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舌战(2/2)
在宝玉的眼里面前这个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被自动褪去了一切神秘的光环。他的本质却还是一个背负了太多不堪重负包袱的疲惫老人!
在雍正严刻的目光扫射下宝玉宁定他毫不避忌的回望着目光清澈得似乎刚刚出生的小孩子。两人相望良久雍正的眼神里忽然有些散涣从中透出一丝火热一丝追忆甚至一丝……若有若无的赞羡!
——每个男人都有意气风风华正茂的辉煌青春时刻。或许是面前这桀骜不驯的沉静少年共鸣起了雍正阴埋于内心深处的回忆吧!
曾几何时我也是这般的莽撞胆大肆意妄为。
曾几何时我的斗志也是若他这样一般哪怕是被火焰灼烤着也当是一种必经的历练。绝对不会有半点的后退与惧怕!
那逝去的年华……那叫人留恋的热血沸腾青春岁月啊!
大殿里一片肃静似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又似一个自然而然的空白断点。没有人知道面前的帝王在想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阶下哪怕跪着的这个与众不同得散出英风锐气的少年在盘算着什么。
终于雍正眼神复又凝聚缓缓谓息了一声——他本来极少作出这种叹气动作可是不知怎的在面前这个还是待罪之身拜伏在阶下的少年面前自己的老迈便被变本加厉的压榨了出来。
“你还有些什么话要说?”
雍正漠漠的望着殿外的蓝天淡淡的道。旁边一名侍卫应声而出手中托着一个盘子将两份经过了刑部兵部共同整理的折子递到了宝玉面前。
宝玉若无其事的接过来略翻了翻很干脆很直接的说:
“我没有话什么好说上面写的都是事实。”
他这个回答显然大出殿中众人的意料之外场中顿时响起了一阵细微的嗡嗡声就连雍正也眯缝起了眼阴冷的道:
“你可知道就算抛却刑部折子上列举的你来京以所做的那些劣迹单凭兵部所呈的折子上写的那擅杀上级私吞战利品等等罪名你便死一百次也不够?”
雍正这一板起脸来仿佛整个金脔殿中的气温瞬间都下降了数度以至于自外间射入的灿烂阳光看来都不那么夺目了!
宝玉淡淡一笑这笑容里却带了一股说不出的落寞孤清之意。他微微偏着头神色里似有几分厌倦又似乎有几分讽刺。
“这折子里写的事实确实件件属实看得出来兵部拟定这折子这位代群大人文才很好应该在其上煞费了一番苦心。”
他在说到文才很好煞费苦心这八个字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调。讥刻之意呼之欲出——代河在北方一线战场上也是下辖三镇的统兵大将!宝玉言语皮里阳秋表面上似在夸耀他的文才实际上则是在嘲讽他只会耍嘴皮子而已。小说bsp;代群也在与会朝臣中听得这等言语立时面皮都涨得通红了也不顾礼仪恼羞成怒排众而出戟指宝玉厉声道:
“你这目无法纪散漫妄为的狗才如今死到临头还敢在这里逞口舌之利!”
宝玉晒然一笑道:
“说到呈口舌之利似乎还是大人略胜一筹小子听说当年大人镇守云南被吴三桂打得落花流水连据守之地都丢了却因为将折子上屡战屡败四字改成了屡败屡战因此得以身免。当真好生令人佩敬。”
“啧啧却不知道无论再怎么改再怎么将败字翻来调去结果却还是败了。”
代群乃是满清开国元勋代善的后人在朝廷中的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又因为脾气火暴大多数人都畏他三分何时被人这般面对面的直揭疮疤过——还是在济济同僚面前!宝玉话尚未说完他已气得连头上青筋都如蚯蚓一般盘曲暴突出来以手指着宝玉目光里的怒火几乎要将他溶解掉一般相信若不是在这朝会之上一番污言秽语早已脱口而出。
宝玉冷笑道:
“大人弹劾我私吞战利品不错!加上最后一仗从木华黎的中军中缴获的元人军饷我的确私吞了整整一百三十六万两白银然后将之均分给了出生入死追随于我的那三千名士兵!那又如何!木华黎中军营帐在代将军面前整整耸立了十余日当时各位将军若是眼热有的是机会前去拿取又何必便宜了先收复山海关再强行军数日急急赶来的我?”
说到此处宝玉的眼神转成针尖一般的锐利。
“不过我似乎记得在两军对峙的那十余日里代将军与你那所属三万余人似乎都以殿后的借口一直蜷缩在最后方吧。小子却要奉劝代将军一句风险和利益素来都是成正比的又想要安全又想要立功这世上原本就没这等好事!”
宝玉上面的话一出口雍正稀疏而花白的左边眉毛顿时以一种利剑出鞘的方式微微一跳本来深沉忌刻的眼神也更加阴翳!
不待又急又气又怒又急于分辨的代群开口宝玉却又若无其事的道:
“大人折子上口口声声说我违反了军法。应当严惩!不过却忽略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宝玉说到这里忽然笑得像条小小的狐狸。
“小子却是奉义父之名前去探问徐世叔的之前不过是一个小小团练使。从来就未曾参军入伍过军法二字顾名思义自然是为军所设。与我一介协助金陵官府维持治安靖宁地方秩序的小小团练使似乎沾不上边把??”
宝玉此言一出凡是参与了弹劾他的官员均是心中一沉一堵!知道于此事上已然被此人钻了个难以觉察的空子轻轻易易的从这道指控中滑脱出去。代群又惊又怒方欲开口另外一名四十开外浓眉大眼沉稳干连的武将却抢在他的前面截住话头起身上前一步冷笑道:
“那么你残忍的杀害鲍将军又该作何解释!此事乃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生的足有数千人亲眼目睹!”
宝玉在心中惋惜非常的暗叹一声——情知面前这男子乃是劲敌——事实上若是任那暴躁粗野的代群继续在战利品问题上纠缠自己未曾加入军队乃是千真万确有允祥为证两相辩驳牵扯下将挺身而出赶赴国难的义勇军这等辉煌的光圈套在自己身上也绝非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