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 第130章 向天借命可以,向我要钱不行

第130章 向天借命可以,向我要钱不行(2/2)

目录

“不趁着南风北上,就要等到明年,他如果等不到明年了呢!”

望着若有所思的众人,郑泰缓缓道:“都说他一统南洋,除了一些被他俘虏的南洋人西洋人曰本人,和西南的永历将士,谁知道是真是假。”

“现在南风我们无法派人求证,等到北风南下,同样要等到明年才能回来印证。”

郑泰见众人惊疑不定的望着他:“你们以为我是在妄语吗”

“化外之地水土不服很正常,但你们见到胡一青马宝那些大将也染疾生病了吗”

“我打听过了,纵有些小疾,也是刻日痊愈。”

“朱慈煊一个未及冠的半大小子,真像那些人说的神勇无比,绝世无敌,会因区区天行热病倒下。”

“你们也久经沙场,骁将除了瘟疫,或者老迈染疾,哪有壮年之时小疾而病倒的。”

黄廷眨了眨眼睛:“郑将军的意思是,他们骗了我们,他们本身是逃难航闽,虚张声势,想要夺取大权。”

洪旭反驳道:“就算那些外国人作假,我们在内陆又不是没有情报,云滇之事如此之大,探寻一二便能清楚。”

郑泰淡淡道:“伪清迁界禁海,就算陈永华找到闽赣的反清义士,一来一回,不也要数月时间。”

洪旭微微眯眼,盯着郑泰:“大木已经尽附永历太子,我们能驳斥抗拒吗”

郑延平十五年的威望,就算上层将领有些矛盾,但中下层的将士是绝对会服从国姓爷的。

郑泰心中有所准备,嘴唇微张,只说出一个名字。

“常寿宁。”

听到这三个字,隐隐还暗愤郑泰违抗郑延平的众人,顿时偃旗息鼓。

那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

郑延平刚将中左所更名为思明州,得永历帝旨意,设置六官,金厦爆发的一件大案。

常寿宁,江南名门世家出身,松江起义抗清,后辗转南下投奔郑延平。

设六官时,常寿宁为郑延平看重,任察言司职,掌六察官印,就是金厦的都察御史。

也是郑延平以文制武,压制勋将的刀子。

金厦三位掌管军资粮务的人,起初督饷的黄恺因逆派横行,多征少报,引发民怨后,被常寿宁查办。

郑延平得报后,杀人抄家。

正式的首任户官洪旭,也被常寿宁弹劾举报,虽无罪开释,但为了避嫌,还是上任三个月就交出户官一职。

然后金厦户官就是郑泰了。

郑泰可不会像前两位束手就擒,直接反弹劾出使过代清的常寿宁是东虏奸细。

带着勋将们反扑想要削弱他们势力的郑延平。

瞧见洪旭不再出声,郑泰冷哼道:“你们忘了常寿宁被关在哪里吗”

“要是朱慈煊和大木,把他从夷州带回来,在座的各位有几家能得安宁”

“我是强征过民财,我儿子也强抢过民女,但你们又有多干净吗”

“洪旭你征运粮财就没受贿过,黄廷你的三房妾室不也是强买的渔女。”

洪旭冷冷看着口若悬河的郑泰。

他贪的那几千两,放在那里都能说声清廉。

反倒是郑泰任户官这些年来,才是真正的大贪大敛,光他在曰本就藏了大几十箱白银。

“我们本就是海盗,大木要用狗屁大明律来管我们,当然不行。”

郑泰继续道:“朱慈煊那小儿,自己生死难料,想趁着最后的日子学大木北伐两都。”

“反正我清楚金厦这里只能掏出十万两白银作为军饷,多的没有。”

“你们自己想想他会不会从我们身上找钱。”

郑泰拿起腰上的鸟铳,冷声道:“向天再借五百年”

“向天借命可以,向我要钱不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