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同人 > 四合院:都穿越了谁受委屈啊 > 第95章 贾卫民下葬,贾张氏绝食,贾长先吐血

第95章 贾卫民下葬,贾张氏绝食,贾长先吐血(2/2)

目录

……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转眼又到下课时间了。

贾东升站在黑板前,留下今天的作业。

拍拍手对台下说道:“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下课!”

坐在第一排的刘岚豁然起身,“起立!”

六十多人刷的一下起立,给贾东升鞠躬:“老师再见!”

“同学们再见!”贾东升笑着说道。

众人陆续离开食堂,最后就剩韩家人和几位领导。

杨金刚握着韩万山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老爷子!真羡慕您有个好外孙。”

杨金刚说的是心里话,随着跟贾东升接触时间久了。

他在贾东升身上发现很多闪光点,以及一般年轻人不具备的优点。

一个优秀的年轻人,不仅敢想,还要敢干,不仅敢干,还能干成。

贾东升就属于这种人,敢想敢干还能干成。

别说轧钢厂,那里都需要这样的年轻人。

韩万山笑着跟杨金刚握手:“都是领导培养的好。”

“感谢领导对东升的培养。”

“孩子小,不懂事儿,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领导尽管批评。”

“该打打,该骂骂,我们绝对不会说半个不字。”

杨金刚闻言哈哈大笑,邀请韩家人去办公室坐坐。

牛玉琴笑着婉拒:“我们知道领导忙,就不打扰领导了。”

“改天有时间,请领导到我们家做客。”

“老太婆我亲自下厨,让老头子陪领导喝两杯。”

杨金刚双手握住牛玉琴的手,“老太太!您说这话我可当真了。”

牛玉琴笑着点头:“随时去,随时欢迎。”

众人一起走出食堂,杨金刚把韩家人送到大门口。

几人骑车回到韩家小院。

路上,牛玉琴和韩万山一直在夸贾东升。

夸他这个识字班办的有水平,夸他教的好,是当老师的料。

如果将来真考上大学,毕业后不当工人当老师也挺好。

士农工商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有学问的人永远排第一。

有学问的人分很多种,而在他们眼里,老师学问最大。

贾东升在姥姥家吃过晚饭,去小酒馆隔壁的一进院看望岳父岳母。

先让他们熟悉一下周边环境,过几天再谈工作的事儿。

……

翌日,贾卫民离世第三天。

按照事先约定,今天是贾卫民下葬的日子。

贾张氏提议葬礼从简,贾东旭没意见,其他人更没意见。

封棺,出殡,下葬,封土,立碑,孝子跪别。

贾东升作为侄子,全程参与葬礼。

出殡的路上,听到三个姑姑说。

自从贾卫民咽气,贾张氏滴米未进。

其他人听说这件事,都在称赞贾张氏和贾卫民情比金坚。

消息不胫而走,整条胡同,整个南锣鼓巷都传开了。

传闻贾卫民病逝,贾卫民的媳妇贾张氏绝食三天。

甭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贾东升不信。

他前世也曾绝过食,正餐不吃,吃零食。

嘴上说绝食,到饭点的时候滴米未进。

跑去地里烤红薯,抓兔子和山鸡烤着吃,半夜躲被窝里啃方便面。

这些他都干过。

葬礼结束,贾家的白布全部撤掉。

除了院里从此少一个人,就像什么也没发生。

鲁迅先生说过,人的一生会经历三次死亡。

分别是:物理性死亡,社会性死亡和永久性死亡。

第一次死亡:物理性死亡。

从医学角度出发,自主意识完全丧失,呼吸心跳完全停止,瞳孔涣散。

血压归零,即为物理性死亡。

这就是大多数人口中的死亡。

贾卫民在三天前,经历了第一次死亡——物理性死亡。

第二次死亡:社会性死亡。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给逝者举行葬礼。

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葬礼,送逝者最后一程,给逝者进行最后的道别。

通过举行葬礼的这种方式,向社会宣布一个人死亡的信息。

在这场葬礼过后,这个人的身份,地位等一切社会属性全部归零。

贾家今天为贾卫民举行的这场葬礼,就是将贾卫民的社会属性归零。

第三次死亡:永久性死亡。

永久性死亡,也叫遗忘性死亡。

引用寻梦环游记里的两句台词: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人遗忘才是。】

一般情况,一个人最多能被三到四代人记住。

当然了,凡事都有例外。

比如他大伯贾卫民。

贾卫民死的时候,孙子还没出生。

等到贾东旭的孩子出生,根本不认识贾卫民。

既然不认识,又怎么能奢求他记住呢。

所以当贾东旭这一代人去世,贾卫民就是永久性死亡!

贾东升从墓地回来,一个人在家门口坐了很久。

小京茹躺在贾东升怀里,眨巴着那双大眼睛看着贾东升。

不哭不闹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他。

贾东升托着腮帮,回顾自己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翻阅系统空间的奖励清单,总感觉自己该做点儿什么。

无意中瞥见奖励清单里的方便面制作工艺。

贾东升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突然觉得肚子疼,先去上个厕所,回来研究一下方便面。

在厕所偶遇叁大爷在蹲坑,聊起他伯母贾张氏。

“听说你伯母打算一直绝食,是真的么?”叁大爷问贾东升。

贾东升冲叁大爷翻了个白眼儿,“不知道!”

话音未落,隔壁女厕传来刘岚的声音。

“绝食个屁!我刚才看见她吃了两碗大锅菜!”

北方习俗,办葬礼做大锅菜,招待来参加葬礼的人。

贾家给贾卫民办葬礼,何大清没时间,傻柱是掌勺大厨。

刘岚负责给傻柱打下手。

“那……”

“贾东升!你爷爷在胡同口晕倒了。”

叁大爷刚想打听内幕,一个小伙跑进厕所,喊贾东升胡同口。

贾东升来到胡同口,他爸和贾东旭已经到了。

贾长先靠在墙上,脸上全是土,估计是摔倒的时候脸先着地了。

地面有一滩血,贾长先嘴角有血迹,八成是他吐的。

贾东旭抱着贾长先的胳膊嗷嗷哭:“爷爷!我带您去医院!”

贾长先笑着摆手,“东旭!爷爷没事儿,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贾卫华蹲下身,示意侄子把老头放他背上,“您都吐血了,还说没事儿。”

“我背您去医院!”

贾长先推开贾卫华,扶着墙从地上站起来,眼前一黑。

顺着墙又坐到地上了。

“爷爷!”

“爸!”

贾卫华和贾东旭惊呼一声。

一左一右将贾长先搀扶起来,“去医院吧!必须去医院!”

贾卫华拦住一辆人力三轮车,贾长先死活不上车。

无论贾卫华和贾东旭如何劝说,他就不上车。

“我的身体我知道,一时半会死不了。”

“你们扶我回家,我去老大家看看。”

贾长先一想到大儿子没了,心里堵的难受。

从小被他养的白白胖胖的大儿子,怎么就没了呢。

明明才五十来岁,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贾长先心里苦,他心里像堵着一块大石头。

上不去,下不来,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简直生不如死!

贾卫华和贾东旭拗不过贾长先,扶着他往家走。

贾东升站在人群外,看到贾长先吐在地上的那摊血。

不由皱起眉头,血的颜色不太对劲,看来老头的身体已是强弩之末。

他原本最多撑到年底,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谁也不敢保证还能撑多久。

跟随人群回到四合院,看到贾长先坐在中院的抄手游廊里。

贾卫华和贾东旭在一旁陪着他。

贾东升刚下台阶,身后传来姑姑的声音。

“爸!您没事儿吧?”

贾东升回头,看到三个姑姑跑进中院。

身后跟着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侯桂芬。

“你们来干什么?”

贾长先看到三个女儿,原本糟糕的心情变的更糟糕了。

三姐妹搀扶侯桂芬来到贾长先面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开口。

“她们想问你,答应她们的那份家产还作不作数!”

侯桂芬突然恢复清醒,说完甩开三个女儿,径直走向贾东升。

“东升!奶奶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奶奶把钱都给你,你能让爷爷奶奶搬过来吗?”

“我不住你们家,随便给我们租间房就行。”

侯桂芬一边说,一边从兜里掏出一个存折递给贾东升。

贾家三姐妹看到存折脸色大变,伸手就要抢存折。

“娘!我爹已经答应把钱分给我们了!”

“您怎么能说话不算话呢?”

侯桂芬看到三个女儿想抢存折,直接把存折塞进贾东升的口袋。

“???”

懵逼的贾东升一脸懵逼。

三个姑姑目露凶光盯着贾东升。

“把存折还给我们!”

贾东升从兜里掏出存折,本想直接还给她们。

鬼使神差打开存折,他只看了一眼就改主意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