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杨太迷惑了(2/2)
杨太也是一愣,自己只是个六品官,在外边出来还行,在这秦府里,别六品,就是比秦桧大的人,也不见得能有管家来给上茶,秦桧现在虽只是个二品,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才是皇上的第一红人,封侯拜相那还不是迟早的事。
“秦管家,真是有劳了。”杨太站起来一拱手客客气气的道了声谢。心里却止不住的翻江倒海,自己只是微末吏,秦桧却如此盛情对待自己,到底有何事呢!杨太还没傻到认为自己真是因为才华出众,才让亲会如此盛情。
那管家似乎对杨太印象不错,接口道:“这东花厅,来一搬的官员,老爷从不让他们进来。”
“秦升,又在饶舌。”秦桧的声音传来。杨太站了起来迎着秦桧。
“老爷。”秦升似是习惯了,朝着杨太一笑。回道:“是老爷,不知一会酒饭开在哪儿?”
“就在这儿。”接着向杨太一让,自行坐在了主座上。
秦桧进来之后,杨太以为他就要出目的了,谁知秦桧只是和他东拉西扯的着一些家常,杨太明智秦桧有事,但他不,自己也没法问,只好陪着秦桧东扯葫芦西扯瓢地着,等酒菜上来,就他们两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秦桧似是不胜酒力,道:“贤侄啊!我叫你一声贤侄,杨主事不会怪我吧?”秦桧完看着杨太。
心中一紧,恐怕是要奔主题了。回道:“这是下官的荣幸。”
“嗯!”似是对杨太的回答很满意。“听贤侄是从建康来的?”
见杨太头,接着道:“贤侄与那建康的驻屯军的萧炎都指挥使据是结拜兄弟?”
杨太心里一震,果然是怕什麽来什么,脸上却尽量显得平静,回道:“是的,年前杨太被金人所俘,北上时路过洞庭,被萧炎兄弟所救,承蒙不弃,结为金兰。”心道你恐怕什么都知道了,不如实话实。
“哦!”秦桧似是惊叹了一声。“这么来,贤侄与秦某同是萧指挥使所救了。”漫不经心的了一句,眼却盯着杨太,看他如何回答。
“果然是老狐狸,套话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杨太佯作吃惊的样子,“是吗!在哪救得大人?”
秦桧没话,像是在考虑杨太的话是真是假,良久......
“萧指挥使收复建康,老夫那时正被关在那里,与老夫所同时获救的还有不少的建康官员。”边边瞅着杨太。
既然装,那就要装到底,“我是从健康过来的,倒是从来没听过此事,而且也没听到建康的官员提起过此事啊!”
听杨太这么,秦桧似是放了下心的样子,举起酒杯,“贤侄为你我共同的恩人干一杯,将来有机会,贤侄一定要把我的谢意传达给萧指挥使。”
“太师言重了,我带萧兄弟,饮了此杯。”杨太一仰脖喝了下去。
喝完酒,见秦桧没话,心事重重的样子,过了一会还是这样,杨太心念一动问道:“大人好像有心事?不知杨太能否效劳!”
好大一会,秦桧“兹溜”一声自己喝了一杯,很为难的样子,缓缓开口道:“贤侄可知今日大殿之中,为何事那么多朝中重臣吵做一团吗?”没待杨太回答,自问自答道:“正是为了萧指挥使,老夫好生为难啊!”
杨太没答话用眼神询问着,“如是别人,老夫自会秉公办理,但萧指挥使乃是老夫的救命恩人,不得,老夫要偱一回私了。”秦桧好像是在自言自语,但声音在,两人面对面坐着,杨太也不能转听不见啊。
见非开口不行了,杨太含含糊糊的问道:“难道是我那兄弟出事了?”
见杨太开口,秦桧一下子好像来了精神:“大事,出的是大事。他擅自私分田地,这算不算。”
在封建社会,特别是宋朝。太祖立国之初就有誓言,与士子共治天下,读书做官之人不交贡不纳粮,这是国策。而今萧炎私自把地分了,这就是违反了国策重一,就是动摇国本。要灭九族的。
“这些老夫倒还可以为他上句话,向圣上求求情,更为严重的是,据他竟然私自把朝廷的二品大员,健康的留守司黄大人给拘禁了,这个罪名要是一旦查实,可是造反叛乱之罪,老夫也是无能为力了。”
杨太心里一震,真的吗?自己心里也是有疑问,不由看了秦桧一眼。
“兹事体大,也怪不得贤侄不信,一开始老夫也不信,当有人启奏圣上时,还据理力争过,不过现在有种种迹象表明,此事恐怕是真的。”
秦桧到这里叹了一口气,好像在为萧炎惋惜,又好像是为不能为萧炎洗脱罪名而感到愧疚。
表情很真实,但杨太打死也不信秦桧会为萧炎惋惜,但一时又不直到什么,只好沉默。
心里却在想:“秦桧到底想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