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贾东升的高考成绩,秦淮茹生产在即(2/2)
韩万山瞪了贾东升一眼,背着手回屋喝茶。
贾东升在姥姥家吃过早饭,回家接上秦淮茹去轧钢厂上班。
眼瞅就要到预产期了,该上班还得上班。
因为这个时候的产假是从你生孩子开始的。
在孩子没有出生之前,你说你想提前请假待产?
不好意思,
请假可以,但不属于带薪产假。
所以请假需要扣工资。
想休产假,得从你生孩子那天开始算。
其实这一规定已经很人性化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产妇,没有那么娇贵。
这个时候的大部分产妇,都是在毫无征兆下生孩子的。
甚至有的人,是在晚上睡觉或者正上班的时候生的。
睡得正香呢,突然感觉要生了,然后就生了。
正干活儿呢,突然感觉要生了,然后就在车间里生了。
……
东直门外,红星轧钢厂。
贾东升刚进厂区,就被十几个工友围了起来
“小贾同志,以后你就是大学生了。”
“如果你大学毕业还回来的话,到时候可就是厂领导了。”
“小贾同志,恭喜恭喜啊,恭喜你被人民大学录取。”
“以后飞黄腾达了,可别忘了咱们兄弟。”
“贾东升!我就知道你小子一定能考上,果然让我猜中了。”
“你去人大上学,可别忘了我们这些工友啊。”
“别忘了常回轧钢厂看看。”
“就算你毕业不回轧钢厂上班,轧钢厂也算你的娘家。”
“东升啊!你……”
十几个工友分别对贾东升表示祝贺。
站在车棚入口聊了十几分钟,直到他师父于德水和厂长杨金刚出现。
工友们这才散去。
于德水手里拿着一个大红包,杨金刚手里拎着一个袋子。
“师父!杨厂长!”
贾东升笑着跟二人打招呼。
于德水把红包递给贾东升:“这是师父给你的奖励!”
“既然考上了,就要好好学习。”
“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更好的为工业发展做贡献。”
贾东升婉拒师父的红包,于德水直接将红包塞到他口袋里。
“长者赐,不能辞,师父给你的,你就拿着。”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希望你小子将来有出息了。”
“不要忘了我这个师父。”
贾东升想要把红包还给师父。
于德水瞪了他一眼,他老老实实把红包揣兜里。
“师父您放心吧,您一天是我师父,一辈子都是我师父。”
“别说我上大学,就算我以后成为一级工程师。”
“您依然是我师父!”
杨金刚闻言哈哈大笑,“一级工程师?”
“你小子有志向,如果别人说这话我肯定不信。”
“你小子说这话我信。”
“如果你小子真能成为一级工程师。”
“我自掏腰包请你们师徒去丰泽园吃一顿。”
杨金刚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他有钱没处花,而是一级工程师的含金量太高了。
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末。
一级工程师都是国宝。
他们住的不是小洋楼就是独立的院子。
而且都是专门的院子,就像军区大院一样。
他们不是在工程院工作,就是在科研所这类单位工作。
有配车,有警卫,有专职医生和专职司机,福利待遇比鲁振工鲁主任还高。
简而言之,每一位一级工程师,都是宝贝金疙瘩。
如果贾东升成为一级工程师,他再回到轧钢厂的时候。
接待规格绝对不会低于鲁振工鲁主任。
不过,如果他真成为一级工程师。
轧钢厂这座小庙,是真的容不下他这尊大佛了。
贾东升和二人寒暄几句,跟师父去车间干活。
于德水破天荒跟贾东升说起工作以外的话题。
“我跟人打听了一下,人民大学现在处于建校初期阶段。”
“总共分为八个系,你打算去那个系?”
“你是不是不知道这八个系是什么?”
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纸,眯眼看着纸条念道:
“经济系,经济计划系,财政信用借贷系,贸易系,合作社系。”
“工厂管理系,法律系,外交系。”
“我觉得工厂管理系和外交系比较适合你。”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同时选两个系。”
“你是工人,学习工厂管理,将来毕业可以回厂效力。”
“帮助工厂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升生产效率。”
“刚好你懂俄语,所以去外语系能发挥你的优势。”
“除了这俩,我觉得经济系和合作社系也不错。”
“你在识字班推广双语教学,引来大批毛熊人来咱们厂参观学习。”
“如果你选外交系,那些人对你毕业后的发展有帮助。”
“你可以帮咱们公家和他们合作,从他们那里引进更多先进设备。”
于德水绞尽脑汁,把自己能想到的全都告诉贾东升。
只为给贾东升提供更多选择。
贾东升手持锉刀看着为他操碎心的师父,轻声道:
“师父!我说个事儿您别生气哈。”
“其实我没打算单选一两个系,我打算全都学学看。”
于德水一愣,皱眉看着他唯一的徒弟。
“你知不知道贪多嚼不烂?”
贾东升笑着点头,“我知道您想说什么。”
“我去人大的目的是学知识,八个系我都去尝试一下。”
“先尝试,后选择,我只学自己感兴趣,然后将自己的选择坚持到底。”
“人大的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等我去人大读书,我会先把理论基础学扎实了。”
“然后找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一开始,我会把八个系都尝试一遍,看看那些是我感兴趣的。”
“至于最终会学什么,我现在也不知道。”
“只能等到尝试之后才知道。”
于德水皱眉思索徒弟的话,一开始感觉徒弟太自大了。
他竟然想把人大的八个系都尝试一遍。
后来,越琢磨越觉得徒弟说的有道理。
如果把八个系比喻成八份工作的话,在完全不了解八份工作的前提下。
谁也无法看出那份工作适合自己。
那该怎么办呢?
正如贾东升所说,当然是先尝试,再选择,然后坚持到底。
先花一点时间,把每份工作都干一遍。
等你把八份工作都尝试一遍,心中自有答案。
“你小子总是能玩儿出新花样。”
“尝试归尝试,千万不要在人大惹祸。”
“你师父我在重工业系统是有几分薄面。”
“但在人大一个熟人都没有,你若是在人大闯了祸。”
“别指望你师父我能帮你。”
“如果你真在人大闯祸了,别跟人说你师父是谁。”
于德水相信徒弟的能力,但他不相信徒弟会不惹祸。
贾东升听师父这么说,脑海浮现一个画面。
一个仙风道骨的道长叮嘱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徒弟。
“以后惹出什么祸事,千万不要提为师的名字。”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两口子和师父一起去食堂。
今天周五,明天周六,后天休息。
贾东升打算明天再上一天班,从后天开始就不来上班了。
既然录取名单已经公布,通知书很快就到了。
他该准备准备行李,迎接自己的大学生生活了。
想到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突然想起一件事儿。
人民大学现在好像不在中关村,而在东城区。
并且距离南锣鼓巷帽儿胡同不足一公里,走路只需八分钟。
怪不得他总觉得人民大学很耳熟呢,原来他曾经从人大门口路过好几次。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人民大学明年就会搬到中关村。
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它留在东城区的最后时间。
这样也好,这样刚好可以让贾东升多陪陪老婆孩子。
等到人民大学搬到中关村,他去中关村住校,。
媳妇已经出了月子,孩子也已经两三个月了。
贾东升到食堂排队打饭,他媳妇秦淮茹在食堂门口等他。
由于大家都知道他被人民大学录取的消息。
排队打饭的时候,不时有人跑来恭喜贾东升。
导致他在食堂里多待了十几分钟。
终于轮到他打饭了,贾东升还没开口呢,何大清直接给他打了两份特菜。
“这顿算我请你。”
何大清说着从兜里掏出六毛钱,丢到收钱的纸盒里。
“谢了!”
贾东升捧着饭盒离开食堂。
隐约听到媳妇的声音。
加快脚步跑出食堂,发现秦淮茹坐在地上。
“哎哟~哎哟~哎哟~”
“媳妇你怎么了?”
贾东升丢到饭盒,上前搀扶秦淮茹。
花姐一把抓住贾东升的胳膊,“快去找三轮车。”
“啊?”贾东升一脸疑惑看着花姐。
花姐推了贾东升一把,“你媳妇要生了,快找车送医院。”
“她是第一胎,而且怀的是双胞胎,必须去医院生。”
贾东升应了一声,马上跑出去找三轮车。
然后和秦淮茹一起上车,火速赶往协和医院。
“东升哥!东升哥!”
秦淮茹依偎在贾东升怀里,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眉头早已皱成一个川字。
“淮茹!我在!我在呢!”
“淮茹你忍着点儿,马上就到医院了!”
转头催促蹬三轮的师傅,“师父!麻烦您快点儿!”
说着将一沓零钱塞进他的口袋,那沓钱至少是车费的十倍。
师傅看到钱眼前一亮,头也不回说道:“坐稳扶好,我要提速了!”
三轮师傅话音未落,贾东升感受到了轻微的推背感。
原本二十分钟的车程,不到十分钟就到了。
到协和,找丁爱国,直接被推进产房。
贾东升在门口来回踱步,第一次当爹没经验,有亿点儿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