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爷奶下葬,棒梗定亲,贾东升调离轧钢厂(1/2)
“没问题!我服从组织安排!”
贾东升早料到把他调去西河沿街道,就是为了开展公私合营。
自一九五一年开始,京城开始实施公私合营。
计划在五年内全面实施公私合营,采用赎买政策逐一实现国有化。
如今开展公私合营已经四个年头,小商铺属于公私合营的最后一公里。
西河沿街道下辖八百一十三家商铺,是开展公私合营情况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街道。
涉及商铺种类之多,涵盖行业种类之广,推广公私合营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等你把家里的丧事办完,就去西河沿街道报到吧!”
鲁振工对贾东升的回答非常满意。
没有领导不喜欢能力强又听话的下属。
尤其是像贾东升这种,鲁振工一手提拔,并亲眼看着成长起来的。
在很多人眼里,贾东升早就是鲁振工的人。
无论这小子是否在冶金工业系统工作,身上依然有鲁振工的烙印。
贾东升送走鲁振工,跟家人说起此事。
母亲和岳母得知此事特别高兴,鲁主任亲自来通知贾东升。
把他调去西河沿街道主持公私合营工作,说明领导对他很重视。
只要他把领导交代的工作干好了,连升叁级不是梦。
贾卫华在轧钢厂干了二十多年,到现在只是个副科长。
贾东升满打满算,在轧钢厂待了不到五年,已经和贾卫华平级了。
并且以他的学历和能力,只要一直留在轧钢厂,八成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厂长。
秦家人和韩家人都对他给予厚望,
母亲和岳母很高兴,秦淮茹有点儿不开心。
按理说贾东升调离轧钢厂,被借调到西河沿街道主持工作是好事儿。
她应该替贾东升感到高兴,可他一旦离开南锣鼓巷。
西河沿街道办势必会给贾东升安排住房,届时他肯定不能每天回家。
陈雪茹的丝绸店就在西河沿街道的辖区,近水楼台先得月。
她真怕二人相处久了会出意外。
“东升哥!我……”
秦淮茹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跟贾东升开口。
她想和贾东升一起去西河沿街道。
哪怕是让她从轧钢厂离职,她也不想跟他分开。
二人结婚这几年,差距越来越大。
贾东升考上大学,在人民大学完成学业,获得人民大学本科学位。
毕业后升职加薪,身上的光环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优秀。
而秦淮茹一直在原地踏步,二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就算贾东升人品过硬,不会在外面沾花惹草。
秦淮茹也怕他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想跟我一起去西河沿街道?”
贾东升抱着小当和槐花,笑问秦淮茹。
“嗯!”秦淮茹重重点头。
夫妻俩在一起这么久,早就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些话无需说完,只需要一个眼神,对方就知道自己想说什么。
贾东升笑着说道:“我已经跟鲁主任谈妥了。”
“他答应让你和我一起去西河沿街道。”
“我去西河沿街道办担任副主任一职,主要负责公私合营。”
“我打算将雪茹丝绸店作为公私合营试点,由你担任丝绸店的公方经理。”
“你愿意吗?”
秦淮茹眼前一亮,点头如捣蒜:“愿意愿意!当然愿意!”
她想跟贾东升一起去西河沿街道,就是怕陈雪茹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止是陈雪茹,伊兰娜和文丽也是谴责威胁,不得不防。
如今贾东升直接让她去雪茹丝绸店当公方经理,完全解除她的后顾之忧。
只要她和贾东升每天在一起,就不怕她们打贾东升的主意。
两个闺女吵着要出去玩儿,贾东升把她俩放地上,任由她们去院里玩耍。
对母亲韩秋菊说:“妈!我准备让大姐出任大前门小酒馆的公方经理。”
“您觉得怎么样?”
贾东升初到西河沿街道,要想尽快开展工作。
必须提拔几个自己人当帮手。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小酒馆的老掌柜贺东胜马上要被继子气死了。
他死以后,小女人徐慧真会接手小酒馆。
既然领导对他寄予厚望,他自然不能让领导失望。
按部就班开展工作速度太慢,他必须另辟蹊径。
贾东升准备双管齐下,将丝绸店和小酒馆作为西河沿街道的公私合营试点。
把丝绸店打造成前店后厂的模式,前面是丝绸店,后院是服装加工厂。
把小酒馆打造成小酒馆和大食堂二合一的模式。
将隔壁的公房纳入小酒馆,开一家便民大食堂,届时定能名利双收。
“你姐能行吗?”
韩秋菊对大女儿贾东升没信心,生怕大女儿给儿子添麻烦。
她不认为女儿能胜任公方经理。
虽然她不知道公方经理是什么,她只知道公方经理对儿子很重要。
贾东升对妈妈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当经理。”
“有我在,让我姐试一试也无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能帮得了她一时,帮不了她一时。”
自从贾东升把姐姐从婆家接回来,婆家对她姐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鲁迅先生说,面子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己争来。
事实正是如此,以前大姐的公婆对她可没现在这么客气。
他们以前对两个孙子不闻不问,一年也见不了几次。
如今每个礼拜从左家庄往前门大街跑好几趟,对儿媳妇和两个孙子格外上心。
贾东升希望大姐能在城里混出名堂,让她公婆这辈子都不敢小瞧他姐。
贾东升让媳妇和姐姐出任小酒馆和丝绸店的公方经理。
为了方便她们开展工作,他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贾东升负责替她们把握大方向,具体经营由私方经理负责。
她二人只需要监督店铺运营和传达上级指示即可。
韩秋菊犹豫片刻,相信儿子肯定不会害他姐,所以替女儿答应这个安排。
……四天后……
贾长先和侯桂芬的葬礼如期举行。
三个姑姑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打幡。
这项艰巨的任务再次落到贾东旭身上。
贾东旭作为长子长孙,给爷奶打幡天经地义。
出殡这天,贾东旭打幡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
起灵,送葬,落棺,封土,开席,孝子跪谢宾客……
一套繁琐流程走下来,从早上八点一直忙到下午三点,葬礼结束,各回各家。
贾东升不关心贾长先留下多少房产和宝贝,任由三个姑姑和贾张氏去争。
鲁迅先生说,人要应该懂得知足,否则收获越多就会失去越多。
贾东升现在的生活已经够好了,没必要惦记死人那点儿仨瓜俩枣。
葬礼结束,去轧钢厂办理交接手续。
将手头的工作跟另一位副科长做了交接。
晚上和关系不错的工友一起去丰泽园吃个饭。
贾东升暂别轧钢厂,明天赶赴西河沿街道上任,开启新工作。
说是临时借调,能不能回来谁也说不准。
假如干得不好,贾东升八成会被调回轧钢厂。
如果干得好,那人肯定不会放贾东升回轧钢厂。
毕竟那人之所以将他借调到西河沿街道,去主持公私合营工作。
就是因为贾东升在人民大学的表现太出色了。
五年学制,三年完成,并且科科都考第一,缔造一段学霸神话。
贾东升在人民大学求学期间,提过很多可行性极强的建议。
尤其是与经济学四大讲师辩论的时候,他提出了很多超前建议。
那些建议看似不合理,实则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每一个都是可遇不可修的金玉良策。
如若不是贾东升太过惊才绝艳,那人也不会多次找鲁振工挖贾东升。
贾东升携家属和哥几个以及家人在丰泽园饱餐一顿。
趁天没黑先将家属打发回家,跟哥几个又喝了一个多小时。
夜幕降临,他亲自送哥几个回家,半路下起鹅毛大雪。
贾东升把人都平安送回家,在路上偶遇要收工的蔡全无。
坐上蔡全无的三轮车往家走。
路过一条胡同,看到一个孕妇正在打车。
“三轮车!三轮车!”
车夫问:“去哪儿啊您内?”
孕妇说:“协和多少钱?”
车夫伸出两根手指:“两毛!”
孕妇皱眉讨价还价:“两毛你抢钱呐?一毛五行吗?”
车夫头也不回骑车离开:“一毛五您找别人吧。”
孕妇背靠院墙,强忍剧痛连续拦了三辆三轮车。
对方张口就是两毛,少一分都不去。
“老蔡!过去看一下。”
贾东升感觉孕妇的声音有些眼熟,吩咐蔡全无过去看一眼。
北风呼啸,天空飘着鹅毛大雪,地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出现一指厚的雪层。
三轮车压在上面,留下三条车辙印。
蔡全无把三轮车停在胡同口,贾东升跳下车查看情况。
孕妇约莫二十来岁,穿着花棉袄黑棉裤红布鞋。
留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靠在墙根捂着肚子哎呦哎哟直喊疼。
看样子马上要生了。
“她这是怎么了?”
身披塑料布的蔡全无小声嘀咕道。
“快生了!”
贾东升知道他是生瓜蛋子,懒得跟他解释。
上前搀扶疼痛难忍的孕妇,当看到孕妇那张脸他噗嗤一乐。
按理说对方现在很痛苦,他不应该笑,可他真忍不住。
怪不得刚才感觉她的声音似曾相识呢,原来这个孕妇竟然是小女人徐慧真。
“需不需要我送你去医院?”
贾东升扶起徐慧真,只见她小脸煞白,额头冒出细密汗珠。
数九寒天,大雪纷飞,额头能够冒汗,足以说明有多疼。
徐慧真疼的头晕目眩,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贾东升的胳膊。
说话声音有些颤抖:“去!去医院!求你马上送我去医院!”
“老蔡!快过来帮忙!”
贾东升喊蔡全无跟他一起,将徐慧真扶到三轮车上。
马不停蹄赶往协和医院,到医院直接送进妇产科。
让人去喊妇科主任丁爱国。
“这位是?”
丁爱国一脸懵逼看着贾东升送来的孕妇。
他想说难不成这位是贾东升在外找的相好的?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贾东升怎么敢把人送协和来的?
就算他能贾东升保密,难保贾东升的干姐姐伊兰娜不会多嘴啊。
万一这事儿被秦淮茹知道了,他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啊。
“路上捡的!”
“人快生了,赶紧推进去。”
贾东升看到丁爱国的表情,就知道他肯定误会了。
徐慧真生产在即,他这会儿没时间跟丁爱国解释。
催促丁爱国赶紧给徐慧真接生。
“啊?哦!”
丁爱国回过神来,马上把人推进产房。
贾东升站在门外等着,不知道的准以为他是孩子他爹呢。
徐慧真被推进去不到五分钟,走廊里传来一个嘹亮的婴儿哭声。
“生了!生了!母女平安!”
不明真相的女护士抱着孩子走出产房,直接把孩子塞到贾东升怀里。
整的好像这孩子真是贾东升的。
说来也怪,护士抱她出来的时候,这孩子哇哇哇一直哭。
刚被护士放到贾东升怀里,这孩子立马就不哭了。
如果这一幕被认识贾东升的人看见,他怕是跳进大运河也洗不清。
五分钟后,徐慧真被推出产房,转入病房稍作休息。
这会儿很少有人在医院生孩子,生完孩子需要住院的更是少之又少。
按理说,徐慧真去病房稍作休息,恢复体力之后就会离开医院。
毕竟这不是个例,而是大部分人都这样。
贾东升见徐慧真没事,准备把孩子交给她就走。
听丁爱国说,徐慧真身体虚弱,他建议徐慧真在医院休息一晚。
徐慧真说她身上只有一毛五,她准备待会儿就带孩子回家。
鲁迅先生说,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既然帮忙,干脆再帮徐慧真一把。
就当是给长辈和孩子积德了。
贾东升跑去交钱,然后进病房看徐慧真和孩子。
如果贾东升没记错的话,这个女娃就是传说中的徐静理。
是徐慧真商业帝国的第二代掌舵人。
原剧中,陈雪茹辛苦半生,最后将公司与徐慧真的公司合并。
交由儿媳妇徐静理经营。
这一次,徐慧真和陈雪茹依然会在商场大展宏图。
不过徐静理不会再嫁给姓候的。
“外面风大,还下着大雪,这会儿回家不安全。”
“况且你刚生完孩子需要休息,住院费我替你交了,住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你和孩子安心在医院待着,等风雪停了再回家也不迟。”
贾东升前世看小女人,见徐慧真和车夫讲价,真以为她舍不得那五分钱。
现在才知道她身上只有一毛五。
徐慧真眼眶湿润,咬着嘴唇默不作声,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孩子亲爹跟她表妹好上了,不管她的死活。
数九寒天,任由她一个人挺着大肚子,顶风冒雪去医院生孩子。
平时打车去协和只需要一毛钱,今晚打车低于两毛免谈。
可她兜里只有一毛五,就因为这五分钱,自己差点儿被冻死在大街上。
如果真被冻死,那就是一尸两命,徐慧真如今想想都觉得后怕。
生死存亡之际,遇到好心人帮忙,将她送到医院。
不仅避免一尸两命,还一直守在产房外,如今非但只字未提车费的事儿。
还帮她交了住院费,话里话外都在关心她和孩子的安危。
一个陌生人,竟然比和她同床共枕的男人都对她好。
怎能让她不感动呢。
不过徐慧真总感觉贾东升有点儿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而且不止见过一次。
贾东升见徐慧真偷偷抹眼泪,从兜里掏出两块钱放在她手心。
徐慧真下意识拒绝,贾东升板起脸正色道:
“这钱算我借你的,以后记得还我就行。”
说完喊上蔡全无下楼离开协和。
徐慧真跑出门没能追上,回屋打开窗户。
看到贾东升出现在楼下,冲楼下扯着嗓子喊道:“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怎么把钱还你啊?”
贾东升头也不回冲楼上挥挥手,“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再见面的。”
……
翌日,西河沿街道办。
贾东升独自一人带着任命书前来报到。
从李主任办公室出来,碰到前门居委会的主任大娘。
贾东升看到主任大娘,脑海浮现大伯母贾张氏的身影。
因为主任大娘和贾张氏长得一模一样。
贾东升和主任大娘一起离开街道办。
前往前门大街做调研。
为开展公私合营做准备。
一转眼就是两个礼拜。
贾东升花了两周时间,走访了八百一十一家商铺。
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制定了最佳的公私合营方案。
并将方案提交上级审核,得到上级批准,允许他按照方案实施公私合营。
先在前门大街找两个商铺作为试点,等试点成功再进行全面推广。
这天下午,贾东升从街道办下班回家。
他拒绝了街道办给他安排的房子,住在小酒馆隔壁的一进院。
自从他从轧钢厂调到西河沿街道办,每天做调研从早忙到晚。
根本没时间回南锣鼓巷,于是就住在小酒馆隔壁的一进院。
这座一进院还是陈雪茹送给他的呢。
在他搬过来之前,这里住着他大姐和两个外甥,以及岳父和两个小舅子。
秦淮茹暂时留在轧钢厂,等他将丝绸店设为公私合营试点。
她便会搬来和他一起住。
至于三个孩子,自然是留在南锣鼓巷和奶奶姥姥一起住。
等秦淮茹搬到一进院,他的岳父就会搬到南锣鼓巷。
和他岳母一起住在他和秦淮茹原来的房子。
和他母亲一起照顾三个孩子。
三个孩子有母亲和岳父岳母照顾,他俩就能安心工作。
并能肆无忌惮的享受二人世界。
“爹!爹您怎么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