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阿拉干国和荷兰人(1/2)
第102章阿拉干国和荷兰人
“阿拉干国造反了”
朱慈煊并没有和大部队一起从滇西过三宣南下。
而是应孟缅孟定的佤族土司邀约,参与他们的祭谷典礼。
此前,朱慈煊从佤族土司路过时,让他们将祭谷猎头改为猴头或虎头。
佤族头人们专门猎杀了一头老虎和一头野象,诚恳邀请朱慈煊来参加祭谷大典。
从阿瓦城来的王启隆在永昌碰上邓凯,两人又急匆匆来到孟定,向朱慈煊呈禀下洪沙发生的变故。
朱慈煊正被头人们尊请代神灵食用收割的第一碗稻米。
听闻后,第一反应是曹操盖饭。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阿拉干国怎么敢起兵进犯勃固!”
朱慈煊眉毛高高挑起,双眼被震惊填满,眼神中透露着懵逼与不解。
阿拉干国疯了
朱慈煊知道群臣们私底下称他疯太子。
但万万想不到阿拉干国比他还疯。
阿拉干国地处洪沙瓦底西部,隔着若开山脉,又占据东西贸易的要道。
朱慈煊和陈安德他们都称其为洪沙瓦底的西域。
西域敢进犯中原
蒲甘王朝时,阿拉干国就是洪沙人的疆域。
后来蒲甘衰落分裂,阿拉干国隔着若开山脉,遥观上下洪沙的争斗。
东吁莽家起兵称雄后,一度也想攻下阿拉干,可惜失败告终。
后期东吁王朝也是把重心放在北边和东边,没太管西侧的阿拉干。
阿拉干国也趁着东吁王朝分裂之际,联合葡萄牙人一度攻入占据下洪沙数郡,最后被莽家君主给覆灭驱赶。
最近几十年就和洪沙瓦底相安无事,重心也放在西边的吉大港,和莫卧儿互相入侵。
不说朱慈煊三月覆灭东吁王朝,一人敌二十万的神话传遍整个风上之地。
朱慈煊怎么也不敢相信阿拉干国敢在对付莫卧儿的情形下,再惹上大明。
又不是什么山沟里的部落小国,不至于夜郎自大吧。
“若开人活腻歪了”
朱慈煊举着筷子犹然不解。
同古城一战身受重伤,无法痊愈,从武职转为文官的王启隆摇头以对:
“殿下,阿瓦城也不太清楚彼处具体情况。”
“估计背后有荷兰人在捣鬼。”
“勃固王苏比亚,在得知阿拉干进犯后,就报信阿瓦城,阿瓦朝廷还在商议对策时。”
“阿拉干国就凶悍的攻占沙帘和勃生二郡,兵锋直逼勃固城,苏比亚匆忙逃入上洪沙。”
“大金沙江的运输道路被阿拉干所截断,就连马都八军民宣慰司,也遭到荷兰船舰的攻打。”
“武大定和潘璜无法从马都八出兵救助勃固国。”
朱慈煊眉头愈发紧蹙。
荷兰人
马都八战败后,一直没有动静,原来是暗地里勾搭上了阿拉干国。
是郑延平收复夷州,驱赶荷兰殖民者。
所以荷兰巴达维亚总督想要对大明宣战
朱慈煊依然觉得阿拉干国的行径有些匪夷所思。
荷兰人依仗坚城都被他打败驱逐了,阿拉干国凭什么觉得有荷兰人支持,就能抗住大明的怒火。
王启隆说出阿瓦朝廷的想法:
“陈安德和阿达蕴商议觉得,是殿下和明军们都返回云滇,还带走了洪沙瓦底能战的精锐。”
“阿拉干国可能以为明军和殿下不会再南下洪沙,所以才在老虎嘴里拔牙。”
朱慈煊思索之际,瞧见土司头人们尴尬的望着他。
当下反应过来。
这还在土司们重要的祭谷典礼上呢。
用筷子将桌子的熟米祭品拨回碗中,两口刨完。
朱慈煊含糊不清的说道:“那就不奇怪,那就不奇怪了。”
眼见太子殿下吃完神灵祭品,头人们松了口气,开始宣布典礼正式举行。
土司男女将鱼肉蜂蜜芭蕉等供品放在田埂上。
巫师在供品前跳着大神,头人百姓们跟着欢呼跳舞,呼喊着谷魂。
朱慈煊没有心情观赏表演。
阿拉干国只是疥癣之疾,他没太放在心上。
但他并没带太多军队南下。
只是从神枢营和御营五军中挑选了两千精锐,随他奇袭两京。
直属他的大部兵马都在临安府驻守,只等清军主力撤离,和朱慈煊两面夹击东南桂粤。
等奇袭两京后,就一举收复桂粤。
关键是收拾完阿拉干国,还有荷兰人。
麻六甲,苏门答腊和爪哇。
荷兰人要是再时不时袭扰下洪沙,就会影响李定国的后勤粮秣。
朱慈煊思索片刻,对邓凯吩咐道:“我去将阿拉干国平定了。”
“你让滇军中的王耀祖将军带上所部兵马,和神机右营的米丹,一起南下。”
“到时候联合马都八军民宣慰司的军队,攻占麻六甲,与苏门答腊的亚奇国一起封锁海路。”
神机营和御营五军现在都还严重缺额,只能调些滇军和雇佣兵来对付荷兰人了。
王耀祖,是和赵印选一起誓不投降,转战山林抗清的义士。
虽然没多大能耐,但对付荷兰人绰绰有余了。
朱慈煊刚安排对荷用兵事宜。
孟定知府罕中兴欣喜的说道:“太子殿下,剽牛朝上,这是大大的吉卦,上天在祝愿殿下你中兴大明。”
朱慈煊回身看向院子中倒在地上的黄牛。
剽牛求卦是佤族的重要仪式,执剽者用剽命中牛的心脏,剽口朝上,血往上涌,牛倒左方,头朝南方,便为吉卦。
朱慈煊道:“就借这份好运,让孤中兴之路走的更顺利些吧。”
……
朱慈煊没有耽误的,不等播迁的朝堂众臣,直接从孟定南下,过木邦抵达阿瓦城。
在城中见到了潘璜和孟伽拉皇帝的使者。
才知道阿拉干和荷兰起兵进犯的缘由。
朱慈煊犹疑看着暂居阿拉干的孟伽拉皇帝使者,还是之前在大光郡向大明借兵,送给大明莫卧儿宣称权的高种姓。
“你是说阿拉干国王,图达摩愤怒孤抢了他的女人,所以丧失理智的起兵进犯下洪沙勃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