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第一六二章 用东林(1/1)
<content>
崇祯这次出手很谨慎,毕竟他都当了十多年的皇帝了,太子都快成年了,他再跟个愣头青一样毛毛糙糙就有点荒唐了。
他并没有急着出手对付张斌,因为这会儿张斌在朝中的势力很大,内阁、六部、都察院等重要的衙门被张斌掌控了一大半,他如果以莫须有的罪名胡乱出手,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他也没有急着收拾薛国观的党羽,因为朝中除了张斌就薛国观的实力最强,如果这会儿把薛国观的党羽全收拾了,那整个朝堂便会成为张斌的天下,那时候要收拾张斌就更难了。
他的选择是先扶持周延儒,而且,他并没有把周延儒一举推上内阁首辅的高位,因为周延儒这会儿在朝堂还没有什么根基,如果贸贸然提出让周延儒出任内阁首辅,肯定会遭来张斌一党的疯狂抵制,到时候支持张斌的全是各衙门大佬而支持周延儒的全是些小鱼小虾,他这脸同样没地方搁。
他用的还是薛国观的建议,徐徐图之,第一步,先让周延儒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
这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掌控着朝廷大部分官员的任免和升迁,崇祯想着张斌肯定会出手抢夺,不过,他已经想好了,场面再难看,他也要硬推周延儒上位,毕竟这吏部尚书还不是内阁首辅,就算自己一意孤行,应该也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这天早朝,当礼官宣布开始廷推吏部尚书的时候,张斌果然出手了,他竟然亲自走出班列,跪在御道中间朗声道:“微臣推举,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孙传庭孙大人出任吏部尚书,孙大人历任吏部验封主事、稽勋郎中,对吏部个项事物熟悉无比,而且孙大人还曾在陕西击溃反贼主力,生擒贼酋高迎祥,又曾在海州力抗建奴主力,在沈阳生擒建奴勋贵家眷数百,建奴武都松了口气,他们还真怕张斌气得从地上跳起来,当面和崇祯硬怼,那家伙,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大碰撞,不知道要殃及多少池鱼!
还好,还好,这张斌还算理智,没有做出那等惊天动地的大事来。
周延儒虽然是只老鸟,但却是一只脱光了羽毛的光鸟,这会儿他可不敢嚣张,当上吏部尚书之后,他马上兑现承诺,开始疯狂提拔复社成员。
张溥不出意外的当上了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吏部文选司郎中这个重要的位置他给了另外一个复社骨干吴昌时,另外吴建业被直接提拔为南都国子监祭酒,张采也被提拔为户部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还有很多很多复社成员基本都被提拔上了正五品以上的“高位”。
这个时候,崇祯也耐不住寂寞搅合进来了,复社成员毕竟资历浅了点,直接提拔到正三品侍郎都不可能,更别说是正二品的尚书又或是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了,所以,崇祯给周延儒提供了一些人选,让其安在六部侍郎甚至是都察院右都御史的高位上,美其名曰是声援周延儒,实际上却是为将来压制周延儒做准备,因为这些人都是东林党,当初周延儒为了抢夺内阁大学士之位可是狠狠的阴了东林大佬钱谦益一把,他跟东林党的关系能好才怪。
不过,这个时候周延儒也不敢违背崇祯的意思,提拔东林党就提拔东林党吧,只要自己能当上内阁首辅,东林党不也得看自己脸色!</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