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三章:太上皇驾崩了(2/2)
其实那只是一个潜意识里的决定,或许,冥冥之中注定了今日的这种情况,冥冥之中,也许是天意?在那一刻,让自己迷茫了一下?
不管之前,只看将来。
自己上位,到现在来看做的挺不错的,李元吉并不需要自吹,现在所有人都在暗恨,暗恨李元吉为什么不早些年登基,那样的话,现在他们必然可以更加的幸福。
没人会想到,当年一个二世祖王爷,竟然会有如此的才能。
一些诉说,解决了李元吉心中的那些疑惑,同时也让李渊得到了一些释放,将埋藏在心中许久的闷气发泄了出来。
再往后,李渊是清醒的时候短,睡觉的时间长,或者说,他使用麻沸散的频率越来越多了。
五月中旬,天气大热。
宫殿内不知道摆放了多少冰块,数十宫人拿着蒲扇在冰块上面一下下的扇着,要让凉气扩散的更快一些,要让殿内更凉快一些。
“哎!”李渊坐在床上,叹了口气:“这些日子朕什么也没吃,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了,去准备些帝时期,便改为了以日代月,即三十六天即可。
可三十六天不朝政,不办公,整个国家机关全部处于停滞状态,这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大臣们有大臣们的想法,除了极个别就是跟着李渊起家的大臣这个时候比较伤感以外,其余的,大多只是做个表面功夫罢了。
他们并不是李渊提拔起来的,虽然最早也在李渊手下做过事。
当李元吉进入宫殿的时候,还是晚了一些,具孙思邈说,李渊刚刚咽气不大一会儿。
“父皇临走前有交代什么事情吗?”人死不能复生,除了眼中的泪水,李元吉则是朝着孙思邈问着。
“陛下没有留下什么遗嘱,走的很突然,也很安静。”孙思邈摇了摇头。
“不!父皇留下遗嘱了!”李元吉摇了摇头,他现在能做的,唯有让李渊在带走一些宽厚的仁义了,同时,也可以为自己解决一些麻烦,继续道:“……”
孙思邈本是不想答应的,他的性格就不喜欢这些,同样的,这也算是矫诏,大逆不道的行为。
但是听完李元吉的话,他决定还是从了吧。
虽是矫诏,但却是李元吉发动的,且目的是好的,更能够彰显太上皇的仁义。
同时,朝廷真的不能三十六日什么也不做,那样整个天下都会乱的。
孙思邈都点头了,其他人哪还敢摇头?
当然,孙思邈就算摇头了,其他人也未必敢摇头。
当太上皇驾崩的消息传到殿外之后,外面的天地只剩下了一个声音,哭声。
凡是前来的大臣,无不泣不成声,双手不断的抹着泪水。
“先帝遗嘱,天下吏人,三日释服,责礼部为主,操办国丧……”</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