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野战(1/2)
第106章野战
阿拉干王宫的争论直到月亮高悬。
投降大明,还是求援莫卧儿。
图达摩选择两个都要。
面对朱慈煊领兵亲至,任谁也兴不起抵抗的精神。
莽白起二十万大军如何强横,还不是旦夕而亡。
遑论阿拉干上下加起来也才十万兵马。
图达摩内心深处知道朱慈煊必不会接受投降的。
东吁别岱蕴说的团结价值,阿拉干只打出了作死价值来。
翌日晌午。
范德兰捏撮烟草填进陶土烟斗,敲击燧石点燃火绒,将烟草引燃。
范德兰深吸一口气,吞云吐雾听着图达摩的言语。
“现在正是雨季,莫卧儿不会出兵的,至少也要四五个月后的凉季才会来援。”
何止莫卧儿,连大明也该在凉季再出兵的。
阿拉干上下和荷兰人都是想拖到那时候,再抉择是否引狼入室,叫来莫卧儿。
谁知道大明只派出了两三千兵马就把他们打回本土。
朱慈煊更神出鬼没的出现在王城附近。
一夜未睡的图达摩精神不佳:“唯一能说的上好消息,朱慈煊只有两三千人。”
“妙乌城,以前被东吁开国之君莽瑞体的四万大军海陆夹击,都坚守下来了。”
范德兰缓缓吐着烟圈,心中的沉重没有舒缓半分。
有他们荷兰人帮忙,妙乌城自然能守住。
但若开山脉的防线不就要全面放弃了嘛。
朱慈煊那两三千人打不下大城,但截断粮草火药,乃至攻破前方的关隘还是绰绰有余的。
到时大明洪沙的军队就能长驱直入包围妙乌城了。
范德兰犹豫道:“是否向孟伽拉总督请求几千援兵,大军难以雨季行进,用船舰还是能运来些人的。”
四五个月,阿拉干国肯定抗不了那么久的。
到时大明再堵住吉大港海岸,扼守住莫卧儿的入侵。
荷兰此番的谋划就会彻底前功尽弃。
图达摩揉了揉眼睛:“我派人送去了沙赫舒贾的一个大臣,告诉莫卧儿,他们的前王子在我们这里。”
“只能尽人事,看神佛了。”
图达摩早就后悔去惹朱慈煊了。
但这会儿说什么也无用。
只能尝试在妙乌城硬抗到莫卧儿出兵。
一个咀嚼着槟榔,一个连连抽着烟。
在宫殿中相顾无言。
范德兰几乎抽空了皮袋中的烟草。
总算是等来了新的消息。
探得朱慈煊踪迹兵力的阿拉干将领说出了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明军包围了皎避镇,离妙乌也就四十多公里了。
好消息是,朱慈煊的明军并不多。
范德兰敲空烟斗中的余烬,双目圆睁:“你说什么”
图达摩困意尽去:“明军只有几百人”
阿拉干将领连连点头:“王上,没错,朱慈煊只有几百明军,最多也就五六百人。”
“其他都是钦人和米佐人。”
范德兰面上一喜。
荷兰在孟伽拉有商馆,也从阿拉干买了不少的钦人奴隶,自然知晓这些土著。
范德兰和图达摩相望而视。
明白对方的心思。
若开山中的土著出了山,还不如狗。
不算那些枪炮随便对付的土著,朱慈煊只有几百可战之兵。
范德兰稍稍计算一下,开口道:“妙乌城这里,我们荷兰能出动七百人。”
图达摩点头道:“妙乌城也可以出两千人。”
“本王还从吉大港的各大要塞调来了五千兵马,顶多两天就能回援。”
“到时候,也不用在妙乌城停留,沿河北上,皎避镇就在卡尔纳普利河旁边。”
妙乌城并不大,一两千人足够扼守四面城墙。
再不济,周围还有数万百姓可以抓壮丁。
范德兰摩挲着烟斗,有些激动。
只要打溃阿拉干腹地的明军,战事就还能拖上几个月,等来莫卧儿。
甚至活捉朱慈煊。
不但是洪沙瓦底,就连东番岛的国姓爷也能不战而退。
明军如此之少,局势瞬间由危转安。
“我们荷兰也拆些火炮到你们的河船上,到时我们海军带两艘舟船提供火力支持。”
图达摩皱着眉头:“八千人是否有点少”
范德兰心中不以为然。
他之所以看重朱慈煊,也是因其三个月覆灭东吁所惊到。
在他看来,明军再强盛,也就相当于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欺负欺负没有文明的土著。
公司一千军队足够对付朱慈煊的几百明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