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小姑姑牧春花,丈母娘进城(2/2)
“房子位于前门大街,地理位置特别好。”
“无论你们进城以后做什么,住在那里都非常方便。”
“那里的水电和交通特别方便,门口就有公交站。”
“卫生站,邮电局,菜市场,服装店,应有尽有。”
“不想坐公交可以打人力三轮车,招收就停,给钱就走。”
“前门大街白天和晚上都很热闹。”
“尤其是东升哥选的这座四合院。”
“它隔壁是一家开个几十年的小酒馆。”
“小酒馆上午不营业,下午和晚上营业。”
“咱们老家这边的人,天一黑,大家就睡觉了。”
“城里人不这样,城里人晚上很晚才睡。”
“小酒馆每天最少营业到九十点钟。”
“去喝酒的不止内地人,还有外国人呢。”
秦淮茹说的有鼻子有眼,其实她根本没见过。
她说这些都是贾东升告诉她的。
秦父听到女儿说起小酒馆,肚里的馋虫被勾起来了。
恨不得今晚就去小酒馆喝二两。
“既然那座四合院有这么多好处,租金一定很贵吧?”
秦母一语戳中要害,比只想喝酒的秦父靠谱多了。
秦淮茹尴尬一笑,看向在跟她弟弟说悄悄话的贾东升。
“租金的事儿得问东升哥!”
贾东升只跟她说了那座四合院的好处,没说租金的事儿。
所以她也不知道。
“那座四合院是我朋友的,听说我岳父岳母要进城。”
“人家直接把钥匙给我了,她说了,租金随便给点儿就行。”
贾东升从兜里掏出一把钥匙,交到丈母娘手里。
秦母把钥匙揣兜里,回里屋收拾东西。
……一小时后……
秦淮茹父母带着两个儿子,跟随贾东升离开村子。
在贾东升和秦淮茹中间,跟着一个绑着羊角辫的小丫头。
小丫头左手牵着贾东升,右手牵着秦淮茹。
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一边走一边唱歌。
小丫头不是别人,正是已经五岁的秦京茹。
由于二叔三叔暂时不能全家进城,前期只有二叔和三叔进城探路。
等他们在城里彻底站稳脚跟,才能把老婆孩子接到城里。
他们想在家过完元宵节再进城。
所以今天只有岳父岳母和两个小舅子跟贾东升回城。
小京茹是自己跑出来的,哭着喊着非要跟贾东升进城。
三叔三婶儿怎么哄都不行,宁愿不要爸爸妈妈,也要跟姐夫进城。
为了让贾东升带她走,小京茹使出浑身解数,并和贾东升约法三章。
“小京茹和我有缘,她想进城就让她跟我走吧。”
“到时候让她和我妈睡一屋。”
贾东升打发走来追京茹的三叔三婶儿,牵着小京茹的手去坐车。
这丫头和他第一次见面就特别粘人。
贾东升曾一度怀疑,他俩是不是上辈子认识。
否则你怎么解释,一个四五岁的小丫头。
宁可不要爸爸妈妈,也要跟他这个姐夫在一起。
估计是过奈何桥的时候,没喝孟婆汤。
带着前世的记忆投胎,一眼就认出贾东升了。
一路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到京城车站打两辆人力三轮车。
先把行李放到前门大街的一进四合院。
然后去菜市场,买菜买肉买点心。
带着一大堆东西去姥姥家过节。
中午随便凑合吃一口,重点是晚饭。
今天是元宵节,姥姥家的晚饭特别丰盛。
秦母和舅妈苏慧芝一见如故,二人特别聊得来。
秦父和舅舅臭味儿相投,一见面就探讨晚饭喝什么酒。
贾东升忽悠两个小舅子跟姥爷下象棋,十局输了九局,小舅子快哭了。
幸亏最后一局该开饭了,没下完,否则肯定哭鼻子。
元宵节,庆团圆。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天喜地共度佳节!
贾东升想起虎坊桥牧春花,跟妈妈求证一些细节。
“你啥时多个姑姑?”舅妈苏慧芝一脸懵逼看着贾东升。
韩秋菊瞪了儿子一眼,笑着跟嫂子解释:“贾家原本是六个孩子。”
“卫华有三个姐姐一个妹妹。”
“他妹妹比他小十三岁,出生当天就被送人了。”
牛玉琴皱眉看着小女儿:“贾家人净干这种缺德事儿。”
“他们把孩子送哪儿去了?”
韩秋菊说:“虎坊桥!”
韩万山喝了一口酒,啧啧一声放下酒杯,一边吃菜一边问贾东升。
“你没事儿打听你这个姑姑干啥?”
贾东升咧嘴一笑,“姥爷!您别看我刚刚知道我有个四姑姑。”
“但是我很早之前就听说过牧春花,而且我认识她男人,您信吗?”
韩万山冷哼一声,“你这么能耐,你咋不上天呢?”
众人哄堂大笑,连姥姥和舅妈都在笑。
只有贾东升没笑,一脸严肃看着质疑他的姥爷。
牛玉琴见外孙如此严肃,板起脸训斥韩万山:“你不信我信!”
“东升!姥姥相信你!”
“舅妈也相信你!”舅妈苏慧芝说。
贾东升笑着给姥姥和舅妈夹菜,说起牧春花嫁的那个男人。
“淮茹!其实你见过咱小姑父!”
秦淮茹一怔,“我见过?我怎么知道。”
“什么时候见过?在哪儿见过?”
贾东升给姥爷和岳父倒酒。
倒完酒冲秦淮茹伸出两根手指,“你最起码见过他两次。”
“两次??”
秦淮茹越听越糊涂。
“那两次?”
“待会儿再跟你说,妈!其实您也见过他两次!”
贾东升笑着看向韩秋菊。
“???”
韩秋菊一脑门问号。
“到底是谁?”
“快说,你再卖关子,小心我抽你!”
韩秋菊板着脸做了个抽耳光的动作,催促贾东升说正题。
“那人叫严振声!”
贾东升见妈妈快急眼了。
再卖关子真有挨揍的风险,直接揭晓答案。
“严振声???”
“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呢???”
“好像在哪儿听过,又好像没听过。”
韩秋菊和秦淮茹看着彼此,此时的婆媳俩十分有默契。
脑海中在想同一个问题,嘴上说着一模一样的话语。
连听到这个名字的反应和表情都一模一样。
都说外甥长得像舅舅,侄女长得像姑姑。
夫妻俩在一起时间久了,会有夫妻相。
儿媳妇像婆婆的百年不遇。
兴许是这对婆媳相处的太好了。
秦淮茹这个儿媳妇说话做事,越来越像她婆婆韩秋菊了。
“傻柱亲爹!”
贾东升见她俩一直想不起来,直接亮出底牌。
“哦~我说怎么这么耳熟呢!”
“原来是傻柱的亲爹啊。”
婆媳俩异口同声,就连反应和表情也一模一样。
韩万山和牛玉琴看到这一幕特别欣慰,秦母看到这一幕有点儿吃醋。
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闺女,嫁给别人生儿育女理所应当。
为何女儿和婆婆如此有默契呢。
女儿和她一起生活十八年,比不上婆婆和女儿一起生活三个月。
贾东升见其他人似懂非懂,说起严振声牧春花和傻柱的关系。
“严振声是傻柱的生父,在芝麻胡同开酱菜园。”
“酱菜园的名字叫沁芳居,我的四姑姑在建国前嫁给严振声。”
“给严振声生了一个儿子,不过……”
贾东升先给大家捋清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
“牧春花是我姑姑,严振声是我姑父,严振声是傻柱的生父。”
“按理说,我姑姑牧春花就是傻柱的……卧槽!”
贾东升算到这里,突然发现自己跟傻柱特喵的变成亲戚了。
喵了个咪的,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
不能再吃了,换瓜!
酒足饭饱,全家人一起在院里放孔明灯。
贾东升用孔明灯许愿:
【希望姥姥姥爷长命百岁,笑口常开。】
【希望爸爸妈妈和舅舅舅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希望媳妇和肚子里的双胞胎,平平安安,茁壮成长。】
【希望所有爱自己的人,在五二年平安无事,一切顺利。】
【希望所有看过这本书,支持这本书的家人们,爱情事业双丰收!】
【最后一个愿望,希望自己能考上人大或者清华北大。】
他的第一志愿是人大,考不上人大的话,清华北大也能接受。
贾东升胃口好,从不挑食。
放飞孔明灯,告别姥姥和姥爷,在胡同口与丈母娘分开走。
丈母娘一家四口去前门大街,贾东升四个人回帽儿胡同。
小京茹趴在贾东升背上睡得正香。
韩秋菊偷瞄熟睡的小京茹,越看越喜欢。
“如果淮茹怀的是龙凤胎就好了。”韩秋菊小声嘀咕道。
贾东升冲妈妈竖大拇哥,“您怎么知道是龙凤胎?”
韩秋菊一愣,“真是龙凤胎啊?”
贾东升点头,韩秋菊不相信他,看向儿媳妇秦淮茹。
亲妈不相信亲儿子,反而相信儿媳妇,千年不遇。
贾东升站在妈妈身后,冲媳妇使眼色。
秦淮茹犹豫片刻,顺着贾东升的话往下说:“确实是龙凤胎。”
“东升哥在协和有熟人!一查就查出来了!”
韩秋菊喜笑颜开,她以为熟人说的是伊兰娜。
殊不知熟人指的是丁秋楠的爸爸丁爱国。
韩秋菊接过小京茹回她那屋睡觉,秦淮茹来到自家门口看着与贾东升。
小声问道:“你确定是龙凤胎?”
“我……”
贾东升刚要解释,听到妈妈那屋好像有人在摔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