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最漫长的一天(9)(1/1)
1937年12月12日,下午5时,唐生智公馆
爆炸的航弹震碎了豪宅的门窗,唐生智公馆,现在也可以说是临时的卫戍司令部。臂带“卫戍”袖标的士兵在焚烧着文件。司令官唐生智坐在正堂里,对着地图分析战况,其实他的心里早就开了锅。前方传来的战况越来越不利,雨花台,中山门等要点相继失守,水西门等地也支撑不住。
“司令,问过三十六师了,已经派部队进城准备巷战了,阻拦线准备完毕”
说话的是副司令刘兴。副官放下了电话跑来唐生智身边。
“司令,能通知到的军师长们已经联系完毕,正在赶来的路上。”
“嗯”唐生智揉了揉脑袋,坐在了柔软的沙发上,他时不时的会想到自己战前在会上的气壮山河和壮气凌云,现在看来,自己真的有些可笑,人生,不过逢场作戏尔。
唐生智的心里早有定计,现在的情况看来,各个要点相继失守,长江上也出现了日本人的海军,不撤退是不行了,把部队长们召集来,就是要宣布一下命令,形势比人强,只有撤退了。
“司令,74军的俞军长和71军王军长来了。”
俞济时和王敬久满身灰烬的走进了唐公馆,俞济时的肩上还流着鲜血。“司令官好”两人异口同声的说道,唐生智也站了起来,对着二人说道:“战时不必执此虚礼,先坐下吧,等一等其他人,师以上的军官都召集了”
俞济时两人也没客气,当即坐在了沙发上。唐生智看着俞济时身上的伤口,立刻叫来了副官,让其去寻些伤药来为俞济时止血。
俞济时为来得及推辞,也就接受了唐生智的好意。三人坐在沙发上,一时无话可说,唐生智倒是先询问了两人部队的战况。
“部队打得都怎么样?”
“我74军的5件的卫戍司令部士兵和几个参谋,他自己确实穿好衣帽,拿起准备好的行李,走出了这座属于他自己的公馆。
见唐生智走出公馆,军官们也不再磨蹭,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走出了大门,一些人直接借着唐生智公馆的专线电话把电话挂到了自己的部队,对着留守的军官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南京守军的命运在此时就已经注定,俞济时桂永清等人还是选择了先回部队,至少要亲自下发命令,王敬久等人在用公馆电话下达了撤退令后,不管部队往哪里走,往什么地方走。他们直奔挹江门的36师防地,过江,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
乱哄哄的街面上已经出现了不少溃退下来的士兵,城内的宪兵有的还在尽职尽责的驱赶,大街上乱作一团。枪声越来越近,冬日的阳光在冷清的街面上发出了一样的光彩。
俞济时坐在车里,手中拿着那份仓促做成的撤退命令。规则倒是很详细,联络信号、口语,突围方向全部制定好了。可惜,没几个人能执行下去,俞济时在离开时除了桂永清等几个人,根本就没有看到其他高级军官。
“哼,要开始跑了吗,人不能这么没良心啊”俞济时知道,那些人是要丢下部队,不管不问的逃走,可他不能这么做,至少要安排一下撤退事宜。58师可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从浙江保安团到正规军,不知道花了他多少心血。51师虽然不是他的嫡系部队,可当了军长就该一视同仁啊。
南京打得惨,也要给部队留下些种子。所幸提前拜托了叔叔,给自己的部队留下了一条火轮。
能走多少,就带多少吧。
俞济时闭上了眼睛,在他身后,不断有部队开进城里,那是36师准备巷战和堵截的部队。
冬日的寒风呼啸,似乎在提前预兆着什么。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