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流血的帝国 > 第74章 手腕(下)

第74章 手腕(下)(1/1)

目录

第74章手腕(下)

不久,晋阳的郡守便接到了落雁楼里的林、冯二女是匈奴奸细的举报,这当然是让郡守匪夷所思,早已和二女不知暗度陈仓过多少次的郡守,即便就是二女真的是奸细,他也舍不得捕而杀之,那样的话绫罗帐里就再无世间尤物可与他翻江倒海了。所以他不假思索地将告密者重责了几十板子后予以扔出郡衙。

让郡守毫无预料的是,国相府的文书猝然来至他的面前,斥责他对事关晋阳安危之大事,不细细查明便如此草率了事,停职待处。

紧接着,士兵便围了那落雁楼,将已是乌鬓散乱、衣衫不整的林夫人和冯美人从楼里拖了出来,二人自是哭喊嚎叫,大声喊冤,还嚷嚷着要到陛下那里诉说冤屈。

整个晋阳城都为之震动了,老百姓咒骂着这些没有廉耻也就罢了还敢通敌卖国的臭婊子,而有头脸的人物则立即对陈豨刮目相看,心中暗道:皇帝宠幸的女子这新来的国相都敢照抓不误,真是了不得啊。

对林、冯二女通敌之罪的审理也很简单,人证物证俱在。当然所谓的物证就是从落雁楼里搜出的一张羊皮卷,写着几行匈奴的文字。经过翻译后,大意是匈奴大军攻进晋阳后,将封她们二位为单于之妃。已经被折磨的奄奄一息的二女,早已没有了反驳的力气,只能任由处置。

陈豨亲临郡守府听案决审,最后沉稳宣布:本相禁令已下,奈何二女仍不思悔改,欲坏我大汉江山,其罪绝不可恕,斩立决。

到死也没弄清楚为何而死的两个美姬就这样成了刀下之鬼。因为此次事件,赵代二地的大小官员士绅开始真正地敬畏起陈豨的权势起来,而远在长安深宫中的戚夫人得到陈豨的密报之后,非常地开心。自然是时不时在刘邦面前美言陈豨。

完成了戚夫人交代的使命,受到众人敬畏的陈豨,逐渐便把城中能挣大钱的买卖当仁不让地揽到了自己手中。真可谓是:一石三鸟。暗地里不知有多多得意。围在其身边求官、求财的那更是绵绵不绝,相府里整日就如同烧了一池沸水的澡堂一般。

那条禁令,大家都忘了,包括陈豨本人。

春来暑往,秋收冬藏。赵、代二地度过了安稳平和的一年。边境不出事,对身在长安的刘邦来说,便是大大的宽慰。再有了戚夫人不停地在耳旁灌输陈豨治理属地能力的高超,这让一直对陈豨还心存疑惑的刘邦也认为陈豨确实很有办法,这一次国相的人选算是选对了。于是,原本一直将赵、代二地军队将领任免之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的刘邦也就逐渐松懈下来,只要是陈豨呈上的有关将领人选章奏,刘邦也就朱笔批了可字,不去多加问询。

可是,一直在冷眼旁观的吕后却对刘邦如此放手边地疏于过问的做法渐生隐忧。况且,宫人早有密报,戚夫人常常在刘邦身边夸赞陈豨,其原因是陈豨接受戚夫人的密旨将晋阳两个曾被陛下宠幸过的美姬以里通外敌之罪给处决,连陛下知晓了也无话可说,只是磋叹了两声。虽然吕后听后也有几分快感,但很快她就对陈豨了产生猜忌。也许在心底里,只要是戚夫人认为是好的,她就会立即会生出没来由的反感。

更为可怕的是,因为这说明戚夫人在宫廷之外也有了可以领兵、诸侯一方为之效力的人物了。这是一种可怕的先兆,它预示着以戚夫人的心机和得天独厚接近刘邦的机会,如果再加上外部重臣的拥戴,将来就会对自己和儿子太子刘盈产生巨大的震慑,最直接的威胁便是太子之位最终归属。

在椒房殿里越想越是恐惧的吕后便召来自己的哥哥建成候吕泽秘密相商。兄妹俩嘀咕了好半天,还是吕泽有些办法,想出一条妙计,那就是巡边。派出朝中有资望的大臣为对强敌总在自己卧榻之侧的北地进行巡视。这样的话,就可知晓已经成为列侯握有强兵实权的陈豨究竟在赵代二地究竟做了些什么,如果已有拥兵自重之势,那便立即建言陛下夺去兵权,换人守之。吕后紧锁着娥眉没有吭声,她在心中其实已经认可了自己兄长的计策,只是她在下定无论如何都要让陈豨无法继续在赵代二地呆下去的决心,即使没有理由都要找出理由。最后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派一个什么样的大臣巡边才最为合适呢?吕后想起了朝中的御史大夫(西汉朝的高级官员,地位相当于副丞相有监察百官之责,不只一人可以担任此职)周昌。前些日子,当刘邦还在朝议上流露出自己想换太子的意思之时,一贯耿介的周昌,本来就有些口吃的他急得更加结结巴巴道:不可,不可。刘邦看他那副面红耳赤却又一字都难吐出的样子,哈哈大笑。也就不再提此事了。所以让周昌去最为合适。一来,周昌耿介正直不会被陈豨被灌下迷魂汤就失了方寸,也不会被陈豨用金银收买;二来,也最为关键的是,从每次朝会上周昌的建言她便了解周昌是一位不折不扣维护中央集权、遵循王道正统的文臣,他是最看不惯那些总想独霸一方、各自为政的诸侯和封王。因而,如果他去巡边那么他的眼睛将会死死盯住陈豨是否在发展势力的小动作。

胸中已有章法的吕后将周昌召进宫中。已经年过五旬的周昌须发花白,干瘦干瘦的脸颊上刻划了好几条深深的皱纹,背已经弯了下去,但若是有不咳嗽的短暂间隙,他便想挺起身形,真是一个既倔强又有几分可爱的老头。

吕后对周昌很是尊重,亲自将他扶在椅榻之上后,聊了些家常话之后便娓娓道出如今国虽安宁,但北地总被强敌窥测,列侯陈豨代替年幼的赵、代二王统领军队戍守疆域,也不知景况如何,若是朝中有重臣巡边方能替陛下分忧一二啊。

周昌立即听出了吕后的意思,忙躬起身道:臣为御史大夫,负有监察百官之责,臣愿前往北地,替陛下巡边分忧。

吕后忙叫周昌坐下说话。然后叹息了一声道:北地苦寒,公已年迈,况且体弱多病,陛下哪里舍得让你去那北地啊。

周昌被吕后这么一激,倔强好胜之心立起,他一急又结结巴巴道:臣老是老了点,可是没病不过咳嗽几声而已,若陛下不让臣去做这分内之事,那臣干脆辞官归去,食君禄而不为君分忧的事,周昌断断做不出来。老头一激动下巴上的胡子都在一抖一抖。仿佛也在替自己的主人争辩。

吕后看着眼前的周昌,肚中又好笑又暗暗称道:这才是我大汉朝的忠君爱国的好臣子。吕后好言安慰了一番周昌之后,便给周昌出了个主意,让他自己上一道章奏主动请缨要去北地巡视,这样的话陛下一定会为他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所动准其所请。

周昌点头称诺后,便缓缓起身告退了。

说动了周昌之后,吕后又忙去求见刘邦。

目录
返回顶部