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新旧阁老提建议(1/1)
再次见到索长生,朱翊钧是既升起了生机,却又充满着警惕,因为这根本就是在赌博。
虽然知道李秘能够控制索长生,但自己的命终究捏在索长生手里,自己对索长生等人又做了这么多不好的事情,又如何让朱翊钧能放心?
不过索长生并没有让他失望,因为他并没有动用蛊术,而是用了正经医术,开出的方子也任由太医院的御医们合议,更是不经手任何药物。
御医们对他的房子也不敢评议,不过得出的结论是,即便没有奇效,但也绝不会有毒害和不利,这也使得朱翊钧感到非常的安心。
郑贵妃和朱常洵整日里陪在身边,朱翊钧反倒对朱常洛有些冷淡,足见这几年时间内,郑贵妃母子也是获得了朱翊钧完全的信任。
李秘对此自是上心,只是面上也不能表现甚么,他眼下是左都御史,必须不偏不倚,决不能站边,否则公事就无法开展。
索长生给朱翊钧看了几天之后,朱翊钧果真精神好转,甚至于能开口说话,整个后宫也是洋溢喜庆之气,整座阴沉沉的皇城仿佛都活了过来一般。
李秘与陈矩私下里谈过一回,虽说明面上无法取回内厂的掌控权,但值得庆幸的是,陈矩念着李秘对李敬妃的恩情,并没有清洗内厂,内厂里头仍旧是李秘的原班人马,这也是个绝好的消息。
李秘毕竟有大理寺副署正的工作经验,接手差事也不难,不过李秘却没有立刻风风武,虽然有些怪异,仿似在说满朝文武与皇上是对立的,但事实确实如此。”
“至于这三个人,看着八竿子打不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让皇上给赶走或者抓起来的,而满朝文武都在不断谏言要放过这三人。”
“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联合东林八君子,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成为东林党魁,宣扬政治,评议朝局,朝中官员很多已经是他的拥趸,奏请起复顾宪成的奏章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然而皇上却全都留中不发。”
“至于李三才,他是因为上疏奏请补大臣、选科道官、起用弃臣等,才惹了皇上厌恶,废弃诸臣哪一个不是皇上点的头?李三才却三番四次提请起用,皇上能高兴?”
“李三才还说被废弃诸臣,只是议论自己的意见而触犯了当局,却被罢斥,永不叙用,他们无逆于皇上,忠心耿耿,却被人假借主怒之威以禁锢诸臣,又借口逆主之名以掩饰自己的过失。负国负君,莫此为甚!”
“李三才此言,是为邹元标、赵南星、顾宪成三人而发的,他上了奏疏之后,官员们又旧事重提,开始谈论张居正的事情,情况日益严峻,皇上不抓他,如何能平息舆论?”
“至于满朝荐,虽然只是个知县,但闹腾的都是大事,此人有才,但性格古怪,事迹也着实不少,今次被抓,也着实冤枉。”
“事情起因是陕西巡按余懋衡弹劾梁永走私货物到京畿,梁永报复,雇佣伙夫,两次下毒,想要害死余懋衡,咸宁知县满朝荐便抓了伙夫,要依法办事。”
“梁永生怕自己被揭发,竟然带兵冲击县衙,想要杀人灭口,可惜满朝荐早有防备,他未能得逞,便开始暗养数百甲士,人人皆言梁永必反。”
“满朝荐听说此事,本着除暴安良的心思,出兵打击,梁永却写了奏折,诬告满朝荐打劫上供给朝廷和皇上的金银货物,皇上便把满朝荐给抓了……”
“不问青红皂白就给抓了?”李秘也有些惊愕,没想到朱翊钧竟然做出这种昏聩之事来。
“因为梁永本是御马监的监丞,后来又成了税监,他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这些年来进贡给皇上的金银财宝,数量多得连皇上都大吃一惊……”
李秘终于是明白,终归到底,还是银子和官场人心的问题!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