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节 重工业的春天(1/1)
第五百九十二节重工业的春天
1875年几乎是一个铁路年,在这一年大明敲定了云南铁路、恰克图铁路和东清铁路三条铁路的修建计划,而本国正在修建的铁路也取得了突破。126shu()
在穿过了梅岭群山之后,在江西平缓的丘陵地带,已经通过参见广九铁路,然后亲自主持突破梅岭群山锻炼出来的大明技术人员,爆发出了极大的潜力,广(广州)江(九江)铁路的进展大大提速,这一年时间,就从赣江修到了吉安。
另一面,从九江往南修建的一段,则是艰难的穿过了潘阳湖地区密集的水网,将铁路推进到了南昌,最艰难的路段都结束了,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明年年底前铁路也将在新余附近完成对接,最多在后年就能通车。
从1871年开始,到后年1877年总共用了7年时间,才完成了大明第一条长途铁路,可谓是艰难,但大明为此而收获的,将是一只年轻的铁路工程师团队,这条铁路结束之后,大明的技术力量,将真正可以自行修建铁路。
大明政府的计划是,广江铁路完成后,修建这条铁路的技术人员,将奔赴其他方向,同时开始修建大明早就计划好的,从广州到桂林、从广州经过福州,之后经过浙江连接上海的沿海大铁路,加上东北铁路,云南铁路,未来几年大明显然将进入一个铁路建设的高峰期,而跟铁路相关的产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可以说,大明机械制造工业的春天,终于要来了。
大明重工业发展的还很薄弱,但是技术力量并不低,作为重工业代表的兵工厂就是例子,但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行业,兵工厂并不是最大的获利者,最大的获利者,应该是秀叛乱的混乱之中,官府极其需要武器镇压反叛,所以岑毓英很不但跟杜布依签订了军火合同,还出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价钱,杜布依只需要跑完这一趟,就能挣到大钱。同时他还计划着,交货之后,立刻在云南采购当地矿产,然后运到广東,出售给法国商人,同样能够谋取一笔厚利。
在巨大的盈利前景刺激下,杜布依投入巨资,不但帮忙订购了军火,为了防备红河上出没的大量匪徒,他还从英国洋行手里购买了两艘炮艇,招募了两百多人的武装队伍。
最后当他大摇大摆进入红河的时候,遭到了越南官府的阻挠和攻击,结果在利润面前异常勇敢的杜布依不但没有被越南官府吓到,反而带着两百个乌合之众打败了更乌合之众的越南官兵,竟然占领了河内这样的重要城市。
越南官府向在西贡的法国殖民当局提出抗议,法国印度支那总督马上派出安邺带领法国殖民地軍队赶到红河进行调停,显然法国殖民当局没有任何诚意,因为安邺根本就是跟杜布依一伙的,是红河航运的积极鼓动者。
结果安邺带兵进入河内,不但不是去帮助越南人,反而态度蛮横,威胁越南官府,行为上更像是去给杜布依护航的,越南人不接受再次开打,结果又被安邺带领的两百多个乌合之众打败,这次带队的是安邺,他胃口更大,直接在河内招兵,一下子就招募了两万多人。
安邺势力极度膨胀,让越南官府完全奈何不了他,直到安邺被黑旗军打死,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当局直接介入,才真正引发了战争。
战争结束后,安邺死了,但是杜布依却没受到伤害,反而在战争期间,揽到了几笔不错的高利润生意,在法军的帮助下赚取了巨额利润。
战后他继续在北越寻找机会,战前他就发现越北生产的铁矿石运输困难是最大的制约,而他立志于开拓红河航运贸易,他发现太原省的铁矿区跟红河距离很近,近的不过数十公里,远的也不过一百来公里,只要能修建一条铁路,通往红河河港河内,那么铁矿运输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战争之后第一时间,他就像当地官府提交了修建铁路的申请,刚刚被法国人痛揍一顿的越南政府根本就不敢反对,反正越北山区都快沦为中国移民和匪帮的割据之地了,他们根本就不重视哪里。
就这样,中国人虽然垄断了矿产,可是一个法国人掌握了运输渠道,这让施耐德公司觉得,他们可以取得了跟大明兵工厂进行谈判的底气。
于是一方面他们找到杜布依,跟杜布依合作,进行铁路建设,垄断矿石输送渠道,另一方面找上兵工厂,打算跟兵工厂谈判关于铁矿采购的协议。
在控制铁路线的情况下,施耐德不再担心被竞争对手卡脖子,因为对手的脖子也在自己手里握着,一旦兵工厂切断施耐德的货源,施耐德也可以切断兵工厂的矿石输送渠道,因此双方都不敢违约。
在这种情况下,施耐德得到了稳定的原料供应,他们的钢铁厂第一次稳定的运营起来。
很快他们就从兵工厂手里抢走了大明钢铁市场的大半份额,毕竟他们是专业的钢铁厂,技术水平和积累上,比兵工厂这个以自产自用为主的军工企业强了太多,甚至很快,兵工厂的造船用钢,都直接向施耐德订购了。
解决了原料来源问题的施耐德公司,如同沐浴了一场春风一样,在大明的事业开始蓬勃发展起来,而随着大明大建铁路,施耐德的春天终于到了鼎盛时期,因为施耐德不但是一个钢铁企业,更是一家蒸汽机车生产企业,还是目前大明唯一的专业铁路机械生产企业。
因此只要大明开始建设铁路,施耐德就将迎来他们的铁路设备制造的高速发展期,并且有望很快就取得在钢铁业中的地位,这次他们遇到的最大障碍,依然是竞争对手,大明最大的机械制造企业大明兵工厂,施耐德最大的劣势是,铁路本身就是兵工厂运营的,而最大的优势是,大明政府曾给予他们特别优先权,大明修建的铁路将优先采购施耐德的设备。
但是兵工厂打算采用自己放置的设备,这些设备中很大一批都是仿制施耐德的技术,结果施耐德联合了很多家西方公司,加上英法公使,强烈要求大明保护他们的技术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