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青绶(2/2)
前些日子在费氏庄园应召兵役的那些富户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俨然被天上落下的馅饼砸到,相互奔走聚集,一起凑了两万石稻米发往运城,去信恭贺之余,又托人相询严毅,是否还有征召新军的打算,各族还可再召集一批子弟投军。
几家未曾响应兵役的豪族则是愁云惨淡,由赵氏设宴相邀,聚集了赵、费、王、苏、周五族家主或家老,商议补救之策,席上议论了半天,也未商议出什么结果来,私下却是各自准备了钱帛粮秣,发往运城。就连施氏也准备了一份不菲的贺礼,由施良带着族中子弟,前往运城道贺。
随着乌程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庆贺,有关运城之战的各种消息迅速向江东各郡扩散。
虽然这只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役,但它发生的时机,恰好是在吴景即将进一步蚕食吴郡之际,失去钱铜和邹他的牵制后,严氏得以集中力量对抗吴景之军,严白虎的豪气亦被这一战激发了出来,史无前例地打算正面硬撼吴景,此战可以说是改变了整个吴郡的局势,亦给笼罩在袁氏兵锋阴影下的扬州各郡带来了一丝提振。
五日后,严毅在运城府邸召集诸将议事,既是为诸将表功,也是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钱府府门前的牌匾已被摘下,换上了严氏大匾。
听事堂内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十多名文武官吏依照官职、爵位、长幼之序分列两席,相互攀谈,其乐融融。
除了范偃、徐盛、陈敢、韩杨、赵错诸将外,列席的还有刚从乌程赶来的曹秋、李丑、魏宽等人,以及几名因在运城之战中表现优异而受拔擢的武将。
哒哒
堂外忽然响起一阵密集的脚步声,一队配刀执戟的魁梧士卒从穿堂跑来,在听事堂前的台阶下列队而站。
众人心知严毅到了,连忙从席上站起,整理衣冠,出屋迎接。
严毅穿着一件白色的直裾,髻束进贤冠,玉带左侧配了一柄宝剑,右侧挂着一个绶囊,囊口露出一截青色的绶带。
青色绶带,只有秩比二千石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以武职来说,已然能够执掌一军,再进一步,便是中郎将和冠以封号的将军之职了。
严毅对校尉之职并不看重,一是这个官职是严氏自封的,并未得到天子认可,没什么含金量,二是在攻占运城后,以他此时在乌程的地位,也不需要什么官职来彰显身份。
不过礼制、名份上的规矩还是要讲的,他不在意,麾下诸文武可是十分在意。
“拜见少君!”
范偃等人齐呼一声,躬身行礼,一双双眼睛不由自主地朝那截青色的绶带瞄了过去,脸露热切之色。
既然少君已然升职,接下来自然就该轮到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