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流血的帝国 > 第28章 周勃

第28章 周勃(1/1)

目录

第28章周勃

张军一开始见冒顿突然出手,也很感意外,但仔细一回味,便明白了。这个探子用匈奴的武器杀了汉军的斥候,而且还在晋阳的近郊,必会引起汉军的重视。同时,既然斥候能跟踪这个探子,就一定知晓他从何而出发。晋阳城里有张良、陈平那些个老谋深算、精明至极的人,那月初的安危确实悬上又悬了。

冒顿狞笑着,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喝了声:来人,将这蠢材,拉出去砍了。帐外立刻进来四个武士,拖起那探子就朝外去,那探子也没发出什么求饶之声,两眼一闭,顺从地被架了下去。

冒顿在帐中来回踱步。心里牵挂月初的安危,异常烦闷。偏偏军师又什么话不说,更让人焦躁。张军心中在想:冒顿对那月初真是用情至深,难怪后宫中那么些个女子他都很少去碰,对皇后也是不冷不热,原来如此。只怕为了些儿女情长,如此狂躁,影响了军国大策啊。张军暗自担心。

冒顿踱了会步,也定下心神来。无论如何摆在眼前的大战更为重要。他问张军,目前所有的40万精骑是否都已到达预定位置,张军答道:都已在白登山周围设伏完毕。冒顿点了点头,将帐帘一掀,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雪花纷纷落在自己的头脸上,他分不清脸上是雪花遇热而化成的雪水还是自己眼角里的泪水,都裹在了一起。他一步一步往前走着,身后的武士也不敢跟得太近,突然冒顿站住,大声道:传令下去,明日我和军师移军白登山。武士忙跪下称诺后,飞快地去传旨了。

冒顿仰天看着直落而下的雪花,心中道:老天,多谢你助我下了这么大的雪,让那刘邦满身泥泞地来找我吧,我在白登山等着他。

忽然间,他又纵声狂笑起来。

高祖八年的冬季,北方大地出现了世所罕有的怪气候。一边鹅毛大雪,一边菲雨不断,连月不间。原本早已上冻的大地,现在变得更加湿滑。无论是官道还是民道因为战争和天气的原因,都几乎绝了踪迹,路边光秃秃的枝桠上常有一两只饿急了的乌鸦,停歇在上面,悲鸣几声。尽管如此难行,刘邦依然率领大军向平城进发了。因为天气太过寒冷的原因,无法骑乘战马,就只好坐在了从军中挑选出的最为高大健壮四匹白马组装而成的马车里。涉过沟渠时,大白马的身上已溅满了黄泥,将领和士兵们有时甚至要下马来,大家骂骂咧咧、连拉带拽地往前赶,否则很容易就陷进烂泥里,一时间拔不出来。有的马已经陷了进去,那就干脆笼手跺脚,等着同伴帮忙一起拖上来。这一切明显影响到了行军的速度。刘邦大声怒骂着,将太尉周勃唤来,命令他无论如何一定要加快行军速度。周勃领命而去。他将校尉以上将官全部召集起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首先传达了高皇帝刘邦的旨意,一定要加快行军速度。众人立刻抱怨叫苦起来,七嘴八舌、乱乱哄哄,总之这鬼天气实在是让人无法行军,还望陛下和太尉大人多多体谅。周勃不动声色,看着这些将官任由他们吵吵嚷嚷了一会。他朝身后站着的两名副将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位立刻站了出来,大声道:大帅有话要讲,莫再多言。大家勉强收住了声,歪歪斜斜站那,心想无非还是那些三军要用命不负上意的老话套话。周勃眼睛盯着众人,一字一句道:陛下已授我权柄,若后日清晨到不了平城城下,可自由处置诸位。因此本帅决定,后日清晨在平城城下见不到诸位,一律品降二级,食禄降三级。倘若日后诸位中有去当了百夫长,莫怪今日本帅无情。

大家一下子怔住了,看看面无表情的周勃,又互相之间望了望。立时明白过来,再没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双拳一抱,齐声道:大帅我们这就去所部整顿兵马,不负陛下期望。说完,纷纷上马,扬鞭奔赴各自所统领部属去了。

一向不苟言笑,话无多少的周勃,看着他们急鞭快马远去的背影,长舒了一口气,笑了笑。转身也上了马,奔向刘邦。到了刘邦的马车前,立即翻身下马,跪在已有尺厚的雪地里,以头抢地,雪都要他的头埋了。叫道:臣周勃今日犯有大罪,请陛下裁夺。刘邦在马车里听到周勃的声音,很是奇怪,掀起车帘,问道:周勃,你犯有何罪?

“臣今日冒借上意,谎称诏令,犯有欺君之罪。”紧接着周勃将刚才开会的情形对刘邦说了一遍。

刘邦听了哈哈大笑,指着周勃笑道:周勃啊周勃,你最为忠厚无欺,今日也敢假传圣旨,你的胆子太大了。

周勃也不说话,只是在那连连磕头。

刘邦笑完之后,静静道:此非常时刻,当用非常之计。懒兵庸将,若不敲打敲打,如何能成大事。周勃,你虽有罪,却不曾为己,为国犯过,朕当谅之。况且,你能立即回马来向朕禀报,不怕掉了脑袋,朕也就明白你的不得已出此策的苦心了。

刘邦说着说着又叹了口气,缓缓道:朕要是再多几个你这样忠心为国、不计名利、勇于担责,能和朕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别总是吵闹着要封赏的良臣名将该多好啊。

周勃虽然跪在雪地里已被雪沁透了,再加上厚重冰凉的铠甲已经让他控制不住自己的瑟瑟发抖,但是心里却是暖融融的。本来就口舌笨拙再加上寒冷和激动更让他说不出任何谢主隆恩的话来。

刘邦也看到了,说道:起来吧,不用再跪在这冰天雪地里了。你顶风冒雪比朕要多受些冻,朕将身上披着这件的锦袍赐与你。说完,解下身上的锦袍叫身边侍卫拿给了周勃。周勃哪里敢披在身上,高举过头,热泪纵横。

刘邦看了看周勃道:朕信任你,去吧。好好去做朕的世之良将。

说完,刘邦命人驾行马车往前而去。

周勃一直看着刘邦的马车行了好远,才大叫起来:谢陛下隆恩。

一代雄主刘邦真是有大胸怀、长眼光,知微见著,能从细小处观得大节大义,这周勃果然后来成为刘邦后期平叛内乱的国柱之将,即使是刘邦死后十年,也是因周勃之功,方能镇得住诸吕之乱,使得汉家天下延绵百年。

这周勃确实没有韩信那样战无不胜的军事才华,在他的智勇深沉里,情非得已的小聪明偶尔使用一下时,也会坦坦白白、无所保留地向上司说清缘由。这份忠诚的可爱,当然更会赢得上司的信任,臣君之间本就无等价交易的可能,但如果臣非要认自己的死理,那就在自己给自己的脖子上慢慢套上绳索,绞杀的是自己。

厚重少文的周勃,同样又是大智若愚的周勃,他给了一辈子都在琢磨人、统御人的刘邦心灵世界,燃着了一根柴火。让他对韩信、英布、彭越甚至萧何、樊哙都抱有疑虑的阴森内心里多少又重燃些光亮。

有了这些光亮会好些的,因为会少杀几个他认为会谋反的人;有了这些光亮,这个帝国的明天也会光亮起来,不会那么大规模的猜忌屠杀,在相对安宁中民众得以修生养息,帝国得以医治战争的创伤。

不过,跪在雪地里的周勃,是不曾想过的。高皇帝刘邦却正在那不断颠簸的马车里深深地陷入了思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