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流血的帝国 > 第63章 拿问

第63章 拿问(1/1)

目录

第63章拿问

第二日清晨,赵王张敖和国相贯高便被廷尉押送着出赵地前往长安。这一路上,跟从在张敖和贯高的胶封囚车之后的赵国群臣和宾客是愈来愈多,他们就这样手无寸铁、哭哭啼啼犹如突然失去父母的孩子,若是廷尉派兵来驱赶他们便散,不出一两天又不远不近地出现在囚车之后。廷尉见此,不得不快马请旨刘邦该如何处置。刘邦立即颁下诏令:赵王群臣和宾客若有再敢跟随张敖者,皆平三族。这道诏令,使得群臣和宾客们只得止步,但是还是有人感念张敖平日里礼贤下士、宽厚仁慈的君恩,郎中田叔、孟舒就自己剃去头发,以铁圈束颈,装扮成张敖的家奴随从,因为召令里并没有禁止张敖的家奴不可以随从,所以廷尉也就允许他们二人跟随张敖,一路上这二人服侍张敖起停饮食、尽心尽力。

张敖和贯高被押送到了长安之后,刘邦立即下令对这二人分开进行审讯。吕后也已得知此事,异常震惊。凭她对是自己心爱女儿的夫君,自己女婿张敖的了解,觉得儒雅怯懦对长辈向来尊崇恭谨的张敖,既不敢更不会要来行刺君临天下的皇帝同时还是自己的岳父,这里面必有天大的误会。他实在是不愿看到自己的爱婿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将以谋逆大罪而被三尺白绫结果了性命,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从此将守寡终生。于是她便急匆匆去找刘邦。

找了几次,刘邦都让殿前侍卫挡驾不见,最后一次刘邦被吕后缠得没办法,终于在寝殿中,吕后见到了正在盛怒之下的刘邦。

其实近些日子以来,刘邦不仅是因为赵王张敖意欲谋反之事愤怒,代国不时传来奏报,北方的匈奴游牧铁骑正朝边境压来,似乎又将挑起战争,这更让自己烦心。当然他也清楚,这黑云压城,山雨欲来的原因也是因自己对匈奴单于冒顿的失信所致。冒顿已经派来了几拨使者,讨要刘邦在白登之围时允诺给予匈奴的巨额岁币,而且态度也越来越不恭。他是一拖再拖,国库因为战争连连、连续修建长乐宫、未央宫,钱粮早已耗尽。再加之自己刚又为天下百姓进行了减轻赋税,就更无从兑现承诺。他找来丞相萧何、御史大夫陆贾、大司农卢照、少府王东这些主管帝国经济事务的重臣们召开过几次会议,研究对策。但不管如何筹划盘算也没什么解决的方法。现在边境的异动,已经说明冒顿可能已经看出了些端倪,要采取强硬的军事手段来讨债了。无论如何,自白登一役后,他刘邦也实在不想再和冒顿打上一仗了。

今天,他想起建信候刘敬对匈奴颇有体会心得,看看能否出些什么主意化解此战争危机,便宣召刘敬入宫。但是吕后先来了,他便不能再不相见。

刘邦黑着脸问吕后:你是为了张敖之事而来吗?

“正是。”

“这个貌似老实忠厚的张敖,实则胆大包天,狠毒至极,居然要杀自己的君父。待审讯清楚,朕就要对他明正典刑,谁替他求情包括你皇后在内都没有用。”

吕后见刘邦如此愤怒,欲杀张敖而后快,便没有硬顶刘邦,只好温言软语道:陛下若有何真凭实据后杀张敖我不仅无话可说,而且也以为此子造此大孽,非杀不可。

“证据?”刘邦斜着眼睛瞪了瞪吕后,接着道:根据密报,朕在赵国巡视之时,他的国相贯高曾从赵王宫出来后回到自己府中邀集数人密谋行刺与朕,最后他们将行刺的地点设在赵燕两地相接地---柏人县,他们的如意算盘是行刺成功便在天下大乱之时乘火打劫谋取代地,扩大他们赵国地盘,若是失败也因柏人县不属赵国管辖而推得一干二净。朕是偏偏让他们失望了,朕当时一听到这个县名就不舒服,过此县而不入,让他们的算计彻底落空。

“这个密报究竟是否可信?会不会有意陷害张敖这孩子?张敖既然娶了公主怎么会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吕后不禁问起刘邦。

刘邦冷笑了数声,语气异常阴沉道:贯高的贴身家仆无意间听到了他的主子私下密谋,便悄悄来到长安揭发举报。朕也派出了廷尉至柏人县密查,果然发现了许多蛛丝马迹。朕要到达柏人县的前几日确有很多身藏利刃之人装扮成商人、脚夫进了柏人县。最最可怕要紧的是,他们以为朕入柏人县后,会以柏人县衙为临时行宫,便借县衙翻修之际将县衙内的如厕处内壁凿空,行刺者便可埋伏与内,待朕要如厕更衣之时,便可下手。人证、物证皆在,这就是你的好女婿干得好事。刘邦越说越气,站起身在大殿中来回走着。

突然刘邦顿住了脚,冲着吕后冷森森道:你就不要再袒护你这个乖女婿了,若是他真的谋刺了我,夺了天下,难道还缺少你的女儿不成。

既然刘邦道出了关乎天下的根本大事,吕后也不能再多说什么。两人便在殿中面对面沉默下来。正在此时,殿门外值守小黄门入殿来报,建信侯刘敬在殿外侯见。刘邦听罢点了点头道:让他进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