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召(2/2)
只是跟上一次不一样,寒门的地位日益凸显。
天师道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本身就在说明士族高门的无能,孙恩从上虞登陆时,手上不过一两万乌合之众,却能轻易攻破东府会稽。
只能说这些高门自作自受。
刘道规带着二十多名部曲与刘怀肃快马返回京口。
路上刘怀肃将这场大乱的前前后后都说出来了。
孙恩对外放出的口号是拿下建康,取司马氏而代之……
他要掀翻司马氏,刘道规管不了,也无所谓。
但他要进攻建康,三十万妖贼一定会路过京口,刘道规全家除了曹思霏全都在京口。
而以妖贼的行事风格,一定会大开杀戒。
北府军对外号称八万,实则只有五万上下,有胡彬所部五千水军、谢琰麾下八千“台兵”、桓弘麾下五千征虏军,以及分散在刘牢之、孙无终、高雅之等人手上府军。
不过谢玄离任后,北府军就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
真正能有多少兵马,只有北府诸将们自己知道。
刘道规的征虏军府,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五千四百的兵额,被吃掉了一半。
谢琰的台兵,继承自其兄谢玄的部曲,但这么多年在他手上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一直驻守建康,以及很多年没有参与大战,北府西府新亭对垒时,也没见这支“精锐”的踪影,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要练成一支精兵不容易,但要废掉一支精兵也就一两年的功夫。
除了刘牢之、孙无终、高衡、何谦、刘轨这些北府旧将手上的北府军,其他人马战力很难说。
不是刘道规看不起这些士族子弟,而是王凝之之事,已经刷新了刘道规对他们的认知。
竟然想靠“鬼兵”抵御天师道,简直是走火入魔了。
以当时的形势只要稍加防备,就不会弄得如此狼狈。
还有司马元显,内斗简直是奇才,但治国却一塌糊涂,这场大乱归根结底还是他弄出来的。
大雨滂沱而下,天地之间一片灰蒙,但谁也没有停下的意思,快速向南。
赶到广陵,刘怀慎、高珣、赵伦之已经聚集起了四部人马,两千余众,脸上并不多少愁色,反而面带喜色,大概都想着去三吴再发一笔横财。
长江之上,烟雨滔滔。
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将两千五百征虏中兵渡过去。
京口早已戒严,天师道不仅人多势众,还有一支非常庞大的水军,能够随意登陆长江各地。
而朝廷的水军被司马恢之全部葬送在西府军手上,这个时候已经无法防御长江沿线。
也就是说妖贼可以随意进攻长江两岸,连建康都处于危险之中。
赶到京口,城外已经聚集了各支人马。
刘道规扫了一眼认旗,刘、孙、高、何都有,独不见“谢”字。
谢家在北府军中地位超然,淝水之战,渡河先攻诸将之中就有谢琰。
没有他家的那一面大旗,总感觉少些什么。
刘道规以为谢琰已经南下了,却不料西面锣鼓震天,一架牛车缓缓而来,背后跟着一杆“谢”字大旗。
大青牛上还披着彩缯,身后各种旗帜五颜六色,令人眼缭乱。
十几名盔甲鲜明的骑兵冲到前面,高声大呼:“卫将军、持节、都督吴兴、义兴二郡诸军事、徐州刺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