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8章 贝雕画和拖拉机手

第18章 贝雕画和拖拉机手(2/2)

目录

刘有牛帮他说话:“小钱信得过,家庆在城里的工作就是有光用他家那块金子跟小钱换的。”

“当时有光也怕小钱是骗子,结果小钱就是把他们居委会主任说服了,把家庆办进了他们街道的建筑队!”

刘旺财听到这消息大为吃惊。

他们只知道刘有光用金子给儿子换了工作和户口的事,却不知道是谁经办的。

如今得知是钱进负责的此事,刘旺财对他的能力、人脉更是肃然起敬。

双方就这么说定。

一夜好眠。

天刚黎明,雄鸡报晓。

生产队里忙碌起来。

突击队员们也纷纷起身开始生火造饭。

钱进出去看了看。

早晨的渔村起了薄雾,炊烟混着雾气在空中飘荡。

玉米被安置在打谷场,一早就有人开始剥玉米。

生产队的老牛咀嚼草料被赶出来,马上就要下地了。

慢慢的,东方天际出现了红彤彤的朝霞。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天下。

后面确实有风雨。

这增加了社员们的紧迫感。

半劳力当全劳力用,全劳力当强劳力用,一个劳力恨不得分成两个用。

太阳出来温度高,炽烈阳光照在被玉米叶割破的伤口处叫人疼痛难忍。

钱进看到供销社来卖冰棍后,再次贡献了两瓶果粉做了冰镇饮料。

这次做的是菠萝汁。

酸甜冰凉,解渴又去暑。

社员们再次喝了个新鲜。

他们当中只有曾经南下闽浙海域参加过渔业大会战的人吃过菠萝,多数人只听说过这种水果,如今头一次尝到了滋味。

可喝完菠萝水后更是燥热难耐!

为了避免风雨吹倒玉米杆把玉米棒子留在泥水里,刘旺财决定先把人手集中在摘玉米棒和割玉米杆这两项工作上。

如此一来跑运输的少了,玉米棒和玉米杆堆积在地头上成了垛。

歇息时候钱进看着牛车和小推车摇摇头:“要是有三轮车或者拖拉机就好了,这效率肯定会高不少。”

“公社农机站有拖拉机。”刘有余叹气,“可咱队里没人会开这玩意儿啊。”

钱进一听站起来:“我会啊!”

一言出,四周惊。

人群兴奋起来。

徐卫东说:“哟呵,钱进同志,咱们先进的劳动工作者总是拥有一样的技能,我也学过开拖拉机啊,咱俩合作一把”

朱韬忧心忡忡的问:“老徐你行不行我怎么记得你不是会开拖拉机,只是当过拖拉机学徒”

徐卫东哈哈笑:“你这话说的,拖拉机学徒不学开拖拉机学什么难道学拖垃圾”

朱韬说:“咱下乡那公社一共两台拖拉机。”

“拖拉机手有五个,你们学徒不得有五十个那会你十天半个月可摸不着一会拖拉机呀……”

“有老钱这个拖拉机手在,怕什么我给他当副机长。”徐卫东信心十足。

钱进感觉可能哪里出了岔子:

开拖拉机是什么复杂活吗或者这年头拖拉机跟我知道的不是一回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

他们大饼已经画好了,社员们就等着吃了。

刘旺财批条子从库里运出一桶柴油,然后刘有余带路,他们直奔公社而去。

到了公社进入农机站,当前一眼就是影壁上十六个大红字: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机械下乡,保证生产。

刘有余轻车熟路的递交生产队介绍信和申请书:“老赵,站里还有空闲拖拉机吗”

农机保管员老赵咂咂嘴:“就剩下油老虎了,不过现在有人在盯着它,要是人家能开走,那我这里啥都没有了。”

在他带领下几人去了停车场,正有三四个人围着一台拖拉机在打转。

站在这拖拉机前面。

钱进呆若木鸡。

你们把坦克叫拖拉机

“东方红-75履带式拖拉机,别看它年代久,干活却是好手,75匹的马力,拉货的时候能顶你们两百个社员!”老赵如是说。

钱进伸手摸了摸履带。

厚厚的履带铁块足足有二指厚。

谁给它起名叫铁牛的

叫铁犀牛也是委屈它呀!

它应该叫铁恐龙!

徐卫东拍他一把:“钱师傅,上吧”

钱进头皮发麻:上谁上谁我上它那不闹玩吗!

得亏他有过履带式推土机的驾驶经验,否则不用试了,他转头走人得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