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武林帝国 > 1-61骑狗的女孩

1-61骑狗的女孩(1/1)

目录

圣旨宣读完毕,所有人都愣住了,那宣旨太监呵呵笑道:“柳大人还不接旨”柳松坡如梦初醒,三拜九叩山呼万岁。

“当啷”一声,钢刀落地,精神极度紧张的柳夫人惊喜交加竟然晕了过去,柳靖云和儿媳妇赶紧将她扶住,也是满脸泪花,泣不成声,只有柳迎儿拍着巴掌蹦蹦跳跳的喊道:“爹爹不会死了”

如此戏剧性的转变,让元封也惊诧万分,但兵不厌诈,谁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前脚刚来一队锦衣卫要杀柳知县,后脚就来了钦差升他的官职,这两伙人到底什么关系,那一伙才是真的还是不能放松警惕,静观其变就是。

柳松坡叩拜完了却并不接旨,道:“微臣带罪之身,不敢领旨。”

传旨太监眉头一展,仿佛刚看见柳松坡身上的枷锁似的,惊讶道:“柳大人,是什么人这么大胆,给你上的刑具”

“上午来了一队锦衣卫,说是奉了北镇抚司和大理寺的命令要押解下官进京问罪,本县衙役要查验他们的公文,却被他们杀伤了数名,若不是高公公来的及时,恐怕下官已经身首异处了,下官这就不明白了,为何锦衣卫要杀下官,皇上却要擢升下官。”

“假的这伙锦衣卫一定是贼人假扮,妄图谋害朝廷命官,来人啊,你们进去把贼人拿了。”高公公一声令下,两边甲士冲进城去,不一会就将锦衣卫的残余人马带了出来,那领头的锦衣卫校尉看见高公公便哭丧着脸喊道:“高公公救我。”

高公公一甩袖子:“大胆贼人,哪个认识你,全部押走”从锦衣卫们身上搜出了钥匙,高公公亲自帮柳松坡打开刑具,温和的说道:“西北苦寒,皇上怕你沾了这寒气落下病根,特地赐了一张白熊皮给你做褥子,这白熊皮只有极北之地出产,冬天雪花落上去都不化,可是罕见的宝物,皇上的一片心意,柳大人切莫辜负啊。”

柳松坡这才向东遥拜,山呼万岁,接过了圣旨,高公公让人把知州的新官服和那张白熊皮取了过来,道:“咱家急着回京,就不进城叨扰了,柳大人收拾收拾行装也尽快赴任吧,咱们就此别过,日后柳大人回转京城重掌大权,可别忘了咱家哦。”

柳松坡道:“高公公救命之恩,下官没齿不忘,既然天使急着回京复命,下官也不敢强留,送高公公。”

“罢了罢了,柳大人请回吧,咱们后会有期。”高公公一拱手,矜持的回转身子,在侍卫的扶持下上了马,带领手下回转而去,那些锦衣卫的俘虏也都上了镣铐押在队伍,支持正版武林帝国,欢迎试玩同名网游。

一个十二三岁眉清目秀的小女孩,粗布衣服打扮,头上两个丫簪,小脸上抹的都是泥巴,骑着一头硕大的白狗从堡子里冲出来,嘴里还喊着:“驾”后面跟着一群拖鼻涕的小男孩疯跑,老李只觉得嗓子眼发干,头晕目眩,这个女孩太像自己的女儿了,但是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特别是那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会说话,左顾右盼的哪里象是盲人。

小女孩瞅了瞅堡门口的马队,确认和自己没有关系,便又领着一帮娃娃跑开了,跑到远处空旷的地方,居然领着那帮小孩打起仗来,土坷垃满天飞,那条大白狗如释重负,夹着尾巴溜走了,路过门口还嗅了嗅味道,一双凶残的眼睛立刻望向老李,惊得他一个机灵这哪里是狗啊,分明是罕见的银狼

队伍开进堡内,不一会儿就响起警号,铜锣乱敲,外面的人迅速收缩,堡门紧闭,赵定安召集镇上方方面面的人物开会,现如今他已经接替元封的位子担任了本镇的地保,保丁都归他调遣。

会议就在旗杆下举行,老少爷们席地而坐,老娘们小孩子也能参加,反正乡里乡亲的也没有外人。

“乡亲们,封哥儿说了,长安尉迟家上回挨揍挨的不痛快,这回又整了几百号人来攻打咱们堡子,这两天就到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啊”

“打打他个狗日的,打服为止。”

“这回咱们不能留情了,得下死手。”

乡亲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似乎毫不在意,自从独一刀那件事开始,十八里堡人就战无不胜,久而久之这伙乡下人也养成了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让老李非常惊讶。

“好,听我号令,探马前出四十里,四乡八镇皆要戒备,只要有事,白天放烟,晚上点火,罗大当家和柳大当家的队伍说话就到,暂在堡外扎营,等贼人来了咱们就里应外合把他们包了饺子。”

乡亲们纷纷叫好,噼里啪啦乱拍巴掌,狗们也跟着吠起来,会议到此结束,人们纷纷回家烧火做饭,赵定安只留下几个骨干分子聚到一起商议如何排兵布阵,老李则被安排到靠近堡墙的客房中休息。

老李哪里坐得住,他寻了个由头溜出去寻找那个骑狗的小女孩,此时他心中全是那女孩的音容笑貌,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如此相似的两个人呢,但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孪生姐妹啊,而且眼睛上的病找了那么多的名医看过都说不可能治好的,现在这个女孩不仅眼睛是健康的,性格也和自家女儿格格不入,和一帮调皮小孩混在一起搞得像个泥猴子,哪里还有半分的文静娇弱。

老李在镇子里走来走去,此时家家户户都升起炊烟,街上的人少了很多,忽然一阵朗朗的读书声吸引了他,走过去一看,一所土墙垒成的院落里,一帮孩子正跟着先生念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先生在教三字经,学生们正是刚才在堡子外面疯玩的一帮人,那女孩坐在第一排,声音好似黄莺婉转,念的字正腔圆,正是长安口音,老李心中一动,刚想进去询问,远方却传来急促的警号声。

先生把书本一扔,从桌子下面抽出一把刀拿在手里,对学生们道:“各回各家趴着去,不许出来添乱,说罢径直去了,学生们高兴的如同过年一般,欢呼着冲出去,一边跑一边喊:“又打仗咯又打仗咯”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