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2/2)
被唤到的人应声而出高而瘦削下颌蓄了一绺长须哪怕是穿着的是朝服也有一种合身的潇洒风度一张脸上笑容可掬看上去有一种饱经世故的圆滑。那双眼睛里更流露出难以形容的精明。这个男子沉吟了半晌这才很慎重的道:
“贾宝玉之言臣以为有夸张牵强之处!”
因为这贾宝玉之事朝堂上早已分成数派争论不休直到徐达当场晕厥咯血这才在皇帝的严令下告一段落不过也有一部分大臣始终作壁上观不愿明确表态。如今这深得雍正信重的明珠却终于鲜明的表明了立场。此言一出意欲对宝玉不利的官员顿时喜上眉梢而徐达一系的人则面色凝重深觉形式不妙。
不料明珠话锋忽又一转望着宝玉含笑赞许道:
“然而观贾宝玉其时所处身之恶劣局势凶险场景却也实在有事急从权的苦衷虽法无可恕其情却也有可原之处。之后在元人腹心处冲撞扫荡扬我天朝威名更光复山海最后一举自后突入木华黎中军奠定北方胜局。能将一支残兵败将在短短的时间里调教成这种虎狼之师。如此战绩也算是我八旗子弟中的一员将才了。”
殿上诸人闻言面面相觑他们本以为这历经宦海几十载的老狐狸终于明确的表态了一回不料这家伙东绕西饶最后还是摆明出一副两方都支持的态度。果然明珠恭恭敬敬接着的向着雍正道:
“……臣本来也为了这贾宝玉之事颇费脑筋急得这些日子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不料起初灵光一闪想到皇上学究天人尧舜之君自然早有圣裁皇上所说的法子自然就是最好的了。臣等庸碌只管照着皇上的吩咐去做便是。将皇上交代下来的做好传达好那方才是我辈的第一要务了。”
雍正却似是早料到他有此一说也不作正面回应。微微闭上双目似是在咀嚼明珠所说的言语。回味良久方才淡淡道:
“索伦你说。”
被雍正点到名字的人六十岁上下五短身材略嫌肥胖其貌不扬。长相上与先前风度翩翩的明珠恰似有着天渊之别。他虽然模样矮胖普通却给人以很沉稳的感觉。
雍正唤他名字的时候此人浑身一震似是根本没有心理准备一般而正退入列的明珠面色微变旋即恢复正常静观其变。
索伦一面思索着一面出列恭声道:
“臣以为……”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臣以为就算贾宝玉确有背违军纪国法之处然事急从权无论如此应该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此人说话一字一句吐得非常清晰因此上奏的话中那一下空白中断将犹豫之意突兀得分外明显!
谁也未料到他竟然会如此旗帜鲜明的支持贾宝玉!
连宝玉自己也未料到!
——正如谁也未料到雍正在垂询大臣意见时第二个便寻上了索伦一般。
此人已在朝中任职数十年因为祖上的余荫这才能在这中枢之要处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他品级虽高却不掌实权也因为素来沉默寡言不为雍正与朝中群臣所重视。在先前雍正唤到他名字之时连索伦自身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一瞬间索伦心中一阵心悸的强烈激动!
——自己期盼了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
——他绝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只是因为自知无论人脉家世才干都难以同那些位置在他之上的大佬相较这才蹈光隐晦自甘平凡!
在那被雍正叫到的短短瞬间思索里他在彷徨他的心当中仿佛被燃了一把火后又在浇上一碗冰水而火却依然熊熊的烤着水在下面冷冷的冰着。
“是支持还是反对?”
诚然在此之前他也不看好贾宝玉这个年纪轻轻锋芒毕露的初生之犊。可是索伦旋即想到了雍正为何要第二个便找上自己垂询的用意。
——很明显在徐达病重后雍正似是已听惯了这种对于宝玉的弹劾和中立派的中庸。难道是这位九五至尊想要求变?希望听到一些新的声音!
——便是因为这个念头索伦便一咬牙豁了上去!
他话一出口却旋即又有些后悔因此这相当于是一次巨大的赌博!赌准了雍正的心意就可能因此而获得雍正的欢心增添徐达陈阁老这等强大的盟友!但若是一旦揣摩失误那么势必受到牵连政治上陷入难以转圜的尴尬局面丢官弃职也有极大可能!”
可惜这世间却没有后悔药可卖。
以前没有现在没有将来——
也没有。
雍正定定的看着索伦仿佛是在沉思又仿佛是想看穿索伦心中的真实想法。后者拜伏在地沉稳得似一块饱经风霜的磨石。然而他的内心却绝对没有表面上那样一般从容以至于袖中紧攥的手心里密密层层的都是粘滑的冷汗!
在众人的心中都因为这刻意拖长的沉默而呈现出些微的焦躁的时候雍正终于将头转向右侧的文官中微微的颔了颔。他的这几下头点得极轻。偏偏给人以一种一锤定音的感觉。
一名脸白而长像一轮细且弯的新月的威严官员站了出来殿中顿时因为这男子的出列泛起了些须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嘈杂——此人便是掌管全国刑狱的刑部尚书季正天他的出马无疑是表明了皇帝将此事彻底作出了结的决心!
“原金陵聚贤庄团练使贾宝玉虽军纪散漫不甚检点多有违纪背法之处然经查证其大处无亏杀害鲍将军之说更是查无实据。观其后来能在国家为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抗外敌在我八旗子弟中当属难得。恭请圣裁。”
雍正淡淡的环视了殿中群臣片刻方才开口道:
“朕以为季卿家的意见还算中肯。”
——皇帝都这般开了金口谁还敢再有异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