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章:好计谋(1/1)
童贯与李邦彦二人算盘打得虽响,却忘记了一个问题:青齐二州与梁山互为犄角。大军在攻击梁山之时,还得防范青齐二州军马偷袭。
赵天在收到官军三路大军合为一处的情报之后,冷笑数声:“这却是童贯与那李邦彦两个奸臣自寻死路!”当即下令:“梁山全军进入特级戒备状态。青州、齐州二州只留三千余人防守。花荣、董平二将各率所余士兵尾追东、西两路大军,实施骚扰战术,但不得攻打官军主力。”
正在这个时候,武松率军抢劫火炮得手,官军有两千步兵、一千余骑兵投降。正押运战利品得胜而回。武松所部实力极强。现在已经有七千骑兵、五千步兵。
青、齐二州军马和武松所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口袋。只要这口袋一收拢,官军所余五万余军队,便死定了。青、齐二州军马以前虽然多为新兵,只能够守城,但现在经过长期与官军作战,已经形成了初步战力。固然无法与梁山本部相比,综合素质已与官军差不多。
巨大的地图之上,梁山所属四路军马,包饺子也似地将官军包围于其中。不过五万兵马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采取传统作战方式正面攻击,恐怕梁山军要吃掉这五万人,自己损失也不会小。看着地图上大占优势的军事形势,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浮上赵天心头……
呼延灼有些无奈地望着陈志林与赵启二将。对于童贯与李邦彦的合军计划,他是坚决反对的。即便要合军,也得在两州各留下至少五千人马,对二州围而不打,使得两州不能轻松援助梁山。可是童贯却被之前的几场惨胜冲昏头脑,执意合军一处,力图一举平定梁山。
说内心话,以前呼延灼虽然也听说梁山军十分精锐,兵多将广。但他却还存有一定的轻视之心。可是自方空因首战遭到全歼,之后又出现的几次小规模战斗,让呼延灼深深地意识到,梁山泊军队并不是一股简单的盗匪。其军队之精锐,竟还在官军之上!所以他深感忧虑。
朝廷增派的两千骑兵、五千步兵以及火炮盔甲等等,按理来说应该早就到了。可是到现在却只来了三千步兵和水师两千,从水路抵达。而且所派遣的路秦、索超两员大将也毫无踪影。这让呼延灼心里更加增添不安之感。
两千水师已经被童贯派遣去从水路攻打濮州,意图抄梁山贼军后路,形成大兵压境,三面楚歌的军事压力。水师虽然不是大宋王朝最为精良的军队,不过在水上却基本可以说天下无对。这两千水师拥有座船十艘,战船三十余艘,运兵船八十余艘。以这样的实力,再加上调拨给水师的三千步兵,应该可以拿下濮州。至于梁山泊水军——丝毫没被放在眼里。那根本不能称之为水师,不过就是一些破旧的舢板而已。
重和二年五月初十。
正预备全面攻击梁山泊的官军,终于等来了朝廷支援的两员大将和数千骑兵步兵。只是根据“路秦”和“索超”二将说,在赶赴支援途中,他们的军队遇到青州贼军伏击,两千骑兵只剩下一千三百余骑,两千步兵只余八百余人。火炮和炮手全部被梁山俘虏。
无论怎样说,这两千余军队的到来,让官军取胜的希望更大了一分。尤其是那千余骑兵。这千余骑兵与中路军剩余的千余骑兵合在一起,再另外选些兵士,勉强凑够三千。再加上东路、西路的两路大军中信交给亲卫。亲卫揣好书信在营中左穿右绕,走到靠近水泊的一处阴影之中,取出弓箭,将书信用由纸包好束于箭尖,用力射将出去。那一箭眼见即将落水,一条黑影猛然一跃,将那箭接住,又落将下去。原来他却早已划了条小船藏于此处。
一个多时辰之后,梁山泊水寨之中。
赵天取过一名士兵递上来的书信,展开一看,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高声吩咐亲卫兵道:“传令,召集所有将领到聚义厅议事!”
……
“轰隆隆……”震动天地的炮声忽然响起。作为最古老的热兵器,火炮铁炮的射程虽然有限,威力却是无穷的。在炮弹攻击之下,梁山泊战船被远远地逼开了。虽然战船上弓箭射程超过火炮,但是每门火炮前张开的巨盾却有效地遏制住了梁山战船上弓箭对炮手的杀伤。
官军中军之中,数十面战鼓在炮声中同时擂响。官军对决梁山泊的总攻终于缓缓拉开帷幕。梁山泊正面,两千水师的数十艘运兵船不停地在战船和火炮掩护之下运送兵员。
而侧翼,以索超、路秦二将的骑兵为先锋,赵启的万余军队从一条狭窄的地带向梁山泊推进。梁山泊的箭阵与官军箭阵之间不断地对射着,每一轮对射都会收割掉无数的生命。虽然此处地形狭窄,但地形有利于冲锋,索超和路秦二将押后,组织以十五人为单位的骑兵不断地发动凶猛的攻击。
但是梁山泊军队却极为顽强。以弓箭和拒马对抗着骑兵冲锋,虽然伤亡巨大,这个小小的堡垒却不断地吞噬着官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