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骨 > 第67章 千秋基业

第67章 千秋基业(1/1)

目录

(祝大家光棍节快乐!今天三更,求支持!)

送大王一个千秋基业!

这样的话,可是大逆不道之言。

仅凭这句话,搁过去甚至就可以治罪了。

如果不是因为陛下在这里的话,恐怕朱慈焕已经大声训斥了,为人谨慎的他自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就在他欲命人将此人轰出去的时候,只听到陛下于一旁说道。

“读《左传w、《战国策w等书可见纵横家如何危言耸听,如何动以利害、如何巧辞服人的说服术。今天能再见先秦纵横家的风采,倒也是黄某之幸!”

朱明忠的面上带着笑,语中带着些嘲弄的意思。之所以如此,就是想要提醒朱慈焕,这人是在“巧辞服人”,先听他说。

“黄公子,在下所言非是危言耸听,亦非是动以利害、更非是巧辞服人!而是就事论事!”

吕安直截了当的反驳道,随后转向大王。

“大王,小民于南洋行商数载,深知南洋之事,南洋蛮夷之地,各有不同,此番回国后,听闻大王被分封于三宝垄,不知大王就国之后,意欲如何治国?如何拓业?如何抚夷?”

吕安的反问,让朱慈焕不由一愣,他可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事情,其实,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抵触就国的,他更愿意留在南京。

“自然是以大明祖制为度。”

朱慈焕的回答,让朱明忠在心里叹了口气,那地方又不是大明,还以祖制为度,你当真是想要拖累朕吗?

“大王是大明宗室,自当以大明祖制为度,可是大王可知道,朝廷索取的三宝垄,不过是附近道。

“完全不同,我朝赏的是田,而吕公子所说的是田与民,这无主之田可赏,可这民,又如何赏赐?”

在朱明忠的心里,实际上已经知道了答案,他几乎可以断定吕安为什么会来找秦王,完全是因为南洋的农庄之中,可没有什么农夫,都是奴隶!当然,这也是当地的特点,那里很多地方实际上仍然处到半原始半封建社会,这也使得那里的自由民少,奴隶多。

“黄公子,可知道在南洋各国皆行奴隶,荷兰人于巴达维亚种植园中,奴隶不下数万人,甚至还利用当地的“盗人制”,大量贩卖奴隶,而在三宝垄,奴隶也不下数万,南洋各素丹国更是掠奴贩奴,并皆以此为业,在马打蓝,更是将所有异教百姓,全部掠为奴隶,以供其役使。”

解释着南洋与国内的不同时,吕安又特意强调道。

“况且,将土民分属于士大夫和士兵,如此,更有利于大王施以教化,不出数载,他们必定会改从汉礼、言汉语,数代之后,自然可以化夷为夏。黄公子以为可是如此?”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