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教戒(1/2)
第84章教戒
“你是……辽东鲜卑人”刘道规忍不住问了一句。
岂料这家伙一蹦三尺高,“小人正正经经的华夏子民!”
刘道规被他的动静吓了一跳,“你莫要激动,我随口一问。”
周围人立即有人反驳道:“胡说,你这厮分明是乌桓人!”
乌延通涨红着脸,小心翼翼道:“小人之父是渔阳乌桓人,但小人自幼耕地种田,还识得些字,如何不是华夏……”
周围一阵哄笑。
白狼山之战,乌桓被张辽击破后,二十万部众迁徙到幽州一片,每逢大战,曹魏都会率其侯王大人种众参与征伐,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
“心怀华夏,便是华夏子民。”刘道规发现他们并不憎恨这个乌桓人,只是取笑。
“从今往后,我乌延通这条命就是主公的!”乌延通满脸激动,嘴唇都在颤抖。
华夏最大的特点便是包容性强,两汉时期就不知融合了多少匈奴和羌人。
汉末三国连年征战,发了一场大瘟疫,人口锐减,司马家的八个王爷又在北方打了十六年的烂仗,华夏人口锐减。
羌、氐、鲜卑、匈奴内迁,与晋人杂居,已成既定事实。
刘道规个人觉得,只要是黑头发黄皮,认同华夏,说汉言,穿华夏衣冠,也就无所谓了。
水至清则无鱼,华夏认同来自汉化,而非血缘和种群,本来就有极强的包容性。
几千年来,一直在源源不绝的融合周围异族。
不到两天功夫,幢兵们基本背的滚瓜烂熟,有几个口齿不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们过去了。
“诸位不用着急,军法赏罚分明,火长以上还有队头、都伯、曲侯,立下的军功够了,不论出身,不问门第,都能升上去!”
赏罚分明才能令行禁止,也是带兵最重要的一条。
“谢参军!”幢兵们欢呼雀跃。
人性皆是如此,不怕穷也不怕苦,就怕上升渠道被堵住了……
每一个列长和火长都是刘道规亲自任命,对刘道规感恩戴德。
白天他们训练军阵,黄昏以后,众人围坐在田垄上,听刘道规为他们讲叙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时波澜壮阔的伟业。
吴子兵法主张“教戒为先”。
让士卒知道为何而战。
他们一路从北方南下,被胡人追赶、残杀,产生仇恨的同时,心理上也处于弱势地位,或多或少对胡人生出恐惧心理。
刘道规此举一是为了恢复他们的信心,二是让他们知道华夏的祖宗先贤们是多么的强悍、伟大、无畏……
在讲到霍去病千里奔袭漠北,击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封狼居胥时,士卒们一个个睁大眼睛,满脸的震惊之色。
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底层,一辈子为生活操劳,从未听过这些事迹,也从未有人对他们讲过这些。
“彩!”
“祖宗如此英雄,我等连家园都守不住,实在是惭愧。”
众人一个个面色涨红。
刘道规入征虏将军府以后,明显感觉到士族高门越来越腐化,心思都在勾心斗角上,反而是出身寒微之人,积极向上,不屈不挠,心中有着家国情怀……
本来准备将司马家干过的那些丑事一并讲出来。
不过人多口杂,想到自己还在征虏将军府任职,还是要稍微忌讳一些。
万一传出去,被人揪住辫子,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