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第213章 暗度陈仓(1/1)
也难怪洪承畴眉头紧锁。请大家搜索(126shu)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超过了洪承畴的掌控,前些阵子的泾源兵变,神一元带领的边兵暴动已经给榆林镇很大的打击,为了平定神一元,又占用了相当大一部分兵力,杜文焕的九千兵马差不多是榆林镇唯一的机动兵力。
汾川河一战,榆林镇五分之一的军队打没了,听着逃回来的张子寿添油加醋的汇报,洪承畴是恨不得把这个任性妄为,抗命行事的杜文焕再砍一遍。
而且之前洪承畴已经很看重宋青书了,没想到宋青书的才能再一次让自己震惊了一次。
文能治理地方,武能带兵上马,这等人物被杜文焕推到了反贼的一方,也难怪洪承畴一封为他叫屈的上书都没上。
此时杨鹤的紧张洪承畴也不是不明白,如今陕西官军的实力犹如一个哑铃,北面集中在三边,与边军叛军神一元,套寇还有彪悍的边贼做着死斗,南面兵力多集中在西安府,韩城,汉中一带,维护着关中平原这个西北粮仓,镇压着游荡在粮仓外无数蠢蠢欲动的流民队伍。
中间庆阳府成了哑铃最细的一部分,这儿要是被宋青书攻下,农民军的实力将一下子暴涨,就像游戏里爆兵一样,宋青书能迅速把兵力扩充到十万甚至二十万,单单从宋青书三万人入庆阳,十来天兵力就扩充到六万人一般。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庆阳如果丢了,京师那位喜怒无常的陛下怒火,就算杨鹤也不敢说自己承受的起。
所以他下了死命令,命洪承畴立马带兵支援庆阳。
问题是,洪承畴不相信宋青书会去打庆阳!
此时的关中可与支撑秦汉隋唐时候的关中截然不同了,遍地大旱灾,人丁凋落士民不再,而且陕西三边边兵实力也算是相当强悍的,甚至不少人相信,陕兵要强于辽东兵马,内缺乏粮饷,外在官军进攻下占不了固定的根据地,洪承畴相信,如果自己主政,两年之内,必定平定陕西的流寇之乱。
这点宋青书似乎看的异常清楚,宋青书被自己劝降之后,洪承畴曾经和祁县李公子会晤过,如果不是邢家班兵变,恐怕宋青书会不惜一切代价奔向山西,既然宋青书认定了关中已经是死路一条,如今他掉头往这个口袋里钻,可能吗?
但相不相信是一回事,宋青书快六万农民军把庆阳府包围的水泄不通又是一回事,汾川河的事儿杨鹤已经对自己很不满了,如果这次自己再抗命守黄河边,洪承畴很怀疑,杨鹤在自己倒霉之前,会不会先砍了他的脑袋?
早上接到的命令,一直发愣到了下午,洪承畴方才狠下心来,把杨鹤的命令团吧团吧塞进怀里,高声叫嚷道:“洪福,给老爷我收拾行装,老爷我要亲自督军西进!”
巡抚府顿时忙活了个底儿朝天,洪承畴的确是个能臣,他当三边总督时候,不但平息了陕西的农民军起义,还杀到山西,配合杨嗣昌正四六隅十面张网计划,逮住了高迎祥,打服了张献忠,还把李自成打的十万大军就剩十焕兵书,刘伯温的《百战奇略》,第四十一略奇战!
交战之际,惊前掩后,冲东击西,使敌莫之所备,如此则胜!
通熟一点说,就是用假动作扰乱敌人视线,让敌人不知道自己的战略意图!如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袁绍镇黎阳,派郭图颜良攻击白马,曹操兵少,用荀攸计,没有在白马正面抗衡袁绍,而是北上延津,摆出一副老子老家不要了,就要打你后方的架势,袁绍果然中计,挥军延津,结果虚晃一枪的曹操迅速回军,一举击破白马孤立无援的颜良军,还砍了颜良的脑袋。
这一次宋青书也是,大张旗鼓打庆阳,半道上反孙膑的减灶计为增灶计,不断把兵马向东运,同时裹挟本地饥民充数,再不大不小打几仗,把官军注意力都吸引到了庆阳之后,包围庆阳府当天,宋青书故意要解那些归附的小股农民军兵权,遭到群体抗议之后立马带骑兵撤走,没了他这个领头人,却还贪婪庆阳府的财富,几万饥民组成的大队伍还是打着乞活军旗号继续围攻庆阳城,白白给宋青书当了回靶子!
至于他们的命运,宋青书不想管也管不过来了,现在他是一心一义要向东入晋,在山西崎岖复杂的大山之间,寻找一个安稳休养生息的地方。
回去用黄河水洗了个澡,又吃了顿烤黄河大鲤鱼,宋青书领着疤脸,点灯子等将领,又是紧张的点着灯会聚在了一起,看着地图,宋青书凝重的询问道。
“让你找的黄河渡口找到了吗?”
“找到了!”一副我办事你放心的模样,疤脸慢条斯理的把手指往地图上一点。
“这里,永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