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三国:江东从此无鼠辈 > 第96章 局势

第96章 局势(1/2)

目录

第96章局势

仁城附近没有大河,难以引水灌沟,因此城池周围并未挖掘护城河,只是挖了一道丈余宽的壕沟。

壕沟底部插满削尖的木桩,士卒或马匹一旦掉入沟内,即便不死,也要重伤。

严毅在内临坚城,外有强敌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强行攻城,而是打算一步步瓦解守军的防御,或是围城打援。

半刻钟的功夫,数百袋泥土就被抛入壕沟,在沟内迭了两三尺高。

第二批士卒接着上前,将泥袋源源不断地扔进壕沟。

一个时辰后,仁城北门前方的壕沟就被填平。

攻方士卒站在填平的壕沟前,发出阵阵欢呼,大声嘲笑守军不敢出城作战。

“城上小儿,缩首如龟,只懂吠叫,徒作鼠辈!”

城上守军面对一声声的耻笑,心中憋屈之余,更多的是紧张。

壕沟已经填平,想必对方很快就要开始攻城了。

但是出乎守军预料的是,城下士卒喝骂片刻后,便返回阵中,阵列随即向西移动,又将城池东面的壕沟慢慢填平。

如此半天下来,除了紧邻道场山的南门外,仁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外的壕沟皆被填平。

此时已过晌午,攻方士卒居然就在守军眼皮子底下架起大釜,烧火造饭。

城内守军面对如此羞辱,依然不敢出城作战。

邹他似乎已经打定主意,要坚决执行他的所谓驱狼噬虎之策了,对敌军的各种挑衅谩骂,以及暴露出的种种破绽,皆置之不理,闭门不出。

面对这样的守军,严毅一时之间也是束手无策,如果没有朱治的外部威胁,或许他会尝试攻城,但眼下却是不敢轻举妄动。

召集众将商议一番后,他开始下令在城外运土垒山。

仁城周围多的是松软泥土,严毅军就地取材,短短两天时间,就在城池北面垒起了一座高约六米的土山,山体不断朝城墙靠近,一直蔓延到了距离城墙仅有三百步的地方。

双方士卒开始在土山和城墙上拉弓互射,由于距离较远,又有障碍物遮挡,相互之间都未造成什么威胁。

严毅垒土为山,绝不只是为了构建一些射击点,而是打算以土山为遮掩,暗中挖掘一条通向城内的地道。

挖掘地道是先秦时期就已普遍存在的攻城法,墨子在备穴篇中就曾总结了堑壕、瓮听两种地道战术。

具体的成功战例更是不胜枚举,比如三百多年前的秦魏安邑之战,秦国就是通过挖掘地道致使城墙坍塌,方才攻入安邑。

定下地道破城的战法后,严毅便迅速从运城调来负责版筑、涂泥的右校佐吏石柯,在土山后面挑选了一处隐秘点,开始紧锣密鼓地挖掘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