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唐朝地主爷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沧州的发展

第二百二十五章 沧州的发展(1/1)

目录

第二百二十五章沧州的发展

虽然有了徐清的解释,宴会上的人还是比较恐慌,叫来御医,一个个检查了,又给程咬金去了肿,一个多时辰就过去了。见到程咬金,除了嘴巴大点,其他都还是原模原样的,这才放心下来。

宴罢,大臣们回到前面。午后又是议事,颁赐徐清“黄钺”。

徐清封侯,敕巡关中的事情,此时也已经传到了太极宫外。但这一传言,却如一阵雨,把徐清之前的那些非议也好,传说也好,来了一个尘埃落定。仿佛看电视,看到了大结局一般,终于盼见主角封侯拜相,自动脑补了一个全剧终。一众学子,便以徐清为榜样,日日钻研学问,再有嫉妒的、眼红的,也都只得压在心里,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吠出声来。

但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徐清在那一个暗流涌动之中占据了一个,暂时谁都冲不倒的小屿。在那个谁都没明眼看见的斗争中,徐清悄悄地成为了胜者,那个以前的巨鳄,居然咬不赢徐清。那巨鳄身后的那些小鱼儿,谁还敢乱扑通?

而朝廷上下的那些自认为是徐清这一派的人,也都安心了下来,不用怕徐清一倒,自己也就受人排挤了。上一次,徐清作为主考官,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成为了县令一般的主官。他们为政一方,也受到了徐清在沧州为政的影响,实事求是又灵活变通,在大唐的各个地方,悄悄成为星星之,便抽一文。银子不是通用货币,故而到了这里,照样按照货物的的办法抽税。

半年时间不到,这黄骅港便收入了黄骅县原来近一年的税收,可谓盆满钵满。抽税的都如此赚钱,更不用说本来就赚钱的商人了。利润一成半给了官府,二成交给了商会,还有一成半人吃马嚼,发工资发没了。总管来说,十文钱的毛利,到手的只有五文钱。这是走海路的,走陆路的还要稍微低一些,只有三文钱不到。

但这也是很高的利润了,相比于从前,被沿途的官服层层剥削,那已经是想当大的利润了。可以这样说,现在冀南道百分之三十的银子,全部集中在沧州商人的手里,如今的沧州商会,那是出了名的富裕。

另外,沧州的盐,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边关和其他各个地方,不少地方的盐商,都被这一股低价盐给弄得破产。然后沧州商会一出手,立马就收购了冀南大部分盐商。从此,商会不仅能收到商人每年的年贡,还能自己得到一部分很大的利润。商会承诺,到了年末,这些钱都会拿出一部分分红。这个分红,并非只有商人才能得到,那是所有百姓,只要是沧州人,那就能分到一点点红利。

另外,修桥铺路,招护镖护卫,也是沧州商会出钱。有了商会的服务,沧州的商人底气才足。

而那些世家大族,也都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商机,想要插手进来捞一笔,却发现这个沧州商会就想铁板一块,还是烧红了的,根本容不得他们染指。

若说拼财力,他们早就拼不赢沧州了,百分之三十的财富都在手上,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在路上,你个四分五裂的世族势力,拿什么来拼?实力拼不过,世家大族只好用先天优势了——报请官府,重农抑商。

本书来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