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隐去了所有气息的人(2/2)
1890年的时候从中国流出,成为波斯王国、恺加王朝的纳赛尔丁?沙阿?卡扎尔国王的收藏,并在皇室内递藏,此后又由伊朗王国的巴列维王朝继承。
这座自鸣钟在1925年第一次进入拍卖会,成为英国的私人收藏。
最近的三次拍卖,前两次都在伦敦,2002年5月28日邦瀚斯拍卖会编号199,和2012年7月4日苏富比“珍宝?王子的品味”专场拍卖会编号21,最近一次是2015年12月8日在保利拍卖行在国内拍出的3622.5万
今天送过来工作室维修和保养。
如果喜欢这座钟,可以在现在的位置把镜头推近,但烦请不要继续靠近。】
低头工作的非遗传承人,还在完成最后的修复工序。
不知道是因为钟的价值太吓人了,还是大家都意识到自己刚刚没有听完注意事项就上来了,所有的记者在惊艳了岁月的声音说“烦请不要靠近”之后,几乎同一时间停下了脚步。
现场的气氛安静地有点奇怪,上来的人好像都忘记自己的了初衷,仿佛仅仅只是来博物馆鉴赏一座顶级古董钟的。
没再听到有人再贸然上前的脚步声,关于铜鎏金太平有象水法转花音乐自鸣钟的解说才再度响起:
【这座钟一共分为五层,机械传动部分是以五盘发条为动力。
最下面的一层是四个清朝的大力士托举着一个镶嵌了八幅铜鎏金山水景物的音乐箱。
乐箱上面的这一层是铜鎏金山石基座,正面是是白珐琅三针表盘,背面是白珐琅转换乐曲盘。
乐曲盘一共有六首乐曲,大家现在听到的是第一首加沃特舞曲。
中间的第三层,是最具表演功能的铜鎏金大象,也是今天需要修复的功能。
大象上面的第四层是一个六角亭。
亭子里面坐着的是希腊擎天神阿特拉斯,他手上拿着的这个球体,是可以旋转的黄道十二宫经纬仪。
亭子的顶部是可旋转的双层料石花。
最上面的第五层,是铜鎏金旋转菠萝花。
这座中西合璧,做工精巧,构思精妙的自鸣钟,除了走时、打点、打乐,旋转,还代表着世界钟表历史上最为复杂的表演功能。
铜鎏金太平有象水法转花音乐自鸣钟在英国完成设计,也是在英国制作,代表着当时全球最高的制表工艺。
在欧洲,达到这样工艺的本土钟,都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乾隆钟。
这座铜鎏金钟,每隔三个小时,在三、六、九、十二时的整点,都会开始表演。
我现在把指针调到十二点。
镜头如果拉近一点就可以看到,这只大象栩栩如生的表演动作。
眼睛在转动,耳朵在前后扇动,尾巴则是左右摇摆。
最重要的是象鼻的部分,不仅可以匀速转动,还可以转动的同时实现左右往复摇摆。
&nbs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i>
p;这一点很特别。
现在存世的大象文物钟,除了眼前所见的这一座之外,都只能实现象鼻的单方向转动。
这是唯一真正实现了两种方向运动叠加的座钟。
如你所见,象鼻在旋转和升降的同时,还能完成了对往复运动的控制。
这样的工艺,不论是在1780年代,还是放到现在,都是最为独特的并极其稀有的。
北京的故宫也有类似的大象文物钟,最出名的是铜鎏金象驮琵琶摆钟。
但是,象驮琵琶摆钟的表演功能,远没有眼前的这一座钟新颖和多变。
故宫收藏的其他太平有象座钟也都没有办法达到这种机械运动程度的控制,大象的鼻子,都只能完成单向的转动。】(注)
讲解人的声音,太过清澈和好听,离得近的人,都沉浸在少年的解说里面,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上来。
后排的人看不到这座钟的表演细节,仍然记得要提问的记者,又不敢往前挤,怕一个不小心,弄坏了几千万的古董钟。
有记者在后排开始喊,原本所有人一上来就要抢先提问的问题:“请问,你是怎么发现买氏继承人拿过来的寄卖的表是有问题的,又是怎么联合典当行的记录下确凿证据的?”
==========
【注:】
古董钟的表演功能比较不容易想象。
《一刻钟情》有点慢热。
这个关于钟表、关于匠人精神、关于梦想的故事,终于放下了半遮面的琵琶。
小墨会在《一刻钟情》的书评区,发一系列带图片的重要道具。
如果你对书里面写的钟表感兴趣,可以去书评区看看。
之前已经发过了2008江诗丹顿艺术大师面具系列,今天会发铜鎏金太平有象水法转花音乐自鸣钟。】</div>
<divid="footlink"><ahref="上一页</a><ahref="返回目录</a><ahref="下一页</a></div>
<divid="adbottom"><scripttype="text/javascript"src=""></script></div>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