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的元首 > 第二百零八章 巴巴罗萨开启

第二百零八章 巴巴罗萨开启(1/1)

目录

ps:还有月票的兄弟,赶快投给你喜欢的书,不一定是元首,但落叶请求下月,兄弟们一定把保底月票砸来,为生存而战,上榜就可以。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军的失败更多的是受制于军队和装备上的极度劣势,相当多的时候是拆东墙补西墙,迫于无奈,故不再一一讨论。不可否认,二战中德国许多错误的作战决策,是导致德军受到重大损失的主要原因。如果德军的作战指挥体系能够健全运作、不受干扰的话,德军的成就理应更佳。

别的国防军张俊不敢保证,但张俊绝对敢保证自己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不会受希特勒的越级指挥,张俊也不会持宠而骄,反正张俊的党卫军就这个传统,就连张俊也是这样,下达了战略任务,制定攻占目标,怎么打第一线指挥官拿主意吧。

4.武器装备:

德军武器虽然性能优良,但是质量毕竟比不上数量,最后可能要淹没在t34坦克的群狼战术中。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此时已经有战略空军,有执行远航程大载弹量的战略轰炸机,可以执行战略轰炸任务,可以摧毁苏军后方原料产地、生产基地、物资中心,从而釜底抽薪。

5.种族主义:

历史上苏德战争初期德军还被看作是解放者。可是希特勒的种族政策却决定了他无法把被占领地的人民争取过来,斯拉夫人和犹太人都被看成是必须消灭的劣等民族。纳粹德国实行的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苏军战俘;一律处决苏军政治委员的命令;一个德国人死要让百个苏联人偿命的反游击措施,这些恐怖措施把苏联人推向了自己的敌对面,激起了苏联人民的反抗意志,给自己制造了无数的敌人。

张俊那份学术报告。就是委婉地告诉希特勒,千万不要使用历史上那一套民族歧视政策,这无疑是自寻死路的做法,张俊在心里祈祷希特勒那固执的性格会听进自己的意见。

6.战略资源:

德国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战略资源匮乏,一战失利后又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战时所需物资大多要靠进口。如罗马尼亚的石油、挪威的铁矿。现在德国可以利用的几乎是整个欧洲的资源,但还是不敷使用,比如德国自己还要生产人造橡胶和人造汽油,虽然成本巨大,但不得以而为之。故在苏德战争中,对战略资源的掠夺将是德军的一个重要目标。某种程度上也会干扰了战略决策。如果战争旷日持久进行下去后,资源更会显不足。德军在战场上的失败又会导致资源产地的进一步丢失,从而加速了战败的颓势??

张俊可以根据自己分析出来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在自己占领的地方执行,以便是德国党卫军的优势更加突出。

……

1940年4月p;当然所有的编组中都会有一些“六爷”,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轰炸机护航。他们却挂炸弹,一样的护航,如果遇到苏联的飞机挡截。“六爷”就会直接把机翼两颗航空炸弹扔掉,这可是苏联境内,德国飞行员可不会去管炸弹是不是炸到平民。扔掉炸弹的“六爷”就会立即加速前去挡截苏联的飞机,南方集团军群的苏联边境上空,可是部署着五架预警机和三十几部雷达,只要苏联的飞机一进入探查范围,苏联飞机的各种数据就会立即报告到空军指挥部,空军指挥部就立即安排挡截,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

汉森中校因为上次在挪威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被授予一级铁十字勋章,同时军衔也升了一级,现在汉森可是上校军衔了,并且是党卫军第一航空师的师长,汉森上校今天的任务就是带队突袭敖德萨的一处军用机场。

张俊只下令哈特曼不能亲自上战场,而哈特曼一下的其他军官,张俊一概不管,明白其中痛苦滋味的哈特曼,怎么可能让自己的手下忍受被禁飞的痛苦,所以党卫军的航空军,就一个人被禁飞,那就是哈特曼,而其他人,不管你什么职务,想飞就飞,哈特曼是一概不管不问……(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9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