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 和县尊探讨读书科考(1/1)
沈泽矜持的道:“县尊谬赞了,学生实在谈不上精通刑名,只是以前读书科考之余,偶尔调剂一下,读过一些《洗冤集录》这类的刑名有关的闲书!”
张知县颌首赞许道:“嗯,有才而不骄,不错!文浩最近可还在读经书?”
读个鸟啊,我一个被革了功名的秀才,读书有毛用啊!当然,沈泽心里这么想,嘴上自然不能这么说。对一个文官说读书无用,怕是会被他立马扇以大耳刮子。
“哦,学生最近还会偶尔读读!”
“嗯,虽遇困境,却不馁而自强,不错!文浩最近在读些什么经书啊?”张知县继续在读书的问题上追问道。他似乎对探问沈泽的读书的情况,很感兴趣。
沈泽不禁很是郁闷的翻了翻白眼,我一个被革了功名的秀才,你老人家跟我在读书上纠缠什么啊!我现在读经书还有啥用,又不能考功名?
“呃,这个……学生偶尔读读《论语》、《孟子》!”沈泽顺口敷衍道。自己就知道这几本书在四书五经之列,别的真不知道什么读书科考常用的经书。
张知县听了沈泽回答,不禁有些奇怪的看了沈泽一眼,这《论语》、《孟子》属于四书之列,是入学时的最基本发蒙读物啊,应该在童蒙时就应该读过了吧?!可转念一想,张知县又似乎豁然明白了。沈泽不知道自己随口答了一句,张知县已经转了好几个念头。
“温故而知新,不错!只有把学问底子打扎实了,才能更好的进学,文浩很有见地。”
沈泽心上下载。
为什么诗书传家的士绅之家容易出进士?代代相传的的读书心得、应试技巧,那是非常关键的。
普通人家能凑齐四书五经的都没几个,更别提什么读书心得、应试技巧了。如果只是埋头苦读,不通八股应试的诀窍,比起那些世家子弟,科考时自是事倍功半。
所以,张知县说指点沈泽读书应试的心得,那是很大的提携之情了。不过张知县这份苦心,被沈泽毫不在乎的无视了。
沈泽进来时,张知县正在忙着一件公事,聊完了读书的事情,便不打算跟跟沈泽闲扯了,招手喊过一个长随领着沈泽去旁边一个被当做师爷签押房的小厢房去安置。
沈泽跟着那个长随走到门口,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还没问,当下转身问张知县道:“县尊,还有件事情学生险些忘了问,那个……那个学生我这刑名师爷每月的聘金是多少啊?”
虽然很为难,有些问不出口,但沈泽觉得还是应该趁现在问明白自己的工资为好。若是等上班了,再问自己老板自己的工资,好像就有些不大合适了。
张知县听了沈泽一问,不禁一时有些愕然,过了好半晌儿,才涩声答道:“呃,这聘金就……两石吧。”
张知县很无语,本以为自己说要指点沈泽读书应试,他又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就是倒贴钱也愿意干这刑名师爷呢!再说,读书人整天提那什么黄白阿堵之物,岂不有辱斯文?!他实在没想到沈泽这么实在,这会儿直接开口问自己的聘金了!
两石白米不算多,不过在张知县眼里也不算少了!师爷是知县私人聘用的,那聘金自是知县大人自己掏腰包。要知道张知县这从六品的知县每月俸禄也不过八石米粮啊。当然,大明历代当官的,除了海瑞那么奇葩的,没人靠俸禄活着。
两石,真他娘的少啊,沈泽苦着脸想道,唉,我的大宅子、美丫鬟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