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九十年代拆迁户 > 第52章 前十名不够分?

第52章 前十名不够分?(2/2)

目录

“细妹则是中专生,都工作一年多近两年了。”

“所以他们迁回村子时,就干脆的给几个孩子分了家。”

“看那样子,也打算把江村的这份产业直接分给他们吧!”

苏主任听的直点头,可他心中总觉得有些奇怪。

忍不住看向一旁的汪主任。

汪主任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

几人之所以对安松雨家的事情这么清楚。

也确实是觉得他们回村的时间颇为巧合。

可真的在村委那边听了这些情况后,又觉得是他们想多了。

毕竟,安松林五月结婚的事情,是在去年就已经订好的。

尽管当时安家还没有向村里宣扬。

可不管是安爷爷安奶奶,还是其他的几个叔伯,都有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

至于买房钱不够的事情。

江村更是有不少人都知道。

甚至就是大队长,都还不止一次在电话里劝说过呢!

至于后来的发展,虽然确实有些巧合过了头。

就是他们建成的房子,也都是以拆迁最有利的方式。

可这事,也不是不能解释清楚。

江村今年暑假的来客量。

以及现如今都还有老人住在江村的事实,也让他们没有办法再想其它。

苏主任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疑惑,颇有几分羡慕的说着:

“那你们这运气可真好。”

“一般一般!”汪主任不客气的接受了这份夸赞。

同时向旁边的测量组问着:“今天下午还是继续测量房屋吗”

“那倒不用!”测量组的人直接摇了摇头:

“按照规定,我们本就需要先测量果园、桑基鱼塘这些的。”

“这也将会是村里的赔偿款的第二波。”

“第二波吗这一次赔偿款的顺序是怎么安排的”

“我们这边是先赔偿人头费,以及安置费。”

“再然后是经营性质场所,经济作物等,然后才是住房,田地等。”

“江村这边没有划分临时安置区域”苏主任有些意外的问着。

汪主任微微摇了摇头:

“江村情况比较特殊,整个村子不过二十九户人家,却有三个姓。”

“其中,朱姓是独一户,人数最多的江姓,却仅只有九户。”

“唯有居民人数不足四分之一的安姓,却占据了村里足足十九户。”

“所以,两个姓的人家,呈现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极端情况。”

“江姓的好些人家,四世同堂都不奇怪。”

“而安姓的人家,则有好几户都是独立户主。”

“最夸张的,还有一个刚达到办身份证的年龄!”

“所以,这安置房的分配,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苏主任三人听着,也忍不住咂舌。

按理来,这种事情,还真不需要他们来考虑。

可仔细想想江村这情况。

按户来分配临时安置房吧!

即使是最大面积,也都不够那些家庭成员多的居住。

可不按户来分配,又能有什么分配的方法适合呢

“那不是江村那边很快就能拿到第一笔补偿了”苏主任这么一算,也没有那么紧张了。

毕竟两村的拆迁是一样的规划。

要是他们这边太过于落后……

即使林村现在的户数肯定超过江村,可到时候他们这一组的人面子上也不好看啊!

汪主任笑了笑没有说话。

毕竟想要得到赔偿,也得先签了拆迁协议才行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