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北地无英豪,使竖子成名!(2/2)
甚至于,许多高门大姓在残暴方面,比起夷狄也是毫不逊色。
“对同类这么狠的,或许也只有人了。”
林道愈发了解,末世之下的平民,生存何其艰难。
这方世界里当然,那是真的多活一天都算是赚了。
他的胸口,似有火焰燃烧。
大帅不语,只顾催促前行,恨不得立刻飞到建康城。
逢坞堡庄园不入,过市镇城池不进。
就是以每天超过百里的速度前行。
历经十余日行军,终于抵达了淮水北岸。
直到此地,人烟方才逐渐稠密起来。
甚至是出现了商旅的踪迹。
而军士们,也终于知道了,这次南下竟然是奔袭建康城。
也就是能凭空取物的林道有这份威信,让军士们相信此战能成。
换做别人,军士们估计直接哗变了。
“郎主。”
刘虎不解询问“怎得没见着巡哨”
“江左这边,兵马多为私兵。”林道耐心解释“郡兵县兵的确是有,却是待遇极差,多为老弱。”
“六七十的老头,十一二的孩子都有,还占据了军中多数。”
“他们日常生活都成问题了,哪里还有力气巡哨。”
晋朝的军制非常混乱,尤其是在八王之乱后。
壮丁都被高门大户瓜分为私兵。
名义上属于朝廷的郡县兵,不但兵员质量差,而且几乎没什么待遇可言。
肚子里缺粮食饿的没体力动弹,谁还会尽职尽责的整日里到处巡逻。
许多所谓的士卒,有可能巡着巡着倒头就睡,再也起不来。
“修整一日,搭建浮桥。”
“收拢掉队士卒,吃些好的补充体力。”
林道嘱咐“饮水必须烧开水。”
他从现代世界运来大量木制浮桥设备,以铁链连环固定,直通淮水对岸。
今年大旱降雨稀少,淮水的宽度比大江窄的多,有着搭建浮桥的条件。
换做大江就不行了。
哪怕是枯水期的大江,想要修建浮桥也是一件极为庞大的工程。
长时间行军的军士们非常疲惫,好在林道一直用重赏激励。
“攻破建康城,城内财货军中上下可分一半。”
与军士们谈什么大义,谈什么理想的,其实都没用。
实打实的赏赐,方能激励起他们的士气与意志。
一天的修整,收拢了数百名掉队的军士。
至于后面更多掉队的士卒,没时间等他们了。
大军浩荡渡过淮水,径直踏上了对岸的八公山。
不远处的寿阳城,早已经是吓到城门紧闭,无数身影在城墙上张望。
“只管前行,别的什么都不管!”
“哪怕路上有人扔金子也不许捡,一路向前!”
“两天,两天之后必须抵达逍遥津!”
“五天,五天之后必须行至濡须口!”
只在腰畔悬挂短兵的乞活军,沿着濡须水一路南下狂奔。
他们的行军速度太快,沿途城池派出的信使,甚至有时候都没他们快。
当濡须水的水师都督,接到示警信件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扔回了案几上。
“怎么可能!”
之前压根什么消息都没有,然后突然就说有几万人快到濡须口了。
大都督当然不相信了,这些人难不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古代行军速度都是有成例的,按照常识来说,不可能有这种事情。
别的不说,沉重的后勤物资,怎么可能跑的飞起。
平缓了心气的大都督,再度拿起了信件翻看。
“罢了,明日派人去查探一番就是。”
当天晚上,濡须口水寨内异常安静,唯有江风吹动江水的喧哗声,阵阵传来。
水寨内,一艘艘的大小船只,密集的排列在一起。
现如今天下太平,最近的敌军都是远在千里之外,军营之中哪里会有什么警惕可言。
就连巡夜的哨兵,都是无精打采。
“天上好像有什么声音”
“嗡嗡嗡的好像是螫虫(蜜蜂)”
哨兵们倾听,的确是隐约有嗡鸣声传来。
有人疑惑“这螫虫也太勤劳了吧,大晚上的还要出来采”
‘砰!’
闷响声传来,靠近水寨营门的船上,传来了喝骂声。
哨兵们过去,却是见着不少船上,沾染了黏糊糊的东西。
船上被吵醒的人,正在骂骂咧咧的清理。
不多时的功夫,又有闷响声传来,不远处的几艘船上,也被沾染上了这些古怪的东西。
哨兵心头警惕,往上禀报。
一路上报,终于是吵醒了熟睡之中的大都督。
黑着脸的大都督,穿着袍子就出来查看。
天暗风疾,视线不明。
有校尉举着火把上前,抵近了观察那些黏在船上的究竟是何物。
下一刻,火光绽放。
“嗯”
操纵无人机的林道,透过摄像头见着了燃起了火焰的营寨。
“我还没扔火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