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戏竞技 > 魏延的种子三国 > 第420章 【规划洛阳】

第420章 【规划洛阳】(1/1)

目录

此时,魏延越来越觉得义阳促狭,狭小。

他仔细思考过,决定还是把根据地,把几大自然水系(长江、淮河、黄河、海河、钱塘江)变成一个大水系,是一盘大活棋。

杨广挖掘运河,葬送了隋朝,给李唐做了嫁衣,大运河迎来了唐代的贞观开元之治,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础。

魏延开始着手布局以洛阳为中心的连同南北的运河,连同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不仅有利于南北经济汇通,更有利于自己的军事行动,有利于自己统一整个大汉。

魏延吸取杨广的教训,没有限定要在三五年内非要修好,他给出的时间表是二十年。

这些日子,魏延渐渐习惯了上位者的思考方式,他不再是局限于原来那个武将的简单思维,考虑问题不但是从全局,更会考虑到数年数十年的未来。

魏延现在夺取洛阳城,他考虑的就不仅是对抗洛阳东北的袁绍和洛阳东南的曹操来守住洛阳城,他要考虑到如何迅速击败袁绍和曹操,他还要考虑到该如何拿下江东。

这一系列的军事计划,都跟运输问题密切相关,军事人员的运输以及粮草的运输,运输的快慢很多时候直接决定了军事行动的成败。

在这个二世纪,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根本无法做到朝发夕至,军事行动只能靠骑马、坐马车牛车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动十分艰难和缓慢,特别是去河网众多的江东地区,靠车马运输更是缓慢。

所以魏延在布局以洛阳为中心大修直道、驰道之余,更准备大兴漕运。

漕运,便是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划,或扬帆,或做水闸提升下降,可以日行数十里甚至百里,船大,可运兵,可运马,可运粮食,可运草料,可运煤炭,可运石材,大大拓宽了人类的活动空间,以致可以组织起有效的大规模的国家行为。

但是,神州大地上,除了偏远的额尔齐斯河与澜沧江之外,所有大河都是由西向东横向流动,没有一条南北纵向的大河,这是由神州西高东低的基本地势所决定的。在这些河流之中,黄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摇篮,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的中下游在东汉时期是经济、文化、科学最发达、最昌明的区域,也是人口最稠密,政治思想最为活跃的所在。可是,黄河自西向东的流向,便于东西横向联系,而不便于南北纵向的联系,纵向经济文化交流受到很大影响,黄河以北不乏富饶之地,黄河以南的东南沿海更是物产丰富之地,但长期得不到开发,这种地理上的缺陷,造成了神州经济文化发展严重不平衡。

魏延暂时并不在乎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因为经济文化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魏延最关心的是军事行动和粮食运输,为了便于控制南方地区并把南北方的物产相互交换运输,运河必须要修。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