,也会把孩子送到交好的家族去求学,一个老师往往会带好几个学生。至于那些愿意收徒讲学的大儒,更是有无数寒门士子慕名拜师,模式有点像是孔子收徒,学生的年纪、进度和天资都不尽相同。
薛涛完全可以多收几个学生嘛!
什么,她每天要上半天班,只有半天时间上课那不是更好,就连官场上的各种规矩和人情往来,她也都能一并教了。等学生出师了,还能给她当幕僚,历练几年,这种机会可不好找。
薛涛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这样打开局面的。
不过和娘也就算了,别的学生,她就要考察一番再决定收不收了。
众人也没意见,毕竟他们也听说了,和娘是薛涛自己看中的——柳宗元想把孩子送走的事,才刚有了一个念头,除了刘禹锡这样亲近的人,就只有玩家知道。
雁来倒是被这事提醒,想起了推广教育的事。
其实西域已经在搞了,不过具体的学制、教授的范围以及课本的编写等等,都还在摸索之中。
大唐毕竟是大唐,不能直接把现代那一套全部搬过来。
不过这样也好,等到西域那边摸索得差不多了,大唐这边税改也已经推广完,百姓家有余粮,才有心力送孩子去上学。
明年,最迟后年应该就可以了。
正好薛涛这边开始收学生,大唐的士族肯定会受刺激,开始需求好的女老师,过两年肯定会涌现出一批教育人才,到时候直接收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