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郭大路的想法(1/1)
“快快快,转播快开始了,看看雷老哥是怎么发表讲话的!”
郭家大院里,郭开山与王世权等人打开电视,找到了天禧电视台,选择了第三频道,第三频道专门报道新闻消息,既然这个电视台是与郭大路有关,那么郭家上下自然大力支持。
一串熟悉的音乐声响起后,熟悉的节目主持人出现在郭家众人面前。
“雷雨获得诺比尔奖,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本太记者也在瑞典进行蹲守,下面会将雷雨的记者会现场进行转播。据悉,雷雨抵达瑞典之后,将有为期十天的访问活动,期间他将会在三所大学里举行演讲,还受邀参加一场音乐盛典,之后还会与嘉宾们分享他的创作历程……”
看着女主持人在电视里说话,王春梅道:“哎呀,小慧这孩子怎么在家里跟在新闻节目里,长得不太一样啊?连说话也正儿八经了不少。”
这名女主持人欧阳丹慧曾来郭家拜访过几次,有时候会特意从老家带来特产探望郭开山夫妇,因此王春梅对她挺熟悉,不过一旦熟悉之后,再看她在新闻节目络上也在播出,很多关注这件事的网友都是一脸的好笑,“果然有郭爷的地方,就有新闻啊!”
“坚决支持郭爷获得诺比尔奖!”
“我建议诺奖里面直接搞一个武侠分类,以后郭爷每出一部武侠小说,就能获得一次大奖!”
“666,做人就得学郭爷,先不管能不能做到,起码先把牛吹了再说!”
“论吹牛,我就服郭爷!”
即便是最为喜欢郭大路武侠作品的铁杆粉丝读者,也不会认为郭大路的武侠小说有获得诺奖的可能。
即便他们再热爱武侠小说,可也知道武侠小说的写作水平距离诺奖的标准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因此虽然在网上喊支持郭大路,实则是搞笑娱乐居多。
武侠小说只能算是奇书一类,一开始根本就是不入流的东西,也就郭大路横空出世之后,才将武侠小说的档次向上提升了不少,但即便如此,也只能算是畅销书而已,远远称不上经典,其书中刻画的人物或许在武侠小说中堪称丰满立体,可跟传统优秀的作品相比,无论是在立意还是写作手法,终极是差了不止一筹。
快餐式的,以新奇吸引人眼球的作品,其内涵与文笔,毕竟还是有点苍白的,算不得高层次,生命力未必能够长久。
这一点郭大路也极为清楚,就像异世界金庸的武侠小说,可谓陪伴了七零后八零后好多年,一直被奉为经典,可是到了九零后,零零后,就已经有很多人不再对他的作品感兴趣了,甚至很多小学生根本就不知道金庸是什么人。
武侠小说的生命力看似长久,但若是不能出现超越这个层次的作品,其实也有很大的可能会逐渐退出民众的视线。
郭大路自己也不会认为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有获得诺奖的资格,凭心而论,别说获奖了,就是提名也不配啊!
这就是一些消遣读物,或许在艺术性与技巧性上超越了同类型作品,但这只是跟同类型的作品相比,跟一些真正的作品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大的距离的。
不过,在郭大路的心里,能够获得诺奖的作品,应该不也不会是武侠小说。
就算可能会是武侠,但绝不会是别人写的,应该是他本人亲自写的作品才对,而不是自己的脑海里的成品。
异世界有那么多的文人骚客,只要选取一个作为主人公,再加点武力值,一个有逼格的武侠小说自然就会形成。
比如,搞一个武侠小说,起名叫做《青莲剑仙李太白》,把李白的生平,再结合当时的历史,再加上诗词歌赋,配合点悬念,给他点神功金手指,这么一套下来,谁也不会对这样的武侠小说产生轻视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