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武侠世界小龙套 > 第七〇四章 定逸的品格

第七〇四章 定逸的品格(1/1)

目录

曲非烟与仪和之间的一场风波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曲洋忍不住深深看了钱青健一眼,他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他没能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应有的慌乱和恐惧。

曲洋当然知道这身携长剑的尼姑是恒山派的,虽然五岳剑派均以剑法著称,但他们的长剑款式长度各有不同,日月神教和五岳剑派来来往往斗了几十年,身为教中长老的曲洋就算不认识仪和也认识仪和的剑器。

“嗯,或许这孩子是不知道对方是恒山派的人,更不知道恒山派的厉害,所以才会如此从容。”

曲洋只能这样猜测,“无知者无畏”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不知道对方的厉害当然不会害怕。

不管怎么说,钱青健的理智和退让都是曲洋所赞成的,正事还没开始办,他可不想现在就跟里面的老尼姑动手,内院里说话的老尼姑也不知道是恒山三定的哪一“定”,只不过不论是哪一“定”都不白给,武功都强的很。

安顿了房间,晚饭时,由于外面雨水渐密,曲洋三人也就不再外出找寻风味酒楼,就在鸿雁客栈的外院饭厅用餐,其他住宿的客人也是如此。

鸿雁客栈的饭厅如同整个客栈一样宽敞,住宿的客人却并不多,只因这里的住宿价格很是不菲,若非今天下午下起了雨,恐怕客人还要少些。

曲洋三人在占了全厅仪真你们为何也跟着回来了?难道你们打算就此抛弃仪琳不成?”

“弟子不敢!”四个女尼吓得连门都不敢进了,就站在厅外淋着雨躬身受训。

钱青健心中暗暗好笑,看来仪琳今晚会在衡阳外面的山洞和洞外草丛里度过了。原来这记忆里的情节果然没有变化。

在钱青健的记忆中,今天下午,在刚刚下起雨来的时候,仪琳跟着恒山群尼正走在衡阳另一侧的山路上。

正是在群尼下山之际,由于泥泞路滑,仪琳滑了一个趔趄。虽然用手扶在山壁上取到了平衡,但是手上沾满了青苔,于是就掉队到了山间溪水中去洗手。当然,她洗手的时候从溪中看见了一个男子的倒影,就是臭名昭彰的万里独行田伯光了。

如果一切都依照记忆中不变,那么仪琳明天早晨就会被田伯光威胁着回到衡阳城,再去回雁楼里喝酒。

钱青健感兴趣的是,如果定逸在衡阳逗留到明天清晨,就有了看见仪琳的可能,可是为何记忆中却是定逸没能在衡阳遇见仪琳呢?

定逸的话语给出了答案:“算了,仪清你们三个进来喝口热汤吧,喝完了就让仪和带领你们三人连夜去找,找不到仪琳你们就别再进这衡阳城内了。大家都开始吃饭吧,吃过了早些歇息,只要雨停了咱们就赶往衡山。”

“原来是这样啊。”钱青健明白了,怪不得到了衡山后定逸赔偿雁荡高手何三七馄饨碗的时候,是命令仪光拿钱赔付,这种事情明显该是大弟子做的,而现在钱青健已经清楚,衡山称内仪光出面的原因,自是因为仪和去找仪琳了。

………………

ps:这两章的内容,目的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书中的主角也好,有分量的配角也好,智商都是比较高的,不会因为一张桌子就跟人红刀子进白刀子出。

走路时两个陌生人彼此对视一眼,甲说:“看啥?”乙说:“看你咋滴?”甲说:“尼玛比”,三句话过后开始掏刀子对捅,绝不多说第四句废话。这种情况曾经频繁生在二十年前我的故乡。我自己也亲身扮演过甲乙两角。

但是我认为,不论是黑道白道,达到了一定境界的高手或老大们,是不会为了这种事去拼刀子的,武侠小说或者仙侠小说里的主角就更不应该这么肤浅。

曾经看过某大神的小说,里面主角就因为一张桌子与人大打出手,又把事情闹了个天翻地覆,那本书……我看到那个情节时只好掩卷沉思,唉,我还是自己写一本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